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民國一百年,對我們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小菜手而言,也是個人攝影歷程中一個很關鍵性的里程碑。這話怎麼講呢?嗯......我想,還是讓我們從一張照片說起吧~~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張照片是小菜手開始研究攝影一年時,帶著小 DC 在台南藝術大學拍的,當時走過覺得這個 view 很美,就隨手拍了下來。事隔四年,舊地重遊,「喬」了半天,用 DSLR 拍了好幾張之後,終於覺得這個角度看起來最滿意: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嗯......我想,您可能會說:「小菜手這個可惡的傢伙到底在搞啥麼鬼呀?啊這不是同一張照片咩?啊這是怎樣?搞個譁眾取寵的標題把我拐進來騙人氣咩?」

這......假如您以前曾經讀過小菜手的任何文章,請您千萬要相信,小菜手寫文章絕對都是秉持誠懇實在的態度寫的,絕對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及人工香料...呃...寫到哪兒去了...

總而言之,這兩張照片絕對是兩張不同的照片,至少拍的時間不一樣、拍的相機不一樣、光線不一樣、色彩不一樣、細節不一樣、畫質不一樣、...,可是......看起來為何像是同一張照片咧???

呵呵...我知道,這時候一定有不少人忍不住要搬出板凳和雞排來等著看好戲了... 可是,小菜手的攝影「素人」系列一路寫到了這一篇,即使沒人捧場,好歹自說自唱的也要完成三部曲了,有可能搞個啥麼「器材決定論」、「腦袋決定論」這種老掉牙的口水戰來騙取人氣、浪費社會資源咩??

所以呢,透過這兩張照片,小菜手想說的其實是和「器材」、和「腦袋」,看似無關,但卻好像也有那麼一點點關係的東東。這個東東,「或許」就是我從拍照拍到覺得好像有一點點開竅以來一直在思考的東東,也「或許」是促使我寫下攝影「素人」三部曲的東東(為何說是「或許」呢?因為身為小小攝影素人的我也不確定啦...)。那麼,到底是什麼東東那麼神秘、那麼重要呢?

話說,小菜手有一本厚厚像磚頭一樣的《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中文版,每天早上蹲在馬桶上一頁一頁慢慢看,終於也 K 完了。這是一本訪問當代歐洲攝影界較具影響力的傑出攝影師及影像工作者的訪談集,作者在幾乎每篇訪談中必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認為觀看的方法可以經由學習得來嗎?」,為何這個問題如此重要,重要到其他問題不一定要問但這個問卻非問不可呢?根據小菜手個人的揣測,一般常被討論到的器材啦、技術啦、構圖啦、控光啦、...等等,和攝影相關的一切雜七雜八的東東,無論再怎樣厲害,充其量也只能決定一張照片「好不好看」而已,而「觀看的方法」卻決定了一張照片的一切。

仔細想想,為何一本書可以讓你讀得津津有味呢?主要是因為作者想到了你沒想到的東西,引起了你的好奇,想要一步步深入了解故事情節如何發展。同樣的,為何一張照片可以引起你的興趣呢? 我覺得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不但想到了你沒想到的東西,而且還看到了你沒看到的東西...

印象中,以前在 Mobile 01 常分享好文的文包大,他的簽名檔曾經有段時間是這麼寫的:「怎麼想決定怎麼看,怎麼看決定怎麼拍。」我覺得寫得很好。而 Nikon 廣告裡面的陳綺貞說得更直接:「拍我的看法。」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樣、生活環境不一樣、成長過程不一樣、喜好不一樣、工作不一樣、......,包括吃飯、喝水、睡覺、上廁所的方式通通不一樣,因此每個人自然而然也都有屬於自己看事情的想法和角度,也就是自己對每件事的觀點。在《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書中,對於觀看的方法是否可以學習的問題,受訪者的意見大概是一半一半,有的人認為觀看的方法是天生無法改變的、有的人則認為可以透過學習而改變。而小菜手個人的看法,大概也是「一半一半」,一部份很難改變、一部份可以改變。

