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打閃燈時不同的測光模式會有所影響嗎?

在沒有外閃之前,不常用內閃,
測光模式對我來說只是參考用,
很少會乖乖的按照相機算給我的曝光值去配光圈快門,
大多還是以LCD上看到過暗或過亮來調整,
買了閃燈之後我開始在思考測光模式對曝光的影響....
假設拍攝主體和背景曝光直差異很大的時候,
我一般是先用點測光對背景測光,然後決定光圈快門,
再開閃燈讓閃燈自動補光,
問題來了....請問這時候不同的測光模式會影響閃燈補光的量嗎?
是不是在拍攝的時候要再切回矩陣測光或是中央重點測光?
2007-03-20 22: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閃燈 測光模式
三月魚 wrote:
在沒有外閃之前,不常...(恕刪)


可使用光圈模式先對背景測光 得知快門
然後轉到M模式 調整快門
然後閃燈調整出力值 對主體補光
測光模式對背景的測光 不一定都一樣
所以嚴格來說 測光模式會對快門有所影響
也就是說不同的測光模式 在對背景測光時 可能有不同的快門值出現
tommyhsieh wrote:
可使用光圈模式先對背...(恕刪)

我知道不同測光模式會影響光圈快門的組合,
但是是否會影響閃燈對主體的曝光?
假設畫面中有一深色物體,
剛好又設定在點測光,
閃燈是否會為了突顯深色物體而給予較高的出力?
三月魚 wrote:
我知道不同測光模式會...(恕刪)


這應該跟您的閃燈設定比較有關吧?
以 NIKON SB800 而言
可以設成 TTL+BL, TTL, AA ... 等等
而 TTL 會利用相機所回傳的資訊調整出力
因此若是主題本身 (雪白或暗黑) 會造成相機測光失準
"應該"也會使閃燈出力有所變化才對

"應該"是指目前無法測試...

全手動設定的閃燈, 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
Sirius0923 wrote:
這應該跟您的閃燈設定...(恕刪)

我也是用SB800,選點測光的時候BL會消失,
中央重點或是矩陣測光,BL才出現,
晚上我自己動手做做實驗看看吧~

我一般是先用點測光對背景測光,然後決定光圈快門,
再開閃燈讓閃燈自動補光,
問題來了....請問這時候不同的測光模式會影響閃燈補光的量嗎?
是不是在拍攝的時候要再切回矩陣測光或是中央重點測光?


據我目前的了解, 閃光燈 TTL 測光 (flash metering) 和普通測光 (ambient light metering)
至少在軟體層次是完全分開的.

Ambient light 測光你可以指定 matrix, center-weighted, spot三種方式. 閃光燈 TTL 測光的 pattern
則完全由相機決定.

這裡你可以看到 Nikon 傳統上用的 five-segment flash TTL 測光圖案.
哪裡是主體, 哪裡是背景完全是相機自己判斷. 注意 D70 以後所有的 Nikon DSLR 都
改成用觀景窗內的 1005-cell CCD 來作 flash TTL 測光. 上面那個圖主要是講 film
camera, 那時候 flash TTL 測光是在反光鏡前端.

所以針對你的問題: "不同的測光模式會影響閃燈補光的量嗎"?

1. 如果你是使用 manual exposure mode, 或者你使用 spot metering mode, 此時 TTL/BL 會關閉,
flash TTL 測光完全以相機內定的 pattern 為準, 也就是說閃光燈出力只為了
把 "相機自認的攝影主題" 適當曝光. 此情況還包括你使用 SB-800/600 而且選擇 TTL 而不是 TTL/BL.

2. 如果你用 P, A, S, or Auto exposure mode, 而且選擇 matrix 或是 center-weighted metering mode,
內定是使用 TTL/BL. 此時閃光燈出力的確會受到背景明亮程度的影響.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 我沒看到
任何報導 (中文或英文) 說清楚到底 TTL/BL 的 algorithm 是甚麼.



假設畫面中有一深色物體,
剛好又設定在點測光,
閃燈是否會為了突顯深色物體而給予較高的出力?


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閃燈是否會為了突顯深色物體而給予較高的出力?" 我覺得答案是 yes. 但和點測光與否並不完全相關.

跟我上一篇寫的一樣, 假設我們把 TTL/BL 關掉, 只選擇 TTL. 此時曝光主體在哪裡是由相機決定的,
和我們選不選點測光, "spot" 放在哪裡無關.

記得 Nikon 機身上有一個 flash value lock (FV lock) 的功能嗎? 當我們拍攝的主題不在中央時, 我們最好
先把主題放在畫面中間, 按下 FV lock, 鎖住閃光燈曝光量, 再重新構圖, 按下快門. 所以要這麼麻煩
是因為 flash TTL metering 並不會隨著 spot metering 的點聯動. 所以就算你把模特兒構圖在邊緣, 同時
啟動點測光, 讓模特兒落在其中一個對焦點上, flash TTL metering 仍然只會找畫面中間來判斷曝光正確與否.

剛剛做了一下實驗,或許不是很準確,不過實驗結果是測光模式不同是會影響閃燈出力的,.
以下接為手動模式,ISO200,1/60s,F 2.8,對焦點在正中間,閃燈設定為TTL+BL,點測光無法開BL,只有TTL

矩陣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


點測光




矩陣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


點測光
三月魚 wrote:
不過實驗結果是測光模式不同是會影響閃燈出力的,.
以下接為手動模式,ISO200,1/60s,F 2.8,對焦點在正中間,


謝謝你的實驗. 的確很有意思. 我有幾個疑問.

1. 你是使用 Manual exposure mode, 固定 ISO, 光圈, 快門速度, 只改變測光模式嗎?
有沒有使用 exposure compensation, flash exposure compensation? 內建閃燈
還是外接? TTL 還是 TTL/BL?

2. Thom Hogan 曾提到, 在標準 TTL (也就是說不在 TTL/BL) 模式下, 測光表 (ambient light meter) 並不參與閃光燈的出力計算. 只有 flash light meter 會參與. 如果真是如此, 你使用 matrix, center-weighted, 或是 spot, 應該不會影響最後閃光燈出力.
kmlvli wrote:
謝謝你的實驗. 的確...(恕刪)

我是D50+SB800,閃燈設定在TTL,機身為M模式,光圈快門ISO皆固定.
機身和閃燈的EV都是0.閃燈直打.
BL在點測光的時候無法使用,所以點測光是沒有BL的.
其實矩陣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相差不大,
只有點測光的差異稍大,有可能是因為無法設定在BL所造成.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