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1240更。抱歉我在上班暫時無法回覆,這兩天花了約18小時在拍攝這1.5卷54格底片,除了吃東西、喝一杯咖啡和搭公車以外都沒有坐下來。所以請讓我業配除了這部份之外的另一半影像──我自認很有趣的底片鏡頭測試,如果還有人對攝影有興趣的話:50.8STM零校正類比實測裸開箱
05251900更。請關注156樓者自行搜圖,此為往年開齋節承租台鐵大廳之系列活動,今年逢清真寺封閉,開齋節晨禮轉至行旅廣場,時間約為4至8點,而外籍移工普遍週休一日領用最低工資,且搭乘大眾運輸移動。所謂動線問題並不存在,除非你和我一樣服役期間搭乘公車至台北車站後,會直接橫越無號誌的市民大道轉乘客運才有機會斜線穿越大廳,三鐵入口位於四角且互相連通,穿越大廳形同繞路。大廳曾有座椅,因部份人士長期佔用才撤除,而這部份人士轉爲佔用大廳後才再遭強制轉移至建築外圍,在此之前社會地位雖低卻比部份人士稍高者,在交互影響下也習慣了大廳的位置,之中可能包含了移工、學生、役男等,甚至是捨不得上二樓吃一頓飯,只買了一個台鐵便當一家人合吃準備返鄉的小家庭。
05252050更。台灣人對歧視是敏感的,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包容,而是因為文明教育告訴我們:歧視是不文明的,因此我們在表面上拒絕當個不文明人。所以回歸談本文的惡:源於不思考。似想你是和我一樣的無車階級,日常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移動。某日雇主和移工上車,車上只剩一個位子,而有以下三種情況:雇主坐定,移工手上提著菜籃;雇主坐定,接上移工手上的菜籃;移工提菜籃坐定,雇主在一旁閒聊。如果你認為只有以上三種情況,且只能有以上三種情況我也是認了。這個例子並不是要告訴你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那是讀者的工作。它真正要說的是,為什麼休假的移工,在大安森林公園旁清真寺做完禮拜後,選擇坐在大安森林公園的草坪上,而不是公園椅、涼亭或去永康街;來北車旁印尼街和同鄉用完餐後,選擇坐在車站大廳,而不是京站、新光、中山地下街,或冷氣更涼的電影院。省略一萬字:椅子從來不是一種選擇,即便在滿是坐位的空蕩公車上。如果你這週末展開了一趟北高或花東之旅,記得下次遇到虛擲難得的一天休假、連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最低工資都吝嗇花掉的移工們,對他們說一句:我把你們當人看,多充實自己,展開一趟沒有計畫的知性之旅吧。
Allegory of the Cave wrote:
在這個比喻中,有一群囚犯在地下洞穴裡,囚犯的雙手被縛,背對洞穴出口坐著,只能看著洞穴裡面前方牆上經由身後的地下光源(火炬)所映射出來的幻影;接著他們其中一人終能辨識出其中的虛假,因而走出洞穴接觸陽光。剛走出洞穴的這名囚犯,一開始不習慣強烈的光線,使他無法直視光源,分辨事物的真假,於是他必須先從影子、水中倒影開始,然後才能認識到幻象和真實事物的差別。直到最後,他能夠直視太陽 - 最高的善本身。
小時候還以為是勸善文,今天翻出來才發現是攝影觀念及技術,管它柏拉圖美學說什麼。與之相對,在《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則指出:惡源於不思考。這個故事簡要如是說:有位納粹高官受審時宣稱,不知道猶太人將被送往集中營屠殺;反之,當他聽聞有火車將開往集中營時,曾下令火車調頭,據此爭取無罪。綜上所述,回報隔壁樓:攝影無關影像本身,而是如何勾勒一種思考。(這是相機版,不要炮我
前情提要:某日宣布北車大廳永久禁坐外借,意即:有錢去樓上餐廳;沒錢吃自己。導致民不聊生揭竿起義?
站長:有明確方案,立即向社會報告。

先來場社交舞緩和一下

職員和下級主管互動明顯與站長不同

羅馬競技生死鬥?

被堵到的情侶

鯊鯊也來了

行為藝術

街頭藝人

表演藝術

版畫釋文:解放大廳

畫家轉移陣地

原來是實境秀

向晚,人潮漸退

非常巧合隔天(24日)開齋節

開齋節晨禮

屏幕正播出彩虹

齋戒也要生活

練一張街拍撞色

有點遲了還是得淨身

一年中最熱鬧的印尼街

要戴口罩保持社焦距離沒有禁坐的大廳

大廳外圍休息的穆斯林

北車大廳公共化勿藉防疫開倒車記者會

記者會中一旁慰問?穆斯林的站長

05252100更。恰巧當日一家出遊等待購票時,一名婦人身體不適須要休息,台鐵連一張椅子都要志工去三催四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