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篇短文
是在國家地理網站上偶然看到的
我覺得裡面介紹的觀念與我過去的想法不同
(過去我總認為要拍到人物的正面)
在構圖取景上給我一些啟示
加以Jim另外附上實際的例子
用照片解說觀念
十分清晰
所以動手把它譯為中文
限於小弟程度
有誤請指正
-----------------------------
-----------------------------
※特約編輯Jim Richardson是一位攝影記者,他因「小鎮生活」深入報導而聞名。他的照片常登在《國家地理雜誌》。

對我而言,這張照片是很神秘的。我從未真的進過這個競技場,亦未曾看過在裡頭舉辦的普羅旺斯中世紀文化節是何光景。但是應該有許多全副武裝的騎士,而我也想像得到裡面曾有過不少的傷損和頭破血流,總的來說,就是曾有許多讓觀眾興奮的刺激(good-natured mayhem)。
但我並非一無所獲。我穿越這個場景,在外圍徘徊,許多粉絲爬上了土牆,留在梯子上面並引頸張望,其中甚至有一對情侶在享受輕撫。梯子也引導視覺向上,聚焦在天上的白雲,這些雲有助於暗示無法被看見的場景動作。總的來說,這有一點像在聽廣播,在廣播中你的想像力提供了比現實畫面更為生動的圖像。
視覺的暗示力量是攝影中最有力的工具,而在法國的那一天,它則為我服務。在照片中的暗示物通常是指把某物留在框景之外,代之以某位「觀看者」替我們自己反應,而這個暗示物也引導觀看的方式。電影常常利用這招:當角色的臉上流露恐懼之色,我們也感同身受;當我們看到演員眼中的特殊耀光,我們也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浪漫氣息。
獲得表面行為背後的東西有時是個關鍵,它是完成視覺暗示的小技巧。我最初學到這個技巧是我還在當新聞攝影記者的時候,這是必須技能。後來,新聞攝影師會發現自己一年又一年不斷地重複相同的事,例如郡集會(春光注:美國各郡定期舉辦的農畜產品評賞大會)的照片總是很有趣,卻也充滿重複性,幾年下來這些事情幾乎千篇一律。例如:拍了幾年的小夥子因所養的高價小牛獲得「藍緞帶獎」;或是為了拍法拉利的車輪而必須絞盡腦汁。你要不是變得很有創意,就是得從新聞攝影的崗位走人。
我所學到的竅門之一是在事情「錯誤」的一邊優遊。畢竟,大部分的事情都從一個既定的角度來看:正面以觀,每個人都向前踏出最好的步伐,這樣看起來雖好,卻太過平凡。遊走其後,呈現舞台背後的真實樣貌,那就是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了。總之,在正面背後可能發生的真實事物十分有趣。
然而不僅於此,從後方視點拍攝的照片具有不同的質性,它們常變成象徵;它們不再是事情的紀錄,反似以永恆的方式,表述更為普遍的事物本質。換言之,這些沒有臉孔的照片變成透視人性的洞見。
以下是一些小技巧與示範我前文所言的照片:
01※在樂隊身後

愛爾蘭的舞蹈種類很少且不太讓人懷念。這張在艾倫群島拍的照片也不例外。我能在這個取景位置是很幸運的,能從樂隊背後面對全場。當你想把樂隊與舞蹈動作一起拍進畫面時,這是一個基本的技巧。通常當我把焦距對準在舞者時,我會拿演奏者來當圖框。但是這一次正好適合對焦在長笛演奏者的雙手,而讓舞蹈動作反過來變成焦外散景。舞台上的燈光令這雙手十分突出。
02※對焦衣著品味

兩位女士出席了曼島(the Isle of Man)的提瓦爾節(Tynwald Day),她們的衣著品味是值得欣賞的。但很多時候,當你對焦在她們的臉孔,衣著品味會因此變成次要元素。把取景點移到她們背後,衣著品味(及華麗的帽子)才會變成這張照片的主題。附帶的獎賞是,畫面中的這位女士是位可敬的政府官員,她穿的正式禮服上另有飾品,使整體的顏色與設計感更為出色。此外,背景中脫焦且僅佔一角的攝影師也增添一個「趣味點」:這是一個高官雲集的社交場合,卻連一張完整的臉也看不到。
03※逆光拍攝

從前面拍法國布列塔尼(Brittany)洛里昂區(Lorient)的「凱爾特節」(Festival Interceltique),它舞台上的燈光明亮、平板而乏味,所謂:觀者越省事,照片越無聊。但從後面拍,這一切會變得很神奇!布列塔尼的海軍樂隊正在演奏,大鼓的鼓手也拿出了趾高氣揚的本色,畫面很有氣氛。但是在這裡要記住一個小技巧:移動位置,好讓你拍攝的其中一個主體擋住聚光燈。如果聚光燈直接出現在照片中,它對畫面中的其他部分來說通常太過明亮。故只要稍移半步(如我在這裡所做的),利用鼓手遮住燈光,那麼光線就會漂亮很多。建議你把相機設定為全手動,再拍幾張測試照調整曝光,你可能會做的更好。因為這種燈光條件對自動曝光功能而言,要測光的結果正確實在太困難了。
04※利用觀看者傳達情緒

夕陽西沉,落在威爾斯(Wales)帝納斯比昂城堡(Castel Dinas Bran)上空,有一個男孩帶著三條狗爬上山丘,席地而坐,欣賞風景。他們是完美的附加元素:男孩在欣賞夕陽,而小狗則懶洋洋地散布主人四周。他們的情緒適足以表達我對這個美好時刻的感受。他們是代替其他觀者表達情緒的替身,這種替身在電影中十分常見,在照片裡也同樣很有用處。除此之外,畫面中瀰漫一股美好的薄霧,但不幸地,它也使畫面看起來相當平板。取景時把他們當作前景,無疑增加了一個非常有用的層次──能增加原本沒有的對比度、空間深度與比例尺。
--------------------------------
--------------------------------
相關文章
01.
國家地理攝影小撇步──使用特殊技巧(24P)
02.
國家地理2012年1月精選魅力照片
03.
國家地理打破法則的構圖法
04.
國家地理追焦教學
05.
國家地理如何解讀照片2011選集
06.
國家地理2011年精選12個攝影小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