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一般人的拍攝方式都是要求手腳、頭要完整,但是這樣的照片就會中規中矩,適當的截掉一些會讓這張照片看起來與眾不同,讓人導引到你想給人看的主題。
後來,我開始接觸攝影翻閱了很多相關書籍,瞭解了黃金三等分拍風景,井字構圖法的黃金點,有一天到了今日書局翻到一本外國人寫的書籍(書名忘記了



另外舉個例來說,國家攝影精技一書,他裡面講的都是拍照的感情、拍照的創意,盡是一些很抽象的東西,有別於一般書籍,有興趣可以去翻看看,所以說正確的曝光、雜訊大小,正確的顏色、正確的構圖,真的那麼重要?畢卡索生前時有人看的懂他的畫作嗎?拍照就像是一隻畫筆,如果墨守成規,那麼你的照片就少了一點創意,拍出個人風格,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你拍的,不是很棒嗎?
學習變化創造自己的風格時,請確定你已經具備雄厚的攝影基礎,具有絕對的藝術氣息,要不然充其量也不過是亂拍一通,正確的學習之路應為:
了解---->>>熟悉--->>>應用---->>>變化
歡迎大家良性討論,拒絕筆戰,言詞攻擊
1.這張就是小弟的婚紗照

2.現醜一下(攝於Computex 會場),我喜歡臉上睫毛的陰影,很特別的感覺

3.蘇杭所攝,這張我是想表現織布機的運作,因此老阿媽的頭被我截掉了

4.糊掉了,但是感覺狗在跑

5.噪訊高(有底片機的感覺),人很匆忙的趕去看展,深怕錯過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