很難改變的部份,我覺得來自於個人的習慣。以小菜手自己來說,我對於「細節」比較重視,所以做起事來有點龜毛,看東西也喜歡看得很仔細,這種習性反映在拍照上面,就是會不知不覺喜歡把主體拍得越大越好、能夠看得越清晰越好。因此,一般人少用的微距鏡和望遠鏡反而是我的常用鏡頭,廣角沒有很常用,我的機身蓋 17-55 平常只用到了 28-55 , 17 只有偶爾用一下,雖然我也有超廣角鏡頭,可是幾乎是完全冰封在防潮箱裡。由於這樣怪異的習性使然,我的風景照怎麼拍都是一些小品,雖然很欣賞人家用超廣角拍氣勢磅礡的大景,可是我就是怎麼拍也不會有這樣的東西出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呃......像小菜手這種放著整片雲海不拍,卻用望遠鏡頭看雲怎麼流下來的怪咖,恐怕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幾個吧......

觀看的「習慣」縱然不易改變,但是觀看的「視野」倒是可以改變的,就好比出門旅行,每到一個新地方,遇到新鮮的人、事、物,就有可能因此而產生新的想法。我所談的「視野」這玩意兒,並不全然只和觀看有關係,它還牽涉到知識和生活經驗的豐富程度。巴黎《解放報》圖像編輯 Dan Torres 的說法很具體:「我指的不僅是攝影師,圖片編輯也一樣,......(中略)。若是對包括音樂、電影、舞蹈等各種文化沒有興趣的話,那就無法成為一個圖片編輯。你必須從身邊的世界汲取各種知識,沒理由只是專注於攝影。你必須深入並將自己沈浸於各種知識之中。」其實,所謂的「觀看」並不只是純粹用視覺去捕捉影像而已,人類的「看」,往往還包含了心理的感知。俗話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未賦新辭強說愁。」有很多事情沒有真的親身經歷過、體驗過,是連想像都很難去想像的。

以「拍小孩」這種常見的主題為例,想把小孩拍得好看,你可以去學習很多攝影技巧,把自己練到和兒童攝影達人一樣厲害,甚至進一步去鑽研各種藝術、美學的相關知識,把自己昇級到比出書教你怎麼拍小孩的達人更達人的境界。但是......當你自己有小孩的時候,你會深刻發覺,達人拍你家的小孩,其實和拍你家的狗並沒啥麼差別...... 真的要能夠捕捉到小孩的神韻,拍出有感情、有故事、有回憶的照片,這件事還是只有父母自己做得到......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因此,小菜手個人認為,「觀看」包含了用「眼」看以及用「心」看,因此「視野」的拓展包含了兩個面向,一個是觀察力、一個是感受力。觀察力影響了視野的廣度,而感受力影響了視野的深度,這兩方面如何精進,最基本的當然是靠個人的用功程度啦~ 修圖大師 Pascal Dangin 如是說::「我們都懂得如何選擇臥室裡沙發和牆面的顏色,並在生活中不斷地做出創造性的決定,所以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只是有些人選擇不去使用罷了,......(中略)。雖然我每次都說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不見得人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重要的關鍵,我對所有事總是保持好奇心,像是火車為何會動?船是怎樣建造?要如何上下飛機?」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多讀書、多欣賞藝術,豐富個人的生活經驗和人文素養,當腦袋瓜裡裝的東西越多之後,個人的視野自然也就越開闊,強求不來也假裝不來。當然,在其他方面用心下功夫的同時,拍照經驗的累積也是很重要的,你的「雙眼」看到了,「單眼」卻沒拍到,還是等於什麼都沒有,所以還是老話一句:「多拍就對了。」

