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Canon EOS 60D + EF-S 18-135mm f/3.5-5.6 IS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算了一下,使用 60D 有大概半年的時間了

也開始接觸 CanonFans

除了擁有一個分享作品的平台,也希望得到各方的批評與建議

日前聽朋友說,如果真要知道自己的作品水準夠不夠

可以試著挑戰看看更大的論壇,例如 Mobile01、DCView、PTT DSLR版

所以我決定整理一篇綜合心得分享,精華出幾張評價不錯的照片分享給01的小惡魔們

================================================

P.s. 這邊不討論 18-135 以外的鏡頭,謝謝




(一) 首先談談這台機器,60D 兩點我比較不滿意的地方:


(圖片引用自Canon官網)

1. 功能選項太多
這點對於我來說,實在很不方便,60D上的錄影選項和M模式差非常遠
一直很怕快速旋轉轉盤會壞掉,轉太慢等我調好可能都已經錯過了美麗的畫面

2. 螢幕太鮮豔
這點挺令我頭痛的,很多照片在相機上看都不錯,放到電腦上顏色就差了一大截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我電腦螢幕的問題;不過,畢竟相機螢幕小,能看到的細節也比較少
放大來看解析度也不夠檢視原本圖片擁有的清晰度

除了這兩點之外,在平常使用下、幾乎沒有什麼缺點可以挑的。


(二) 在來說說,18-135 這顆鏡頭


(圖片引用自Canon官網)

這顆鏡頭最好的畫質表現大概是光圈在 6.3(廣角端)-8.0(望遠端) 的時候
(( 長時間曝光除外

這顆鏡頭我也要提出幾項缺點:

1. 沒有搭配鏡頭校正資訊檔時,望遠端會有暗角
這點其實還滿瞎的,一般來說應該是廣角端會有暗角,原本我以為是CPL不夠薄
沒想到拿掉之後還是有,後來用了EOS Utility啟動這顆鏡頭的校正資訊才解決這個問題

2. 在官方詳細規格中(http://www.canon.com.tw/product/ICP/L4_Spec.asp?ID=00000650)
有提供這顆鏡頭在廣角端(18mm)與望遠端(135mm)的 MTF 圖
解像度只能說是堪用、廣角端的畫質衰減挺嚴重的,而且此時能呈現的散景也不是很夠
越靠近望遠端的畫質的表現會比較好

在拍風景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一張以中心點為焦點的照片來說
最外側的銳利度很明顯的不足,而且有很嚴重的邊緣失光

3. Canon 的 APS-C 等校FF焦長倍率是 1.6x
18mm 的相當於 FF 的 27.2mm 再加上僅 74"20 的視角
其實拍大場景是很有限的,感覺風景被壓縮了不少


4. 光圈太小,大多落在 5-5.6,不利於光線不充足的室內攝影
如果不搭配閃光,就得拉很高的 ISO


綜合了以上所述,看到這邊應該會有人認為這是抱怨文
不過其實,能把KIT鏡當L鏡在用,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我一直不斷的去精進我的拍攝方式、包括取景、數值的調整
來彌補這些缺點

(三) 聊點拍攝技巧和作品分享吧


1. 風景攝影 - 藍天。斜塔


拍攝地點:義大利比薩

一般風景攝影算是比較好入門的一塊
只需要把水平取平、快門速度調好讓曝光量適中、使用權衡式測光

按下快門就可以得到一張不錯的照片
至於藍天的拍式方式:其實就是順著光拍攝,讓天空還原出原本的色彩


2. 風景攝影 - 晨曦。101


拍攝地點:虎山

清晨的光線很棒,這張照片拍攝當天的能見度也不錯
所以很自然地就拍出一定的清晰度
整張畫面看起來就很清新,背景天空的顏色也有一點層次感

話說我為了這個照張照片還得踮起腳尖才能取到整棟101
因為不想在最底下留下任何山影的痕跡

另外談談取景方式,會選擇這樣取景、而不是讓101填滿整個畫面
除了想呈現天色之外,我希望讓它有更多的發揮方式
(( 例如說放隻金剛在旁邊之類的


3. 人文攝影 - 展場人像


拍攝地點:台北世貿一館(2012車展)

人像這塊我還摸的不是很熟,也還沒有練過閃燈攝影
不過其實展場就已經有非常多的外閃在支援了,而且通常主要展區都會有燈光投射

在60D高可用ISO的支持下,我用ISO-3200拍下了這張照片
在一般不超過螢幕大小的檢視範圍下,畫質還算可以接受

要注意的是,適當的調整想要的風格會影響整張照片的素質

這張照片背景的藍色其實沒有這麼暗,是我拉高了對比並加深了全色域的飽和度
可能會有人覺得說,其實這就是後製
我要解釋一下,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也才接觸單眼一個多月
還有很多比較不懂的地方
但其實這些都可以直接在相機內的風格設定做調整


4. 人文攝影 - 貓與背影


攝影地點:國立台北科大(7-11前)

會這樣分類其實我也滿困惑的,主體明明是貓,卻說是人文攝影

看到這個畫面,我想表達的並不只是畫面本身,還有它所帶來的意境
那天剛好天氣不錯,剛好也沒課,就在校園裡面漫步
我想呈現一種悠閒的感覺

這個畫面很故意的有點失焦,帶進了一隻正在地上玩耍的貓,和遠處正在看書的學生背影
不知道是不是有帶給大家這樣的感覺?


