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男是女,年紀小或年紀大都有他們自己的膚色,而其膚色也隨著四季變化,身體與心理狀態而有可觀察而微妙的變化。
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堅持那一廠牌相機拍人像膚色「發色」比較漂亮,或那一廠牌相機的「發色」不適合拍人像等等來挑選相機。
其實這種「發色」理論,是基於對相機色彩原理的不了解所產生的誤解。幾家相機廠商的色彩都是完全符合工業色彩標準,沒有其所指相機特色而擁有的「人像發色」現象。富士相機是例外,他們以追求底片色彩為目的,而在其相機色彩系統作了修改而導致其色彩不符合工業色彩系統,也無法拍出真實色彩的照片。
這些攝影愛好者口中的相機廠牌的相機發色,事實上,是每家廠家的自動白平衡在不同攝影場景中,因色溫、色調值計算錯誤而產生的色偏現象,而拍出色彩錯誤的人像膚色。衹要能在攝影現場,正確使用指向性白平衡濾鏡DCC40,將相機中的白色值精準歸零,很容易就能直接拍出人像照片的真實色彩。
相片中的人類每一點的膚色與世界上的所有顏色都是根據紅、藍、綠三原色所組成,而以白色為中心點來定義包括所有人種膚色在內的數十億色彩。
衹要能在攝影現場把攝相機的現場白色值精準歸零,就可拍出相片中所有人的個別獨立而不同的真實膚色,如這些人像照片。再說,台灣人的膚色並不難看。不論是亞洲人、白種人或深膚色的所有人,都是有其膚色特色,沒有誰的膚色是不好看的。
而人像照片膚色難看的情形,絕大多數是因爲相機自動白平衡錯誤演算的色偏,和後製失敗的「非人膚色」所引起的反感和厭惡情緒!用DCC40校正相機而拍出的人像照片從來沒令我失望過。
所以才說,拍人像照片很容易。衹要被拍攝者願意合作,加上適當現場光缐佈置(如反光板、閃光燈、LED補光燈…等)對臉部暗部作補光,使用中長焦大光圈鏡頭虛幻背景,利用DCC40人人都可以拍出好看的人像照片。
除一般性色彩校正,DCC40有一個濾鏡深藏的肖像模式,是用來拍人像照片。可以根據相機與模特儿臉部的距離遠近進行白平衡鎖定,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膚色效果,喜歡怎樣的肖像膚色,多試幾次就可以知道要離模特兒臉部多少距離作白平衡鎖定了。效果非常好。不必後製校色,現場就可以得到自己或被拍者喜歡的膚色。
這兒所談的衹是器材運用,至於採角度拍攝,燈光佈置,如何布景取景把像片人物拍的漂亮,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如有興趣把相片拍的好看,可以自行研究,或找拍照片最美的攝影藝術大師O老師報名上課學習。
至於使用手機拍攝人像或自拍,可以使用DCC40迷你縮小版Teles Pro,來確保張張相片都能避免令人厭惡的色偏現象,直接拍出色彩真實近乎完美的人像照片,把它們珍藏或立即分享。
p.s.這次外拍所用的相機是佳能老相機 EOS M一代,唯卓轉接頭和佳能最便宜的鏡頭 EF 50mm F1.8拍的,相機直出無任何後製修色。(由於倍數計算,這鏡頭在EOS M使用時焦距就變成80mm,使用攝影A模式,把光圈設在2.0可以造成人像背景虛幻化效果,很適合拍人像照片)。使用DCC40的市內街景模式,不是針對模特儿進行白平衡鎖定,而是在公園內找到色彩種類最多最複雜的區域作一次白平衡鎖定,每十五分鐘再用DCC40重作一次白平衡鎖定,以確保色彩的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