但是,這個「多拍」並不等於「隨便亂拍」,閉著眼睛按了一萬次快門,並不代表你有因此多了一萬張照片的功力,拍一堆垃圾出來,和完全沒拍根本是一樣的意思。我所謂的「多拍」,指的是透過不斷的嚐試、練習,將自己所看的、所想的、所欲表達的,充分灌注到照片裡面去。有很多人或許會說:「我拍照反正只是記錄生活啊,只要我覺得爽就好了啊,想那麼多幹嘛...」如果您的想法只是「拍爽就好」,那我們確實就沒啥好聊了,反正生活照嘛,就讓它只是生活照就好了,拍得再好也不能賣錢,不是嗎......

以小菜手這種沒有受過任何正規訓練的小小素人來說,剛開始接觸攝影時,心裡所追求的無非就是「我要拍出漂亮的照片」: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我承認,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狂按快門,是真的很爽沒錯,而且以現代尖端科技所做出來的相機,隨便也比小菜手的菜腦袋聰明了 N 倍、進化的速度更是遠超過 N 倍,只要有漂亮的東西,加上不會太差的光線,完全交給相機去拍,要把漂亮拍成醜其實還滿困難的... 由於漂亮照片越來越容易製造,對初學者而言,這種心態是很正常的:只要拍到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興奮上老半天,認為自己拍到了一張曠世鉅作。

但是,假如您在短暫的激情過後,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拍的照片,很快就會發覺,原來認為的漂亮其實也還好、原來認為的完美其實也還有很多缺陷,好不容易拍出來的一張得意作品,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再讓它變得更好......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於是,慢慢的就會注意到,照片要能夠吸引目光,只是講究畫面漂不漂亮絕對不夠,主體的姿態也是一個加分的重點項目: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然後,主體能夠掌握得比較充份一點了,就會開始注意到主體和背景之間的關係: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拍攝動物的難處,在於動物並不會聽命於你,所以在背景的選擇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並不能像拍風景、人像、靜物那麼的隨心所欲。由於面對的是你完全無法控制的大自然,要拍出滿意的照片必須花費更多的巧思,例如當背景除了一大片水面之外,啥咪其他東東都沒有的時候,至少我們還有色彩: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在發現色彩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水面能夠提供給我們的,其實還有優美的線條: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既然拍攝的場景是發生在水面上,你當然不可能沒有留意到那些奇妙的光影: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是的,就是色彩、線條、明暗這三樣東西,構成了繪畫的世界。而在攝影的世界裡,色彩、線條、光線就像屬於攝影的音符和五線譜,你可以不懂任何構圖理論,但是你不能忽略這三樣東西的存在: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咳,插話一下,這張有點傷眼的照片,小菜手個人倒是很喜愛,有點像畫的感覺,老婆甚至說有點像印象派的 fu 呢,不過小菜手當然不敢這麼自命清高,自比啥麼印象派之流... 雖然縮小之後醜醜的,不過原圖放在大螢幕上,看起來很有立體感,彷彿有跳進了另一個時空的錯覺說~

色彩、線條、光線的交互作用,可以為你的照片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小蜘蛛網,也能夠變得很與眾不同: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在攝影的殿堂裡,「黑白」的地位至高無上,倍受推崇,可是小菜手偏偏沒有這種慧根,實在無法體會黑白到底比彩色好在哪裡... 小菜手其實是對於色彩有點迷戀的人,甚至覺得,光是只有色彩本身就可以作為照片的主題: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張白色九重葛的照片,如果放在 Mobile01 請求毒舌,應該會被砲轟到體無完膚吧? 說主題沒主題、說構圖沒構圖...... 可是,小菜手第一眼看見這叢九重葛時,「新娘禮服」四個字,立刻從腦袋裡蹦了出來,於是快門毫不猶豫的按了下去。或許它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可是拿來當背景做電腦桌布、做卡片、做馬克杯,都好用到不行呢......

