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底片時代
一跨
跨進這數碼世界
攝影
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大學時代
這在學科之中是必修科
學懂了基本原理
但
工作後實踐還是最重要
由於窮小孩的關係
第一部相機
是底片單反的低價機
配的只是50mm的標準鏡
面試攝影兼職時
人家根本瞧不起這二三線品牌
到正式投入工作
標準鏡實在有它的局限
也曾被抱怨過
但一位在電視台當攝影主管的同事(當時兼職比較流行)
一鎚定音
不要浪費錢換鏡頭
攝影
最重要是拍到、尤其是你最需要的一剎
所以一直沒換到那便宜的鏡頭
卻還拿了幾個小獎
及後
工作性質的改變
丟下相機很久
出遊也只是帶輕便的傻瓜機
直至數碼時代
驀然
有一天
重拾相機
希望重拾它的樂趣
方發現
世界已不同了
這是數碼時代
後製
跟暗房時代截然不同
惶論那白平衡、自動對焦、ISO
在手動鏡及底片時代
是兩碼子的事
一切
要重頭學起
可是
發覺
在數碼時代
器材優先比底片時代更甚
01的勸敗真的很可怕
無疑
好的器材對拍到一幀好照片幫助真的很大
一分錢一分貨
畫質是不可替代
也有些人講究後面的腦袋最重要
講究技術構圖
還有很多的理論
這
確是學術派不二法門
但對大部分只想拍他想拍到景像的普通用家
高貴器材
艱深理論
真的這麼重要嗎?
在我來說
能拍出那我需要的感覺
已經足夠
什麽構圖
什麼畫質
都是次的
器材
夠用就好
技術
多拍就好
只要你買相機的目的達到
一切
沒必要深究了
畢竟
你不是靠它吃飯
也沒想過做攝影大師
追求
是無止境
也不必要的
是一篇勸人不要亂拜的好文!!!
小弟很窮酸沒啥本錢,也愛拿副廠鏡考驗問題...後面那顆頭真的遠比鏡頭重要。
在mobile01這麼這麼久了有高達40%我只看到勸敗、迷思、盲從、虛榮的人

不歸的設計路...兩顆肝不夠爆!!
樓主會發這文,表示你的器材是夠用的,那就好好使用吧。
但是不要認為大家的攝影路都跟你一樣,或許很多人只需要一機三鏡就可以"拍的很開心"。
這版上有更多的人,器材對他們來說是必要的,你以為器材只是追求畫質嗎?
當幼鳥第一次飛行要離巢的瞬間,一秒超過10張以上的連拍,可以大幅提升"拍攝成功的機率"。(不然都是奇怪的動作...囧)
當我們有機會可以拍到飛行版的鳥兒卻遇上陰天,即使是戶外我們也會把ISO開到1000以上,只為了追求 1/2000 以上的快門,因為只有這種快門才能捕捉到清晰的影像。
而且要捕捉到影像,我們還需要快速而精確的對焦系統!
生態攝影系的大大在這個板上也很多,器材是無止境的,不見得是為了畫質(當然有的話更好),而是追求拍攝成功。
如果樓主認為自己的攝影之路就是大家的攝影之路,不免是有點以管窺天了。
像我就是器材不夠好,高ISO的表現不太行,所以沒辦法看到很清晰的細節,還有砲也不夠大隻

www.cycliving.com
爸爸買不起 wrote:
打鳥本來就是要花大錢...(恕刪)
如果嫌一個打鳥是以偏概全,那要再舉更多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
微距、大景、棚拍、水底 、商攝、婚攝. . . 攝影世界這麼大,器材那麼多,舉一個例子來告訴樓主其他的攝影人不見得是像他這樣,很多人有不同的需求而已。
他不追求別人要追求,完美的影像某些狀態下就是要用錢堆出來。
有舉實例的也被講成以管窺天,不用舉例,只出一張嘴講別人以管窺天誰不會?
爸爸買不起 wrote:
再說,板上一推人在推大三元的,難道都是拿大三元在打鳥???攝影不等於打鳥,不要以偏蓋全
有些攝影題材的確是受限於設備,但是攝影還是有更多其他的題材可以發揮的
那我到想要請教這位大大,哪些題材不受限於設備?
有的話歡迎發表,沒的話就真的只是出一張嘴。
www.cycliving.com
有錢人財大氣粗,買相機不手軟,一年出門拍照卻沒有幾次。
更有的機皇鏡皇,卻不懂的基本的曝光原理。
而且這些人恐怕還佔多數。
現在數位機身普及,這個比例卻仍沒有顯著改變,只是人口變多了。
以前拿單眼是只有相關科系或是相關興趣,現在都快要人手一台了。
樓主講的器材追求夠就好,但是我認為"什麼是夠",這個是要看人,有些人有能力判斷什麼是夠。
有些人沒有。
這個論壇是一個很棒的器材討論,我上次發文問說要買鏡頭,大家卻建議我買比較便宜的那隻。
為什麼?
因為他們用過,證實比較便宜的那隻是比較好。
小弟之前有講過,攝影要解毒,其實很簡單,你就一次買齊機皇鏡皇,然後用它個三個月,到處外拍炫耀,然後三個月後全部脫手。
這樣其實花不了幾萬塊。
而且可以讓你從這個迷思中解脫。
如果還在器材一頭熱的朋友,可以想想看。
www.cycliving.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