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親愛的,我把落日變大了--實體焦長與等效焦長的透視比

前天拍了段影片上傳到FB,有朋友說應該是1200mm拍的,結果是 480mm 焦距的望遠鏡 + M43 的E-P1 拍的,我朋友猜的還算不離譜。但我想了想,若看的是透視比,那麼微單等效焦長可以x2 是不成立的,實際上還是只能當480mm 看待。若我拿的是960mm+全幅相機拍的,在不裁剪的情況下,落日應該差不多大,但船會小了一倍,顯得落日更加的巨大。想到這裡,我去查了一下P610 (實體焦長258mm,等效焦長 1440mm),跟P900 (實體焦長357mm,等效焦長2000mm),雖然拍到的落日成像大小會遠勝,但落日跟船的比例還是不如480mm。
想到這裡,心裡就坦然多了,因為最近一直在糾結要買類單眼大炮,或是200-500mm,看來為了可以把落日(或月亮)拍的更顯大一點,200-500mm 可以多一票了

不過我的推理還是有個地方想不通,如果是960mm+E-P1,實際經驗應該是落日跟船應該都會等比放大兩倍,那不同的透視比又是怎麼來的? 先不去找答案,丟上來給大家一起玩味。

2015-11-10 15:49 發佈

打鐵匠 wrote:
但我想了想,若看的是透視比,那麼微單等效焦長可以x2 是不成立的,實際上還是只能當480mm 看待。若我拿的是960mm+全幅相機拍的,在不裁剪的情況下,落日應該差不多大,但船會小了一倍,顯得落日更加的巨大。


Why ?

你這段推理 "若我拿的是960mm+全幅相機拍的,在不裁剪的情況下,落日應該差不多大,但船會小了一倍,顯得落日更加的巨大"

480mm 在 M4/3 裁切得出的結果約略等同於 960mm 焦段下的視角

太陽大小差不多大完全合理 , 但不解的是為何會得到船小一倍的結論呢?

還有透視比指的是 ?
kuobba003 wrote:
太陽大小差不多大完全合理 , 但不解的是為何會得到船小一倍的結論呢?
...(恕刪)

您說的沒錯,我已經被既定印象蒙蔽了理智。

我以前一直認為越是長焦,越能達成類似下圖這種效果。只要焦長增加,前景就會更小。

圖片參考來源

透視比就是視角,可能我用詞不當。
請大家繼續炮

打鐵匠 wrote:
透視比就是視角,可能我用詞不當。
請大家繼續炮


不是砲的意思 @@ 因為小弟也不是很理解 純討論 .

但你貼這張照片 第一眼直覺是後製出來的結果 ..


至於您說的 "透視比" 我在猜想是不是指

用超廣角跟標準鏡 , 把物體拍攝成同樣大小 , 因為視角的關係產生的透視變形

也就是說超廣角的背景物體會看起來小 , 標準鏡的背景物體看起來大


只是像夕陽 船隻這種可以視為無限遠的物體 , 個人感覺單純裁切來看就好 ... 不知是否正確

kuobba003 wrote:
太陽大小差不多大完全合理 , 但不解的是為何會得到船小一倍的結論呢?


會不會是視角相同,但因為實體焦長不同
所以得到的壓縮比不太一樣?我也不太了解
一點小小的心得,長焦望遠鏡頭有壓縮景深的效果,會把近景跟遠景的距離縮短,因此近景(船)與遠景(落日)都會放大.相反地用廣角短鏡頭,會把近景與遠景拉遠,同時會將近景放大,遠景縮小.
kuobba003 wrote:
但你貼這張照片 第一眼直覺是後製出來的結果 ..
至於您說的 "透視比" 我在猜想是不是指
用超廣角跟標準鏡 , 把物體拍攝成同樣大小 , 因為視角的關係產生的透視變形

那張圖應該不是後製的,以我的下圖為例,只要月亮剛出地平線,樹木比我的船再靠近一點,然後裁切一下就有這效果。

"透視比"不知是誰發明的名詞,Google上也沒這個專有名詞,只有"透視 perspective" 才是專有名詞。不管了,把它當成視角的同義詞吧,但就是這個詞,讓人發生混淆。因為仔細想一想,若所有目標物跟相機的相對距離都保持不變,也不考慮廣角變型,其實不管長焦短焦,是沒有透視角的差異的 。以下面三張圖來說,第一張是24mm,第二張是70mm,第三張是我把70mm縮小放入24mm那張裡面,比較一下透視角的差異。如果排除變形差異,我想其實透視角都是一樣的。
所以結論是,若像素高到某個程度經得起格放,其實用長鏡頭來拍這種有前景襯托的超級大月亮,跟拿廣角拍是沒有差別的。

一個好例子就是MoMo桑在我的SONY A7RII開箱與使用心得:怪物裡分享的倒數第二三四五圖,若不說,誰看得出那兩張放大圖是格放的。

圖一.24mm端

圖二.70mm端

圖三.小黑框裡就是70mm那張


而這張圖,其實是相機有隨著焦長一直在變更物距的拍攝結果,所以透視角才會有變化。


圖片引用來源


謝謝參與討論的各位大大。
打鐵匠 wrote:
前天拍了段影片上傳到...(恕刪)

就以你拍攝的場景,
來講太陽和船體之間的比例,
用FF拍960mm和M43拍480mm(等效焦距960mm),
所得到的是不同的比例,

因為M43是感光範圍比FF小,
所以是純粹的把平面的畫面放大2倍,
(等於是把480mm的畫面放大x2倍=960mm)
如果太陽看起來是鋪滿相片的高度,
就表示在FF感光元件中,
只佔一半的比例而已,

如果是使用FF拍960mm,
一樣是把太陽鋪滿相片的高度,
它的效果會!是以立體的方式壓縮進來,
所以畫面的放大倍率是以平方的方式來呈現,
也就是2的2次方,

用比喻的方式來講,
FF的焦距用M43來等效時,
就像裁取中央的部分來延展而已,
若是FF自己來變焦,
就像把大饅頭壓縮成小饅頭,
是以立體的方式來改變的,
打鐵匠 wrote:
前天拍了段影片上傳到...(恕刪)


如果你站的位置不變
代表物體大小的夾角也不會改變
那月亮和船的相對大小也不變
大小比例應該是不變的
參考國中數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