色彩所擁有的是一種很神奇的魔力,它除了可以強化質感,更可以串連你的情感、你的記憶,讓你在酷夏也可以看見寒冬: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而線條的妙用,也是不遑多讓,有時不過是一條簡單的弧線,就能奇妙的創造出一個嶄新的視野: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線條幾乎無所不在,每天看的電視、開的汽車、出入的建築物等都是由線條所構成,無論是人造的水溝蓋,還是天然的花朵,都可以從中看見各種線條: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線條的運用非常廣泛,包括幾何形狀也是由線條構成的,而美國的許多風景攝影作品,也喜歡以岩石的紋理作為主題。

不過,無論是色彩還是線條,想要拍成一張照片,最重要的一個元素當然還是光線啦,光線可說是攝影之母,沒有光線就不會有照片的存在。同時,光線也是攝影最最迷人之處,當你發現一個很棒的光線,盯著它看到入神的時候,甚至連浴室的門把,都會讓你忍不住想要拍下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在黑白的世界中,光線影響的是影像的細節,而在彩色的世界裡面,光線和色彩之間的關係往往密不可分,不同的光線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白平衡在攝影上如此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善用這一層關係,有時你也可以在真實世界中拍出很不真實的風景,例如在傍晚天色尚未全黑的時候,走一趟高速公路休息站,你就可以欣賞到如此金碧輝煌的景色: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讓自己看得更遠,雖然只是自學的素人,但凡事只靠自己苦練,眼光畢竟有限,多學習一些前人傳下來的知識,總是有幫助的。例如利用前、中、後景凸顯立體感,就是一種很好的技巧: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但是,所謂「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學習知識並不是告訴你要墨守成規,而是要能自己發揮創意去活學活用,利用學習的成果為自己的作品加分。「知識」並不是「法律」,你必須去駕馭知識,而不是拿它當神主牌來拜,如此一來,知識才是真正對你有益的。

絲絹般的流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拍攝手法,但快門的玩法並非只有一種,懂得利用適當的快門速度,讓線條展現水流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事: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框景是一種常用的構圖原則,但是不見得只能框住風景,用來框住小鳥,也可以為可愛的綠繡眼妝點出幾分神秘感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逆光常常是令人頭痛不已的超級大麻煩,可偏偏有時若能善用它,反而可以製造出夢幻般的質感: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剪影算是一種很特殊的攝影形式,平常看到壁虎,您一定不會認為牠是啥拍照的好題材,可是當我看到像商標一樣貼在路燈上的壁虎時,實在很難放棄如此令人驚豔的畫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有時,遇到喜愛的題材,卻把照片拍壞了,實在是件讓人十分懊惱的事... 但是不必因此氣餒,或許在失敗的照片中,有機會找到下一個作品的靈感也說不定: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只要多用心觀察、認真思考,總有一天你會發覺,透過觀景窗,同樣的景物居然變得不同了。你能夠看得更深、看得更廣,也擁有越來越豐富的攝影語言可以去傳達自己的心境。小菜手是那種會經常盯著天空發呆的人,所以「雲」也是小菜手常拍的主題,一般人所拍的雲,不外乎就是千篇一律的「藍天白雲」,殊不知在雲的世界裡面,藍天白雲不過是冰山的一小小角而已... 因此,就讓咱們以雲為例,評估一下小菜手於同樣的一個題材上,能夠看到多大的不同吧......

當天空不再是一成不變的藍色時,你想到了什麼?我想到的是糖果的顏色: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成人的世界,總是要面對無數的壓力,有時身心的煎熬真的會讓人感到喘不過氣來... 假如能夠躲進童話世界裡,當一塊孤單的棉花糖,無拘無束的飄浮在橙色天空中,即使時間只有夕陽那麼短暫,也夠令人嚮往了~~

