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紀實大師 薩爾加多 的紀錄片,在預告片頭他說了:”攝影師照字面上的意思,是用光作畫的人” 我覺得他說得非常好,光是攝影的根本。”
攝影是光透過鏡頭匯聚到相機裡的感光元件上,再透過電子訊號轉換,才能擷取我們所看到的影像。所以我說如果沒有光,就無法攝影。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攝影的根本-光。
1. 分析自然光
那我們先從最常見的自然光源開始講起,自然光是我們平常最常見的光源之一,來源是太陽,觀察太陽一天中的行徑,由東方到西方所產生的光影變化,便能體會光線的方向,對被攝主體所產生的視覺效果之影響。光線的方向角度為了討論方便起見可歸納地區分為︰正面光、側面光、逆光、頂光與底光等幾種。
如果你拿著相機,被攝體在你對面,當陽光在你身後的時候,是順光;陽光在頭頂方向,是頂光;陽光在你對面,也就是被攝體的後方,那叫逆光;如果光從你左手邊或右手邊來,那就叫側光。依角度還可以分成,斜順光、斜逆光等等。
我們直接來看例子吧

第一張很明顯的光線是從被攝體的右邊來的,是側光

第二張照片這看起來是正中午,光線由被攝體頭頂照射下來,是頂光

第三張太陽位於狗狗斜後方,是逆光,精準的來說是斜逆光。

最後這張是在中原大學全人的樓梯拍的,這個光場非常漂亮,仔細看光是柔的,方向也很棒,再來是因為建築結構的關係,後方有一道微微的逆光,非常漂亮。
前面說過,沒有光就無法攝影,想要拍到有好光線的照片,必須”靠近光,感受光,順從光”,當對於光線觀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有能力選擇對的自然光方向拍攝,所以觀察對於光線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郭大爛網站裡面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 如果你感受不到光線些微變化的喜悅,表示你還不夠了解它。對於光線掌握來說自然光的觀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對於自然光的了解夠透徹,那麼對於光線的邏輯概念就越好,這樣就能很清楚的知道怎麼樣的光線處理才是自然而且舒服的。
2.媒體布光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平常接觸的媒體,他們是怎麼佈光的。先來看連續劇。
會發現光非常硬、角度也不對,所以造成演員臉上的油光非常嚴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較暗的環境,他們都有用邊緣光將輪廓勾勒出來,這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接著看MV裡的光線,可以發現單位時間內的製片成本提高,光線品質就變好了,某些畫面裡的光非常非常柔,看起來非常舒服。

可以跟前面連續劇的照片來比較,尤其是晚上戶外的光線處理,兩邊的質感相差非常非常多,還有可以注意到主光源的角度,連續劇幾乎是0度的正面光,而mv裡的光源角度大多來自側面,可以非常明顯得從截圖裡發現連續劇裡的演員油光滿面,五官看起來並不立體;而mv裡的演員膚質看起來比較平滑,也不會有油光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光線角度與品質的差異性,後面將會提到。
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看看街上廣告的光是怎麼打的,那樣打可以產生什麼效果? 各種打光方法的優缺點,或者是觀察電影裡的光是怎麼佈的,想想高製片成本與低製片成本燈光的差異性,有機會去看演唱會或跨年晚會的時候也可以注意一下舞台上的光線分布、光源方向,這樣對於光線的掌握絕對會有莫大的幫助。
3.認識閃光燈

當如果現場光源不是好的光線、無法滿足攝影的條件的時候,就必須來改造它。
那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改造光線的工具吧!!

(圖片來源: 楔石攝影怪兵器)
市面上,人造光源非常多種,依發光方式可以分為持續光以及閃光燈。對於活動紀錄來說,能夠凝結被攝體動作的閃光燈是相對具有優勢的。閃光燈又分為棚燈以及可以裝在機底的小閃燈,依攜帶方便性以及電源供應方式來說,可裝機頂的小閃燈方便許多。不過出力方面功率較高的棚燈還是比較給力的,所以某些婚禮攝影師會選擇使用大出力的棚燈來改善光線。

那今天的內容就是以小閃燈為主,可以看到上面就是內建閃光燈,

這個就是今天的主角小閃燈。我們大概看一下內閃跟外閃的差異。


以上是內閃的使用效果
接著是機頂外閃直打的效果



TTL:描述閃燈預閃,經由鏡頭至測光模組,再決定閃燈出力多寡的一連串動作,簡單來說,就是拍攝 者僅需專注調整相機相關設定,如此閃燈出力即會跟著連動,讓你即使不懂任何閃燈操作,也能輕鬆獲得理想補光效果。就像相機的自動模式一樣,相機計算出來的曝光值並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效果。所以我大部分使用閃光燈,都是使用M模式(手動調整出力)來完成拍攝的。
光觸發:是以光脈衝方式觸發閃光燈,使該閃光燈與快門同步。S1是M模式的時候所使用的,S2是所謂的避預閃,也就是會躲開TTL的第一道測光的光線,直到第二道光線(真正參與曝光的光線)發射之後,才跟著發光。
頻閃模式: 使用頻閃時,閃光燈會連續快速閃光,主要用以在單次拍攝時捕捉移動主體的多個影像。在該模式下,使用者可依創作需求,設定閃光密度(以Hz表示每秒的閃光次數)、閃光次數及閃光輸出量。可以得到以下的相片效果。

在影片裡可以看到,閃燈只在一瞬間發出亮光,而後快門簾才收起,所以快門速度並不會影響主體(被閃光燈照射處)亮度。而光圈跟ISO會影響主體(被閃光燈照射處)與背景(未被閃光燈照射處)的亮度。所以如果今天你覺得閃光燈太亮,除了可以降低出力以外,還可以降低光圈 ISO來改善。那如果今天是背景太暗,那可以延長快門時間補足背景亮度。

不過如果在現場光比較強烈的環境下,快門速度過慢就會像照片裡一樣會有殘影,所以背景太暗的狀況下又不希望產生殘影的話,會直接利用閃光燈凝結的特性打亮背景,就不會有殘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