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比較相機高ISO性能的時候發現,早期DSLR的高ISO都好保守喔,很多都只有到ISO1600或3200,原本以為是因為早期技術不佳所以到ISO3200就已經太差了,可是跟新的機種比,其實早期的DSLR並沒有比較差,如下圖四代Canon EOS 5D的比較: 這四代的ISO極限分別是3200, 25600, 102400, 102400,如果開一代的最高ISO 3200下去比較,其實後期機種也沒有明顯的進步,那為什麼早期的機種高ISO那麼保守? 是基於相機本身技術上的限制? 還是只是單純認為ISO3200已經是實用ISO的極限了? 因為我看那些號稱有到上百萬ISO的機種最後幾檔根本雜訊高到不具實用價值...
那如果最明顯的大小你都看不出來,全部用最差勁的方式縮小看看,你好意思說你看不出來差別?那如果在把高 iso 拍照同時還同時很多人都會少曝到,或者暗不比較多的情況來看看,你看不出來??你很多年沒拍照了, 不知道實用上的差別,好歹看人家的評測, 也看仔細一點啊..../
carl3104 wrote:到上百萬ISO的機種最後幾檔根本雜訊高到不具實用價值... 恕刪) 可以用來測光啊...半夜有一堆不用睡覺 的 暗功鳥, 就常常拉高ISO來測光..測完了, 轉低ISO 才開始 正式長曝, 看要曝幾個小時..
yl610702 wrote:因為以前手機、社群網(恕刪) 可是那種幾百萬的ISO即使縮到640*480一樣難以接受啊...Leonarka wrote:降噪技術&處...(恕刪) 也許是要處理太久廠商覺得不實用?宅男乙 wrote:可以用來測光啊......(恕刪) 銀★Club wrote:拍銀河 星軌,對焦構...(恕刪) 是很多人這樣應用沒錯啦,只是這是廠商的初衷嗎
carl3104 wrote:是很多人這樣應用沒錯啦,只是這是廠商的初衷嗎 (恕刪) 狗仔隊也需要...報紙上晚上誰跟誰偷情的照片, 都嘛噪點一大堆..記者算是用相機很大的客戶群..拍到像喇舌照片臉部的這樣噪點 , 我們大概都直接刪了,可是 報刊媒體可是把它當成搖錢樹.. 那一期可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