既然天空不一定只能是藍色,那麼雲朵當然更不應該只能是黑白: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當藍色天空中出現了金黃的互補色,在色彩上已經夠搶眼了,假如再加上出現的是一顆熱情到融化中的愛心,那可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有時,天空中出現的未必是一幅完整的圖像,也有可能只是一個渾然天成的場景: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在這一個充滿故事的詭譎畫面中,只差把一艘黑珍珠號擺進去就完美了~

可惜的是,天空中不會有船,只會有飛機: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嗯,看起來還滿有那麼一點點像航空公司廣告的哩~~

比起飛機,太陽更是經常和雲攜手演出的好伙伴: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很多人很愛的耶穌光,當然不是耶穌幹的好事,而是太陽公公鬼斧神工的傑作: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有時候,也不一定要像耶穌光這麼重口味的東西才叫好看,偶爾來點清粥小菜也是不錯的: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太陽並不是天空中唯一的明星,雲中月更是文人眼中悱惻的纏綿: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中秋的明月,總是能讓人一發思古之幽情,可是......恐怖片中卻也不乏類似的鏡頭.....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花前月下到底是浪漫還是恐怖,就看個人的想像空間了... 不過至少雲和山之間的繾綣,肯定就一定是浪漫的啦~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西洋人的山水,絕大多數都是注重大山大水的寫實描繪,而中國人的山水,著重的則是捕捉那份空靈的意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尤其是那海上的仙山,更是古人一切夢想最終的歸處: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雲飄在天上稱作雲,降到了地上則成為霧,在山上遇到的,究竟是雲還是霧,真教人捉摸不清: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人抬頭看天的時候總是會有雲,也因此,人在山上,見到雲如洪流一般,從天上滾滾傾洩而下,特別會有一種天與地原來如此靠近的錯覺: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雖然在科學上不可能,但是在文學上,我們可以因此而想像,用雲為材料來打造一座天梯,踏著它登月而去: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儘管如何的浪漫又浪漫,畢竟小菜手早已過了那個愛作夢的年紀,現在的小菜手最想利用雲來表現的,反而是這種蒼茫的感覺: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談到這張照片,我們不免又要牽扯到後製這件事。對於後製,小菜手個人認為它原本就是完成一張照片的工作流程之一,實在沒有什麼好大書特書,甚至刻意去迴避或討論的,應該要以健康的態度去面對,只要不太過沈迷,記得攝影師的拼法是「Photographer」而不是「Photoshoper」,這樣就夠了。 以這張照片為例,這是我在溪頭的步道上,遠遠望見遠方的山頭上恰好出現了我尋覓已久的畫面,於是立刻用手上能用的最長焦段 300mm 將它拍了下來。有經驗的人一定知道,用望遠鏡頭拍遠方的山頭,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因此我套用了 Canon 官方的 clear 風格,並將整張照片的對比拉到極高,正好符合了我心中的那個意象。

現在已經成為時尚潮流的 lomo 風,小菜手原本沒啥興趣,因為那明顯不是我這種追求完美的龜毛人的菜。 不過後來慢慢覺得,高對比、高飽和度的影像,在許多平面出版品上使用相當廣泛,用來表現一些比較偏向抒發內心情緒或意識型態的東西,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如果哪天小菜手頭殼秀抖了,忽然幻想自己是文藝青年,出了本啊哩不達的書來過過乾癮,我應該會選這張照片做封面,書名嘛......就叫「回憶之河」好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張照片的由來滿有趣的,原本小菜手只是突發奇想,將鏡頭對著湖畔的石頭準備要按下快門,不料居然莫名其妙冒出一隻貓,大喇喇的在我的觀景窗裡逛大街,就因為這可愛的不速之客,頓時為整個畫面增加了不少故事張力...

