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數位復古蓋大樓] 您的 數位復古底片風味

我們知道不同的感光物其色調與成像是有一定風味的,但由於數位的平民化,我們許多人仍選擇數位元件所帶來的便利性...

數位相機有些已開始內建復古風味,但成像仍與底片有所落差...

而現今許多軟體也能套用內定的預設底片風味樣板...

但是如果能多花點時間研究了解數位上底片的特殊風味或復古風味的構成方向...也許也能小有樂趣...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在這邊,把攝影的觀念與技術轉換到數位暗房上,大家一同分享自己的暗房風格與特殊色調風格。


照片的主題不限,但色調與風格請以 "嘗試底片特殊風味" 為主囉 ^^

偶爾也來點黑白照喔~ ^^







請多多支持!! 另請加註數位相機 與 鏡頭名稱 ~ 每帖限帖五張以內~ ︿︿"


希望蓋的起來~~


GF1 + lumix 20mm/F1.7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2012-06-07 10:56 發佈
不用調~

某些老鏡的味道就有底片味..

後製的怎麼看都帶點假假的..

當然...這是無法避免的..

底片味還是拍底片最有味道...用老鏡挑場合去拍次之...

5D2 + Vivitar 28/1.9 (DPP直出不改色)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guess wrote:
不用調~某些老鏡的味...(恕刪)


謝謝大大支持~

不過個人還是希望大家能多多嘗試調整~

畢竟就把它當成玩票性質吧 ^^

自貼一下...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肯定樓主的攝影功力!

但... 試圖去詮釋底片風味很難不被某些人炮啊

我想說的是.. 正常沖洗掃描下的底片照片, 色澤或顆粒等等

其實並非部分人想像的那樣... 顆粒粗, 色偏等等之類的

happyspirit wrote:
我們知道底片色調與成...(恕刪)


只要你開心,攝影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必管別人說什麼.

加油.

www.Anakin.TW
a.k.a.皮特 wrote:
肯定樓主的攝影功力!...(恕刪)


竟然還有人敢開這麼聳動的標題

只好拉椅子等著看戲了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ightemplar/


Kodak TMAX 400(調) + D90 + Tokina 20-35mm f/3.5-4.5 AF

SHING TokugawaTone(調) + D90 + Tokina 20-35mm f/3.5-4.5 AF














happyspirit wrote:
我們知道不同的感光物其色調與成像是有一定風味的,但由於數位的平民化,我們許多人仍選擇數位元件所帶來的便利性...

數位相機有些已開始內建復古風味,但成像仍與底片有所落差...

而現今許多軟體也能套用內定的預設底片風味樣板
相信我,銀鹽一定比你還長壽。
happyspirit wrote:
數位相機有些已開始內建復古風味,但成像仍與底片有所落差...

底片味?!
我的底片味是這個^^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Hightemplar wrote:
竟然還有人敢開這麼聳動的標題

只好拉椅子等著看戲了


HI 噗友 我來了


a.k.a.皮特 wrote:
肯定樓主的攝影功力!

但... 試圖去詮釋底片風味很難不被某些人炮啊

我想說的是.. 正常沖洗掃描下的底片照片, 色澤或顆粒等等

其實並非部分人想像的那樣... 顆粒粗, 色偏等等之類的


你講這些有用嗎
就連資深影像工作者文包大大
都說過認為lomo那種缺陷影像還比較有底片味了

更何況是樓主這樣自認為菜或不懂的人...


1.


2.


3.


4.


5.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