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數位攝影該過曝還是不過曝?

我本來都是使用傳統單眼相機在拍照
一向以來的觀念都是拍照「不要過曝」
「過曝」會喪失細節,以後洗照片也無法救。

不過那天我翻到一本數位攝影書,裡面卻說數位攝影過曝比較好
(參考數位相機RAW檔聖經第二版 P17 曝光與線性感光
它的原理,大概是說,數位RAW檔的格式以相同的資料量來處理暗部跟亮部
不過實際上轉成適合人眼的色階時,拍的過暗會喪失細節。

書上的建議是儘量把最亮部拍到接近過曝
再利用RAW檔調整程式還可以恢復亮部細節
如果拍的過暗,細節就喪失了

這個觀念跟原本 SLR 的觀念完全相反
不過昨天我看有01會員還是認為數位攝影應該不要過曝或拍的暗些
這點我有點疑惑
書上講的是通則還是Canon相機對於這方面有改進?
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2007-04-30 22: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數位攝影
數碼既然可以邊拍邊看,為可不選擇準確暴光?
只可以說,欠曝比過曝保留的細節更多,但2者都不是好選擇
Wizarddaniel wrote:
我本來都是使用傳統單...(恕刪)


依照個人喜好不同選擇曝光,數位的好處是可以再同一個景多曝幾次,選擇自己想要的,不需要盡信書,自己一台簡易的數位相機拍幾次就知道書說的對不對了....
和我以前的認知不太一樣
數位機我寧願有點under,在後製上拉亮度會比降低亮度來得容易保存細節
過曝的話細節都爆了,亮度再怎麼調也沒救
http://leox243.blogspot.com/
數位機最怕過曝,爆了就是死白,什麼都沒有,降回來也是灰色,沒意義。

以 RAW 的調整來說,減 EV 大多只有一格能用,增加 EV 卻至少可以 3 格,實際上實用的調整範圍大概是 -2/3~+2 之間,我的習慣會是減半格來拍以保留更多亮部細節,當然能夠極精準的曝光是最好,拍數位久了之後會覺得正片的寬容度真是高啊...XD
感謝回應,不過顯然大家不知道我的問題的真正意思
只好冒險把書內容照起來讓大家有圖有真相
(在下聲明這只是為了討論用的)
P17按圖放大P18按圖放大
我瞭解你的明白,所以小弟的LCD都調整-2,這樣眼睛比較容易讀取數位相機所拍到略為曝光的效果。
只是不大會用言語形容個人習慣,感謝分享!
真麻煩的CCD感色元件



以作者所說曝光加*1.4格.似乎可行
不知道有沒有人試了.真的顏色層次更豐富嗎??

Wizarddaniel wrote:
感謝回應,不過顯然大...(恕刪)


依照你的回應,那我也是不瞭解你問題的人,

但我也是跟你的觀念一樣,

過曝就是一堆白了~再怎麼拉也不會有細節出來,

就算raw也一樣,一片白的東西是拉不太出東西來的,

倒是暗部我較覺得拉的回來一點。
敗家是無止盡的!何時能停止?想,永遠不會!
書中講的東西基本上沒錯,確實是把最亮部拍到近乎過曝可以保留最多的資訊,問題是...測光有這麼精準嗎,爆了可就什麼都沒有,under 還可以拉一些回來,若不是用手持測光表反覆測試同一場景求出最正確的曝光值,有誰能保證自己用向機內建的測光表做到如此精準的測光,再者,現場光源若是會變化,這樣逼近極限的拍攝方式失誤率就更高了,就算是大晴天,一朵雲飄過都可以讓測光值差到兩格,轉個方向曝光值也有可能完全不同,那種理論性的東西看看就算了,怎樣提高拍照成功率比計較那一點細節來的實用多了。

書中對於 RAW 的見解我是不太認同啦,過曝的照片用 RAW 能拉回的實在很有限,就算是號稱 400% 寬容度的 S5 PRO 也是一樣,而且曝光過度的照片顏色會很奇怪,under 再拉高的會比 OVER 壓下去的來的自然。另外,感光元件的感應是線性的沒錯,但是~轉檔軟體可不是,若相機拍到什麼就秀出什麼的話根本不能看啦,在轉檔的過程中早就加入了人工的修正,所謂的數位攝影根本沒有什麼原汁原味這回事,強調絕不後製的只是自爽而已~~

用習慣數位的人去拍正片會覺得正片寬容度超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