保持開放的心胸,不去排斥各種可能性,往往可以讓你得到不少意外的收穫。例如去年三月左右去搭台糖的五分車,小菜手用手推車推著兒子走出車站,回頭順手拍下了這張照片: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張照片小菜手看了又看,覺得很喜歡,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剛好當時基於好奇心,正在研究 HDR ,發現 HDR 軟體居然可以很傻瓜的把照片直接處理成這樣: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這個結果讓小菜手驚豔不已,因為它不是只有套用復古色調而已,連模糊、褪色都有,儼然就是一整套老照片的 fu ~

可是,小菜手還是覺得不滿足,於是又自己用那只有幼幼班水準的 Photoshop 技能,硬是把照片搞成了這副德性: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嗯~ 這下子終於滿意了~~ 復古的風格加上彩色的主體,有一種歷久彌新、走出歷史的感覺,完全吻合五分車帶給人們的往日情懷~~

本篇文章照例又是小菜手在民國一百年所拍的照片中,挑選出自己比較喜愛的照片集結而成的文章,雖說是心得分享,實則是自 high 的成份居多,更談不上是啥咪教學文章,但是仍然衷心希望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能在您的心裡激盪出一小滴滴的火花,點燃更多對攝影的熱情,我想,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達到了......



延伸閱讀:

[心得分享] 攝影「素人」之眼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II









同.場.加.映

今年元旦特地去賞梅,可惜入冬以來天氣不夠冷,梅花開得稀稀落落,不過還是勉強拍到了一些,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祝大家新年快樂,並且順便拜個早年~~(這個早年也早得太早了吧.........)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松竹梅乃歲寒三友,「青梅竹馬」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來個梅竹合璧,果然是別有一番風情: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最後再偷渡一張: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

愛拍蝴蝶的小菜手,很喜愛這種長得很像蝴蝶的花(這花是啥名字已經忘了...),這次趁著賞梅之便,剛好讓我遇到了,而且終於覺得有拍出來一點點群蝶飛舞的感覺,所以等不到明年才貼了......





2012-01-05 0: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心得分享 素人

lcying.tw wrote:
民國一百年,對我們的...(恕刪)


感謝大大分享我何時才能像大大一樣拍的那麼好
拍得也太好了吧

羨慕 :))

何時我才有這種技術、相機、鏡頭 ..
kevin660720 wrote:
我何時才能像大大一樣拍的那麼好...(恕刪)


莫非云 wrote:
何時我才有這種技術、相機、鏡頭...(恕刪)


這......沒那麼好吧? 大大們太抬舉了,我覺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呢,每次要把這種文章 po 出來,都要反覆考慮很久...哈哈......

相機、鏡頭其實並不難達到啦,我常用的不過就是 50D 、 17-55 、沒紅圈又沒 IS 的百微、沒啥人氣的小小黑 IS 而已,景氣不好又要養小孩,玩不起更高檔的東西了......

技術嘛,說穿了更是笑死人,其實我是很懶的人,可以不動的就完全不會去動,所以幾乎都是 Av Mode 一路到底,只有幾個固定常用的光圈值換來換去,外加加減一下 EV 而已.........

其實,「心境」的涵養是古代讀書人很重視的事情,但是現代人很少會去關心到它,我覺得拍攝者的心境,對於一張照片有沒有靈魂、能不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扮演了很關鍵性的角色。

坦白說,技術、器材再怎樣提昇,最終總是會逼進到一條很難再跨越過去的界線(不過這條界線要達到也是得很拚啦...),作品能否再更上層樓,靠的真的就是只剩下腦袋裡面的東西了... 我在文章中也有提過,技術、器材最多只能決定照片的品質,剩下來的,就是你的心裡面裝了多少東西,「最多」就只能夠輸出多少東西到照片上,肚子裡沒墨水,照片拍再多都是在同一個框框裡打轉而已。

照片擺出來,程度到哪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完全騙不了人的,嘴砲不出來、也加工不出來。比如說方文山這個人,外表怎樣看也和他寫的啥麼七里香、青花瓷之類的完全沾不上邊,可是人家就是寫得出來境界這麼高深的歌詞,因為他的文學造詣真的就是有到那個水準。

