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當天現場有男、有女,有大、有小,人數比我想像的多,但仔細想想這台自上市以來每個月都賣個千台以上,全台灣萬來個車主,要集中現場這些人數好像只是小菜一碟的事而已
現場主辦單位也用心準備了餐點,讓大家在上課之餘也能夠隨時有餐點可以享用(原來參加這種活動福利這麼好,有免費課程可以上,還能夠填飽肚子,不錯不錯!)



當天現場請了一位講師,他是業界的攝影師同時也是KICKS車主,來替現場每一個車主上課,是車主且有在社團中應該幾乎都知道他,他在前陣子做了一件很屌的事情,就是用了十幾天的時間,替自己的車子與全台300多個景點進行了拍攝
後來聽他說,他會做這件事居然只是因為他看到其他品牌有人也是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車子與風景的合照集錦,讓他想說也來挑戰看看,起初設定就是比他多就好,但數量到了以後發現好像有點少,於是繼續開、繼續拍,結果拍到了一百張,還是有點少…就繼續開、繼續拍,拍到後來…

繞了台灣一圈,歷時18天,開了約六千公里,總計300多個景點,並且曾經一天內開了12小時的車、526公里、拍26個景點…光是聽完這一段,想中浮出一個想法「摁…看來又應證了這件事…就是搞藝術的果然都會有自己的一個堅持…」
簡單說完他的壯舉後,緊接著進入重點,就是到底怎麼拍,才能拍出一張好的照片?簡單幫各位歸納了以下幾個重點
1.選景、勘景
2.主體擺放的角度
3.拍攝的角度
4.小巧思的結合以及工具的應用
5.多拍、多練習
其實我覺得他講的比我本來想的簡單好多,很多時候再拍車子好像都是自己想太多了,幾個關鍵幾個角度只要抓對,好像拍出來也不是這麼難,那麼下面稍微針對當天上課的重點做整理,也讓跟我有一樣問題或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一、選景、勘景
首先他提到了事前準備的重要性因為多數一般人會替車子拍照的時機點都是以自己出遊或是家庭出遊時,一時興起想說來替愛車紀念一下,因此他建議可以在安排行程時順便完成選景的動作
至於選景的方式他建議可以使用Instagram或是Facebook來當作參考,不少旅遊部落客、網美、網帥…整理了不同地點的行程放在上面,因此只需要設定好自己要去的地點,透過這些人拍的照片來預設自己可以拍出的照片樣子

→網路部落客整理當地特殊景點

→藉由Instagram的Hashtag搜索功能提前確認拍攝的景點以及合適拍攝的方式
此外他也建議說因為是開車,有些地方車子不見得可以進去拍,因此透過Google Map來進行提前勘景的動作,可以避免到現場結果撲了個空


二、主體擺放的角度
這邊聽他說完以後才發現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因為景點拍攝好像大多數只會用到「正面」、「斜面」、「斜側面」這三個角度先是「正面」的部分,他建議可以用在背景「左右對稱」的情況,因為車子的正面以及背面同樣也是左右對稱的情況,這樣一來對比背景不會過於突兀,而拍攝出來的照片,往往還能製造一種車子駛向自己或是開入大門感感覺



「斜面」45度角的擺放角度,則是比較常看到的拍攝方式,因為多數人會覺得說這樣拍可以一次拍進去整個車子的面貌,可以把主體呈現的比較完整,再藉由低角度往上拍的方式,更可以製造出一種整體視覺上的透視感



最後則是「正側面」的拍攝角度,他提到,這種方式通常會選用在拍攝背景需要容納進來的寬度範圍較廣時使用,因為車子正側面位置也是整體最長的面,讓車子不至於在拍攝中與背景映襯下過於突兀,在左右延伸的視覺下看起來較為流暢順眼



三、拍攝角度的變化
「不同的主體擺設加上不同的拍攝角度,往往也能蹦出更多不一樣的新景象出來,整體視覺感、空間感也會跟著起了變化」利用適時的「由下往上」或是「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攝,也是許多人在拍攝中經常使用的拍攝方式,好比說畫面這張由下往上拍攝的照片,利用地板的高低差,製造出車子駛於路面的感覺,加上現場場景剛好比較粗獷,製造出一種「即使艱苦克難的路面依然能夠征服凌駕於之上」的感覺

