• 2

行星照片是不是不適合疊圖?

這陣子正值木星衝,我沒什麼像樣的設備可以拍,只是拍好玩的而已。
設備有一台80mm的折射式玩具天文望遠鏡,
45倍之下,木星由夜空中一個光點變一個小小的圓盤,
並可看到其橫紋以及周圍的四顆最亮的衛星。
接著用轉接環接上EM5-MarkII去拍,但怎麼拍也拍不出眼睛看到的樣子。
也許是放大後的小搖晃加上地球自轉,小圓盤拍不出橫紋,
調太亮就是一個大白球,太暗就看不到衛星。
大致如下(有裁切):

行星照片是不是不適合疊圖?

這時想到用疊圖軟體,想說疊一下會不會變好看?順利的話或許橫紋會跑出來(想太多).....
就下載來試,但結果完全不行:

行星照片是不是不適合疊圖?

是我不會用的問題嗎?(我第一次用)
還是行星會一直動所以程式無法疊起來?
2022-09-28 16: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行星照片
酷里斯帝 wrote:
這陣子正值木星衝,我(恕刪)



要夠疊起來的話 水很深
你第一張就已經過曝死白了是要疊什麼東西啦,木星本身跟衛星亮度差太多,不太可能兩邊都得到適當曝光,只能選一邊,只拍木星,或只拍衛星木星死白。
只能木星和衛星用不同曝光再合成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行星照的疊圖方式跟深空星體不同 , 一般來說要用錄影的方式擷取影像, 然後再用行星用的疊圖軟體處理.
轉檔跟處理的軟體大概是以下這幾個
PIPP, AutoStakkert 3. 然後再用 PhotoShop 最終調色

這張是前段時間拍攝的

carl3104

拍的超棒! 可以詢問一下硬體設備嗎? 謝謝

2022-09-28 22:18
elinchrom wrote:
行星照的疊圖方式跟深空星體不同 ,

哈!看來您說到重點了,我用的是深空攝影疊圖的軟體,處理的東西應該不一樣。
我沒玩過疊圖,只是聽過這個東西,
就隨便上網抓了個軟體亂跑看看。
不過以我拍的木星就大白球一個,應該用什麼都疊不出來吧!
要怎樣的設備和技巧才能拍出你那張圖啊.......
另外,木星拍起來死白的問題,
我也調不了,那張照片差不多就是最暗的(攝影小白,抱歉)。
相機的光圈無法改(因為鏡頭就是望遠鏡,除非拿東西去遮),
而鏡頭換成望遠鏡時不知為何快門最短只能到1/15秒無法再短。
曝光補償已調到最小(-4),而ISO會連動,所以不管調ISO最小或曝光補償最小最後都一樣。
相機是借來的,所以也不熟操作(要再研究一下)。
我自己一台很舊的微單比較單純倒是可以調到很暗,
但拍出來也只是木星變很暗,完全看不到衛星,一樣看不到橫紋。
看來一方面是設備太陽春,一方面是相機不會操作,再一方面是對疊圖的認知不足.....
想玩天文攝影還太天真了!
酷里斯帝
酷里斯帝 樓主

我突然想到,我全程都是用A模式在調,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所以無法更暗?下次再試試M模式好了......

2022-09-29 14:51
carl3104

天文攝影門檻算很高的題材,你先把入門攝影基礎搞定再說吧,一般會用M模式來拍。

2022-09-29 18:10
我的設備大概是醬子 蠻老舊了 呵~
望遠鏡是 200mm (Celstron C8) 反射式望遠鏡 大概有三十多老了
實際的焦段大概在 2000mm f/10
赤道儀也大概有十幾年的歷史 (Losmandy GM8 Digital)
相機是後面那個小小銀色的東西 (QHY 5LIII 290C)
沒有導星設備

其實一般來說 可以錄影的相機 就可以拍攝行星 但是望遠鏡的焦段需要更長一些.
行星跟月亮都很亮 所以不用長時間曝光.

之前那張照片大約是1000楨 的影片處理出來的 總片長也大約只有2-3分鐘左右


elinchrom wrote:
反射式望遠鏡 大概有三十多老了

反射式可以用到三十幾年?!
請問是如何保養的?反射鏡不是很容易氧化霧掉嗎?
elinchrom wrote:
我的設備大概是醬子 (恕刪)

感謝分享,蠻好奇兩件事情的:
1. 疊圖前的原始影像是什麼樣子?
2. 這個應該是裁切過的吧? 原始影像在畫面中有多小呢?
希望前輩能夠分享,謝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