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這段微距的理論

在網路上看到這段話和下面的圖片,雖然英文不難懂,但是無法理解裡面的觀念。

It has a magnification of 0.5X at its minimum focusing distance of 45cm. (The same magnification is produced at a focusing distance of 23.2cm with the 50mm Macro.) Even at the maximum magnification of 1X achieved when the lens is combined.with the FD 50-U extension tube, a extended comfortable film-to-subject shooting distance of 40cm can be maintained.

FD 100mm f/4 Macro Lens
看不懂這段微距的理論

我的問題如下:

1. 文內的40cm是怎麼跑出來的?不是應該45cm嗎?

2. (45/2)=22.5,第二行的23.2cm又是怎麼算出來的?

3. 如果接的不是FD 50-U extension tube而是FD 25-U extension tube(假設有這東西的話),那放大率是不是只有0.75X?

2014-11-30 10: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微距 理論

joshwang wrote:在網路上看到這段話和下面的圖片,雖然英文...(恕刪)


1.40cm是加上文章提及的寫接環後產生1:1放大倍率的對焦距離

2.23.5cm是另一顆50微同樣產生0.5X的對焦距離

3.不清楚。
第一它不是理論只是鏡頭介紹
這是早期的CANON FD鏡頭(銀環)

其它如樓上言

至於25,有,用在同期的50MM MARCO鏡頭上
不過那不過是接寫環,
用在其它鏡頭上也行,
在其它鏡頭上也是可以縮短最近對焦距..(等同放大倍率)




現在的Canon EF 50mm Macro還是有類似這種東西

Life size converter EF(原寸轉換器),可以讓50mm Macro變成1:1
joshwang wrote:
在網路上看到這段話和...(恕刪)

感覺沒有抓到問題核心,小弟就失禮來解釋這個觀念!


我們知道,放大率=像/物=~像距/物距,對於微距重點其實是像距增加。


一般來說,過去微距鏡作0.5X,通常是利用內部的螺旋,使其整個鏡組移動f/2,也就是焦距一半。
再利用接寫環來達到另外一半焦距距離。


例如CANON 100mm F4 macro,他是整個鏡組往前移動50mm,這樣可以達到0.5X。

上面50就是接寫環厚度,也就相當整個鏡組增加50mm的像距。


像是NIKON 105mm微距,他的接寫環就是105/2=52.5mm厚度。

NIKON 105專用的PN-11上的52.5就是這個意思。



再來看NIKON 55mm micro,也是同樣55/2=27.5mm厚度

PK-13是55mm微專用,顯示的27.5就是27.5mm厚度意思。
diffusionless wrote:
...(恕刪)例如CANON 100mm F4 macro,他是整個鏡組往前移動50mm,這樣可以達到0.5X。

上面50就是接寫環厚度,也就相當整個鏡組增加50mm的像距。
...(恕刪)


謝謝diffusionless大大幫小弟解惑。

如大大所言「100mm F4 macro,他是整個鏡組往前移動50mm,這樣可以達到0.5X」,這是指這個鏡頭的放大倍率只到1:2還是指這50是接寫環厚度?

我有點不懂的是,既然是微距鏡,應該都有1:2的放大倍率,如果再接個f/2的接寫環,那應該有1:1的放大率才對啊!不知我有沒有說錯?

下圖有點困惑我的是:為什麼FD 200mm f4 Macro的lens extension只有38.6?
joshwang wrote:
如大大所言「100mm F4 macro,他是整個鏡組往前移動50mm,這樣可以達到0.5X」,這是指這個鏡頭的放大倍率只到1:2還是指這50是接寫環厚度?...(恕刪)


不是寫很清楚{過去微距鏡作0.5X,通常是利用<內部的螺旋>,使其整個鏡組移動f/2}
這裡還沒談到接寫環,怎麼會出現接寫還厚度?

就是原本鏡頭設計就是你轉動對焦環,鏡組會因為螺旋紋路而往前移動,而達到0.5X。
這樣狀態下,你再裝上一個厚度f/2的接寫還,他才會從0.5X變成1X放大率。


當然你也可以一開始對焦環不動,直接裝上f/2接寫環,這時候起始放大倍率就是0.5X,然後再轉動對焦還到底,這樣就是1X,兩個動作都是一樣目的,在於<像距>










joshwang wrote:
我有點不懂的是,既然是微距鏡,應該都有1:2的放大倍率,如果再接個f/2的接寫環,那應該有1:1的放大率才對啊!不知我有沒有說錯?

下圖有點困惑我的是:為什麼FD 200mm f4 Macro的lens extension只有38.6?...(恕刪)


有甚麼好稀奇,難道你以為每一顆微距鏡都是整個鏡組移動!

也就是這裡50和100mm都是要加上接寫還才可以達到1X,而200mm F4這顆不需要就可以從無限遠對焦到近距離1:1位置。


也就是後面望遠鏡頭,除了早期是會另外一個分開的對焦機構來讓整個鏡組移動之外。
後面很早就發展除了前面鏡組,中間與後面鏡組可以做相對移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對焦行程,這個對焦方式延續到後面自動對焦方式。
當然這樣缺點就是焦距不會是原本焦距。

可以參考http://www.pierretoscani.com/echo_focal_length.html#

整個鏡組對焦

內部鏡組對焦,可以看到焦距變小許多,當然這個是自動鏡頭,對焦行程會更短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