另一種是透過這種俯視的視角增加可容納進來的景觀範圍,製造臨場感,同時整個視覺的延伸可以拉長得更遠更廣,整體照片拍攝出來的氣勢會顯得更加深刻(照片中與道路的結合,也製造出了一種無限延伸的景深感,看網路上好像很多人也都喜歡用這種俯視的方式拍照)

這邊聽完不知道為何感覺在學拍網美照…之前看人家分享網美照就是這樣拍的,斜幾度角拍起來臉才小、腿才長…這部分應該大同小異吧
四、小巧思的結合以及工具的應用
這邊他說,其實現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也不見得會輸給相機,可以利用一些內建的功能,來增加照片拍攝的成功率,這部分我也認同也介紹了「連拍」以及「九宮格」的功能,讓大家在拍攝上能有更多的工具可以利用
運用「連拍」的技巧,來捕捉當下環境中的一些特殊時刻,好比說很多人喜歡去看飛機、看火車,要怎麼讓稍縱即逝的飛機以及火車跟汽車來做個完美的合照,「連拍」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透過連續拍攝將該片刻所有畫面紀錄下來,而後再透過檢視篩選,幾十張、幾百張,總會挑出個一兩張,時間位置恰到好處的照片

手機的九宮格輔助線,則是讓拍攝時更能掌握著現場環境以及主角之間的配置比例

他說到「建議將主體放置在九宮格線底下那條線的位置上,整體照片拍攝下來的比例會比較好」
對準校正線後,再來拿捏主體位置需要偏向左右或略偏上下,這時後就要看自己的即興創作能力如何了,我後來看他照片好像也幾乎都是對在他說的那個位置上
另外課程講解過程中,他也有分享一些小巧思,我發現在他的作品中也經常看到
像是下面這張結合現場大型塗鴉,彷彿那個小孩正在拿著放大鏡細細端詳著KICKS這台車

還有他說到現場拍攝,發現好死不死前面就停著一台大型油罐車「尷尬,怎麼辦?」沒關係,順勢把車開到油罐車前頭,來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畫面也別有一番特色

以及在車上翻出一台當初交車時業務送的等比例模型車,一前一後、一大一小,製造強烈對比,也讓畫面多了份可愛感

五、多拍、多練習
最後他也強調了照片要拍的好其實就是要透過「多拍」來進步,這我想應該任何事情都一樣吧技巧再好,久了也會生疏,唯有透過多練習,才有辦法維持並持續精進,並且在構圖以及取景上較能夠快速抓住重點,這樣要拍出一張不差的照片將不會是難事(聽到這,難怪我怎麼每次拍都覺得拍不好…看來是練習不夠…吧!?)以上,大致就是當天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總結一下他所說的,大概就是「透過事前準備以及事後的累積去增進自己的實力,拍照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美醜之分,拍出來只要自己覺得好看就好」也難怪他即便到了現在,在工作之餘還是會像他這次旅行一樣,拿著相機、手機到處跑到處拍,嘗試各種不同的拍攝方式,各種摸索後從中獲得一些拍攝靈感,對於生活上的紀錄甚至是工作上也會有相當的幫助
歷時18天的旅程,聽他分享感覺得出來這段時間遇到的趣事也不少,最後他也不忘特別提醒,追求照片的美感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車子畢竟是一個不小的主體,拍攝途中勢必還是得要注意交通的順暢以及安全性,凡事還是以「不違規」、「不影響他人」、「不危害生命安全為優先」
在課程結束後,大家則是利用主辦單位所準備的車子來進行示範以及教學,看到大家在現場爭先恐後的卡位拍攝,這台「咖踢」彷彿搖身一變成為甚麼稀有產物一樣

甚至還直接請到了現場最大咖的…路人小弟來充當車模

看他絲毫不生澀的POSE,遙望遠方迷茫的眼神…看來這個時刻他很融入在自己的腳色中
活動到這差不多也進入了尾聲,最後大家各自上傳了自己的作品與主辦單位換取了小禮物,並進行了大合照(KICKS的鑰匙包,太好了,我的鑰匙終於不用裸體了)


畢竟是車聚,除了車主們各自聚在一起,不免俗的眾愛妻們一定也要來個大合照啊!(可惜現場場地有限,沒辦法把大家的車集中在同一張照片當中…)

事後,自己也利用了上課所學,趁著假日出遊時也替自己的KICKS拍了幾張照練習一下,這幾張是我自己覺得蠻滿意的,還請版上的前輩們多多指教,未來若有機會也希望多拍一些照片增進自己的技術,也希望能夠透過這篇幫助到一些對於汽車攝影有興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