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在台灣有甚麼方法可以更了解攝影/技術/視覺/影像/美學/觀念解析等建議推薦?

關於在台灣有專門了解攝影/視覺/影像/美學/觀念解析課程/開放課程/讀書會等建議/推薦?(沒有一定答案,如果你不介分享你的筆記/意見都好)

未來的學校。我們該拿這個只生產一模一樣的人才的體制怎麼辦?下一步怎麼做?這種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代的潮流和需求!/2013/TED/Prize大獎得主/Sugata Mitra/演講內容。所以如果是這樣的話如何有更好的學習脈絡?真對於攝影/影像/美學/觀念解析的話。(甚麼是學問?真正的教育?)

TED Talks│Sugata Mitra:建立雲端的學校/作者:Sugata Mitra (TED Talks)/2013。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3189-TED+Talks%E2%94%82Sugata+Mitra%EF%BC%9A%E5%BB%BA%E7%AB%8B%E9%9B%B2%E7%AB%AF%E7%9A%84%E5%AD%B8%E6%A0%A1/

TED 中英雙語字幕: 建立雲端的學校/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sb3pZ74cs


目前找到的資料是以下(關於看完一個展覽/課程/內化/理解等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你不介意分享你的方法/筆記/意見等都好)

在台灣體制外的實體課程是(就這些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嗎?比方說還有哪些讀書會/開放性課程/線上學習等等研究/解析?)
1.
Ex LAB/主持人鐘易庭。
http://atexlab.blogspot.tw/

ExLAB讀書會,每個禮拜一晚上7.30,不定時的主題/書/文本/展覽解析等。每一次入場費50圓。建議前來以臉書的ExLAB讀書會社團臉書的公告為主。若有空/興趣者在考慮,易庭說這是公開的。
ExLAB讀書會(要進入讀書會要和范范班代說一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58069157835928/

范范(EXLAB研究員學姊/班代/讀書會臉書管理員)
https://www.facebook.com/Miss.FanFun?fref=gs&hc_ref=ARSSzSoAob8dsx3npscLI7sK_5ZpAX3VVRhJNnuyTq_MskCH9y3ydWQqGIJpThiZG90&hc_location=group
2.
ONFOTO STUDIO /承德/天母。
http://www.onfotostudio.com/
3.
視丘
http://www.fotosoft.com.tw/
-----------
關於當代雜誌/展覽參考網站(有關於攝影/策展/展覽相關的網站還有其他推薦嗎?)

Aperture: http://aperture.org/magazine/

PDN: http://www.pdnonline.com/

Lenswork: http://www.lenswork.com/lwq.htm

The Art Journal: http://artjournal.collegeart.org/

Communication Arts: http://www.commarts.com/

CMYK: https://www.cmykmag.com/

Diffusion Magazine: http://www.diffusionmag.com/

Blind Spot: http://www.blindspot.com/

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http://www.bjp-online.com/

Shots Magazine: http://www.shotsmag.com/menu.htm

View Camera: http://www.viewcamera.com/

Black and White Magazine: http://www.bandwmag.coms/

Color: http://www.colorsmagazine.com/

Afterimage: http://vsw.org/afterimage/

Photo-Eye: https://www.photoeye.coms/

Focus: http://www.focusartmag.coms/

F-Stop: http://www.fstopmagazine.coms/

Art in America: 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s/⋯⋯

FILE Magazine: http://www.filemagazine.coms/

pik : http://www.pikmagazine.com/ (已停刊)

Deep Sleep: http://www.deepsleep.org.uk/

Ahorn Magazine: http://www.ahornmagazine.com/

moma: https://www.moma.org/tickets/select?gclid=Cj0KCQjwxdPNBRDmARIsAAw-TUlcZd-hI8U8vmF_wCtZfWi7m9-jVP7tKoR3itK5jwAxcKP71Sp5aDQaAvxJEALw_wcB&gclsrc=aw.ds

亦安畫廊/台北:http://aura-art.com/
----------------
關於一些社團或開放性課程(或有其他建議?)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https://www.lightboxlib.org/

視覺藝術前進世界(攝影行不行主辦方)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0041761506085/

[破攝影]2013.1.17 台灣攝影行不行?海外留學有多夯?(全/1-11)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hDmcLlf2riPFTLkGfvK2p7VvR0iVz5R

以鍾易庭為例

破攝影2013 1 17 台灣攝影行不行?海外留學有多夯?05 鍾易庭-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TFgQOGgL8&list=PLDy5PIJnYcfBi7khqu7TgwsA6QxFPuk75&index=30
破攝影2013 1 17 台灣攝影行不行?海外留學有多夯?06鍾易庭-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OxRlc-mwY

GET 臺灣通識網 General Education Tw-開放式課程。

http://get.aca.ntu.edu.tw/getcdb/

以近代視覺文化 Modern Visual Culture/劉瑞琪為例(全/1-16)。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S0WrMWEu_7mN02kw5yms4oPJNB1P72d


近代視覺文化 Modern Visual Culture CH 1 現代主義與現代性-1 / 劉瑞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Z7KeCmI3Q&feature=youtu.be

近代視覺文化 Modern Visual Culture CH 1 現代主義與現代性-2 / 劉瑞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p4s24mkfk
----------------
延伸之前疑問/交流。

關於了解攝影術/影像的起源到當代脈絡/觀念/現代文化/美學解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5247033&p=1
關於暗房上實驗底片.相紙.影像的教室或書籍推薦?(或分享國內外)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4977975&p=1#62288751
詢問安瑟亞當斯論底片這本書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4132878&p=1#52827323
2017-09-11 6:10 發佈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關於在台灣有專門了...(恕刪)


這是"業配文章"嗎?
很好的整理

光看完樓主列的清單就可以花一年以上了吧

我是沒什麼可分享, 純吸收

感謝

我朋友講的,他不是什麼大師,但卻很有道理



學習茶藝的精髓、劍道的文化....拜師學習根本是件可笑的事
茶藝就是泡茶聊天,劍道也就是拿根棍子揮來揮去而已,那有什麼精髓?

(我這照樣講想攝影也不過就是按按鈕吧^^:)



但在泡茶、揮棍與人交流的過程中
能夠不靠言語「以茶交心、以武會友」,體會並享受其中引發出來的「美」
此即為精髓所在

而不是靠學習,學習得來的...都是沒用的屁而已
上課學習多少還是有其用處的.
當然個人的自我修行也很重要.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想這點大家應該不至於否認吧.

以上參考.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關於在台灣有專門了...(恕刪)


嗯?業配的味道
體會,不就是學?不就是習?
你不懂啥叫體會吧。你不懂啥叫學習吧。
你只知是二個不同的詞。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

我朋友講的,他不是...(恕刪)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關於在台灣有專門了解...(恕刪)


我們沒辦法控制別人的想法,也不該控制別人的想法。
但是,我感謝您熱情的分享。
受益良多,小弟受教了。
其實要從別人的觀點中找出自我的定位是很難的,因為同樣的一幅畫已經被幾千萬人看過了,你去看的觀點也只是千萬人之中的一個,或許有幾百萬人跟你的觀點是一樣的,攝影為什麼會不一樣,因為器材、季節、光影、人像這些種種每一秒都在變化,技巧只是基本工,要拍出與別人不同的東西,還要具備自己的攝影眼,或許你有機會可以去逛一下當代藝術展,現在的藝術家跟以前的藝術家有什麼不同,時代變遷要跳脫框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比賽、Sony、canon、nikon這些是影器材經常在辦國際比賽,有很多作品來自不同的國家,有很多都是值得參考的作品。
學習只是入門,實作方能驗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