So,大家一起加油嘍~~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民國一百年,對我們的...(恕刪)

很用心的文章
詳細記錄了版主對影像的體會
春光乍洩 wrote:
很用心的文章...(恕刪)


感謝支持喲~~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民國一百年,對我們的...(恕刪)



lcying大大所說的:甚至連浴室的門把,都會讓你忍不住想要拍下來
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了~~~

這就是愛啊~~~!!
對攝影的喜愛~~

看著您著照片
真的覺得"照片可以反應一個人的個性"呢 ^^
看到後面雲相關的照片
我就想到您前面所說的:對於「細節」比較重視,所以做起事來有點龜毛,看東西也喜歡看得很仔細,這種習性反映在拍照上面,就是會不知不覺喜歡把主體拍得越大越好、能夠看得越清晰越好。

後製這個部分
我也相當認同(沒有必要大書特書)
我覺得像我這種攝影菜鳥
一開始當然要追求的是了解好的曝光方式、摸索所有元素更動中得到的結果不同,要先把基礎打好,不能只想靠著修圖。(這樣技術不會進步)

但是以一個觀賞別人作品的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我是屬於「結果論者」。
只要這張照片不是侵權偷別人的,是完全出自作者之手。
不管你怎麼修、甚至自己合成都好,只要它看起來是張會讓人不禁「哇!」的照片......
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張好照片呢 ^^"
(純粹是個人觀點啦...就像在討論整形過的美女能不能算美女之類的......)

非常好的文章 ^^
拜讀之後受益匪淺呢



無主小野貓一隻 剛與攝影談上戀愛~❤ 正在循序學習、熟悉中~(^_−)−☆
Juliet1021 wrote:
這就是愛啊~~~!!
對攝影的喜愛~~...(恕刪)


嗯,這句話說進心坎裡了呢~~

「愛」這玩意兒真的很重要,如果當個職業攝影師,有沒有愛沒什麼差,只要技術到位就夠了,可是身為「攝影素人」,如果沒有真心愛攝影的話,要不了多久,就會自動還原回「純素人」的狀態了呢...


Juliet1021 wrote:
不管你怎麼修、甚至自己合成都好,只要它看起來是張會讓人不禁「哇!」的照片......
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張好照片呢 ^^" ...(恕刪)


是啊,地下挖出來的玉石是玉、精雕細琢成藝術品的玉也是玉、加上其他材料做成飾品的玉還是玉,差異只在人為的加工讓它們變得不同,玉的本質其實並沒有任何差別,只要本質是優良的玉,用何種形態呈現都是美。

目前有不少的歐美新銳攝影師,非常愛玩影像合成,似乎在數位攝影普及之後,合成這件事變得輕鬆容易,不若傳統攝影一般障礙重重,因而迅速形成一股流行風潮,大家幾乎把 Photoshop 當成相機在用了。以小菜手個人的看法,合成照片當然也是有它的藝術價值在,而原汁原味的攝影作品也是有它質樸的美,但流行總是會有退燒的時刻,在我個人的感覺,時下的合成照片,炫耀技巧的成份居多、感動人心的成份偏低,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好比清新雋永的 1980 年代校園民歌,以及時下講究高難度歌唱技巧的流行歌曲,一樣都很好聽,可是何者較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非常感謝 Juliet1021 大大認真的回覆,也希望各位大大們看完文章後,不吝發表您的意見喲~~

您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語,對小菜手而言,都是很重要的養份喔~~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民國一百年,對我們的...(恕刪)


恭禧完成攝影「素人」三部曲

文章易懂幽默又精彩.拍照巧思甚佳慧眼獨具

lcying.tw大出品必屬佳作.在此特別給推薦01鄉親.





chiang: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jv57888 wrote:
恭禧完成攝影「素人」三部曲...(恕刪)


感謝 jv57888 大大超級誠意相挺啦~~

可惜人氣直直落,一部曲不如一部曲,真冷.........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