5. HDR - 強烈的繪畫風格


攝影地點:國立台北科大第六教學大樓頂樓

這張是我的第一幅 HDR 作品
會碰到 HDR 也只是因為在友人的臉書相簿中發現了一些發色、亮度很均勻的照片
一問之下才知道有這種技術

HDR 怎麼拍、怎麼調,在這邊就不多說
請參考我在 CanonFans上的一點心得分享:http://www.canonfans.biz/read.php?tid=133309


6. HDR - 自然的色彩呈現


攝影地點:成美河濱公園(彩虹橋旁)

這是我的第二幅 HDR 作品
看了CF上很多攝影大哥製作的 HDR 相片
我發現他們都能很自然地還原出顏色和該有的銳利度
但我所做過的照片都找不回原本的感覺

上週六(3/24)難得午後天氣放晴
就帶著器材到河濱公園去
聽了友人的一些建議之後,調好角度、設定就拍了
EV 0.0 的照片已經很清晰,但是天空小過曝
我用 EV -2.0 的照片在跟它疊一次,並把銳利度調到原本的樣子

沒想到疊出來的這張照片非常漂亮,而且完整的還原了肉眼所看到的景象

其實這個搖黑卡也可以做到,但礙於技術拙劣
我實在不敢在特殊的出景時使用,萬一拍爛了重拍可能會錯過時機


7. 動物攝影 - 貓。凝望


拍攝地點:義大利威尼斯 Burano 小島

要呈現動物的姿態,最好是用水平以下、比較低的視角來拍
這張照片我是蹲在地上、把60D的旋轉螢幕朝上、開 Liveview 拍攝的
鏡頭位置大概跟貓是同一個高度

P.s. 這張使用的焦段是 135mm 可以發現中央點的銳利度勉強可以媲美L鏡
邊緣的銳利度也還在水準之上、沒有糊掉


8. 花卉攝影


拍攝地點:國立台北科大第一教學大樓

使用單點對焦、單點測光
並盡量讓背景虛化或是將單一色彩凸顯出來是我常用的手法

花卉的攝影其實是滿頭痛的一門學問
取景方式大有文章
這個部份我只在台南百花祭淺嚐一次,但礙於RAW檔不在手邊
就純分享一張在校園內拍攝的圖片和 Flickr 相簿供大家檢視

Flickr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74016987@N03/sets/72157629195657783/


9. 夜間攝影 - 彩虹橋


攝影地點:成美河濱公園

我要先說:18-135這顆鏡頭非常的特別,光圈 7.1-8.0 的時候
星芒特性和特別好的畫質輸出、乍看之下,可能會有人以為是 16-35 拍的

夜間攝影算是控光最難的一塊

因為光線來自畫面中各處、光暈大小也都不一樣
要如何掌控其實得靠自己多練習

爬文、背別人的EXIF是最笨的


10. 展場攝影 - BMW 640i


拍攝地點:台北世貿一館(2012車展)

展場攝影其實不一定要閃光燈才拍得出來
對於可用ISO高的機種,可以用更高的感光度呈現原本的光線

通常展場的光線都很棒,可以凸顯出產品的線條、輪廓
不利用真的有點可惜


11. 煙火攝影 - 跨年。2012


拍攝地點:虎山/瑤池宮

拍攝煙火就要用B快門啦
上腳架、使用快門線
手動調整光圈和曝光時間

通常曝個 1~2 秒就夠了
(( 話說今年煙火連續兩次爆亮,不到一秒畫面就過曝

不過新手建議先把設定中的「長時間曝光消除雜訊」關閉
不然等待相片處理的時間非常長、會錯過精彩的畫面


12. 影像處理 - 抽色


拍攝地點:國立台北科大宏裕科技研究大樓
拍攝建築物:台新金控總部

當想要凸顯主角的時候,可以利用抽色的技巧保留主體的顏色
其他顏色的飽和度就調低,或是直接降到最低(變成黑白)

這張只是在實驗室做專題時,往窗外一望看到的景象
還滿有意思的,牆上的認真,提醒我該認真讀書別再看風景了




以上是我的使用心得分享

如果有什麼說錯的還請各位指正

謝謝大家耐心的閱讀
2012-03-30 16:32 發佈
18-135mm這支鏡頭的評價,應該是被嫌到臭頭的吧,但板大的照片也許會讓許多人對這支鏡頭,又增加許多信心~好圖!!~~
只要把18-135mm想成是加長版的18-55mm就沒這麼多疑慮了!!
(小弟認為18-135跟18-55比起來還是有畫質優勢, 只是就別拿它跟更高階的鏡頭比較了)
做為原廠Kit鏡來說它的價位跟品質是很OK的...
適中的焦段配上輕便的重量讓人帶出門不會感到太多負擔,
很適合一機一鏡讓人到處趴趴走...

小弟也分享幾張18-135mm拍攝的照片......




















18-135mm在光圈F8時候的星芒真的很特別!!!其實我蠻喜歡的
我的生活... 我的記憶... https://qke1947.wordpress.com
大大分析這個鏡頭好細唷!

小弟的器材與您的一模一樣耶!

目前對這顆鏡頭也頗滿意(目前只遇到夜拍離光源太近"耀光"嚴重)。

小弟是本月才入手也才開始拍,呈現一種傻傻拍邊拍邊摸索的狀態。

相較於F8小弟比較習慣用F11拍夜景/星芒啦!

獻醜一張昨晚拍的。

強.看的我都想來一隻18-135了.

說實在拍照跟用什麼器材沒太大關係 好器材只是輔助你讓照片更完美 主要還是在畫面上的構圖與光影色彩的美感 只要基本工做足 相信什麼照片都會讓人嘆為觀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