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感嘆***] 台灣攝影文化、層次與比賽水準的低落

台灣攝影文化、層次與攝影比賽水準的低落...已經維持很久了!

總還是琢磨於荷花、風景、人體、民俗... ,重複的主題一再的拍攝,公式化的構圖...

各民間比賽,也被是被學會所干預。

當然很多比賽的主辦單位,並不了解攝影,想當然的就找各縣市的攝影學會來當評審。

攝影學會影響台灣攝影很大,而且根深蒂固,但很多都是負面的影響。

加上對於學會大老的不可挑戰性,使得學會對於攝影所琢磨的層次,實在是太八股、老陳、守舊,無法上國際舞台。

他們教導(灌輸)新入門的攝影學子"學會派"的觀念,深深扎根。

國外攝影的層次早已是不同層次,亞洲的日本更不用說,對於攝影的琢磨,更被歐美國家所肯定。

而對岸中國,整體層次也比台灣好太多了。

我認知到,台灣這樣的狀況,應該不太會改變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解凍.........,唉~~

個人肯定網路上每些人熱心的 推動/分享 攝影,如 郭大爛、BBChen、小徐、色彩喵、486...等

不是論他們 說的 或 拍的 好不好,但至少不是 學會派的水泥腦思考,而是具多元的觀念。
2007-08-29 10:18 發佈
photoman566提到的話題很尖銳,也指出了攝影學會的嚴重現狀。還好01這邊的使用者似乎比較幸運,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台灣攝影界除了學會派、商攝之外,本來還有另外一股勢力:報導攝影。我覺得報導攝影在八零、九零年代有其輝煌的成就,最近似乎有點停滯不前,但仍值得一提。對抗學會的僵化教條,網路攝影社群似乎是不錯的對策。

奉勸有心學習攝影的朋友,加入各地攝影學會之前要三思。我覺得那裡只是爭頭銜、權力、抬頭的內鬥場所而已。

這樣批判攝影協會是過度悲觀

如果用推廣台灣攝影的角度看攝影協會

攝影協會功不可沒

學習攝影大部份的是定位在休閒和興趣

攝影協會的基礎教學也就相當夠用

記錄台灣本土的題材就有不同的看法

荷花很多人都會拍

要把荷花拍的很有特色是想當困難

民俗活動是台灣最有攝影價值的題材之一

如果要到國外比賽攝影展台灣本土的題材是外國人想看的

沒有人會笨到拿櫻花或楓紅攝影作品到日本參加攝影比賽?

多年前曾經有個台灣舞團用八家將改編為舞蹈表演在歐洲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回想

應該沒有台灣人會在法國巴黎表演芭蕾舞吧?

很多本土題材不是不好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創新在觀念上拍出有別於傳統



上國際舞台,並非指(只)是國際比賽而已。

歐洲也經歷過"類似台灣學會派"的思維,但是很久之前的時候了,維持的時間也沒很久(詳細要查一下)。

就有很多次的攝影與視覺革命。

想知道的話,攝影史的書籍可以翻看看,最近有一本新書...。

我曾把數個攝影比賽(xx美展,或其他民間比賽...)的得獎照片網頁,丟給幾個不同的國外攝影朋友看...

他們直說..... "不可思議,還在拍這個?而且還是...得獎作品!"
題材就像似 雲門舞集

的編舞思維是來自於台灣本土和傳統

在國際表演上相當成功

應該沒有人會想看雲門跳芭蕾舞吧?

以前曾經一個老師說過一句話

現在的攝影是 念觀攝影 影像數位化時代更加如此
photoman566 wrote:
台灣攝影文化、層次與...(恕刪)


可是我覺得01 某些人拍的都很不錯阿.....
可能不藝術吧......不過蠻好看的
個人覺得..比美國網站拍的好

個人斗膽推測樓主可能參加攝影比賽有感而發
台灣很多比賽都是用內定的,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黃國士拍天蛾交配 獲美國攝影金牌
中時記者: 楊秀員/彰化報導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彰化縣溪湖鎮自然生態攝影師黃國士,在自家庭院拍攝到的一張天蛾交配照片,最近獲得美國國際攝影學會(PSA)「年度總決選」金牌獎,是台灣攝影界第一次獲獎。學會邀請他到美國領獎,但不諳英語的他放棄了。

美國攝影學會在一年內由各地提供的照片張數,評選世界十傑,黃國士去年提供包括自然幻燈片、自然數位藝術照片等共六百九十八張,寄送到PSA參賽,今年五月評審出來,他入選了世界十傑中的第五名。

咖啡黑元素 wrote:
黃國士拍天蛾交配 獲...(恕刪)


彰化溪湖耶><..我也住溪湖...

不知道哪時候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物QQ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是暫時還沒想到辦法。
這讓我想到好像星光幫中有個會跳八家將的參賽者,當評審問他,把八家將跳好跟不好要怎麼分?

他好像說:能在傳統中加入創新,這樣就是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