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資料能知道..."p"是指漸進式掃描 "i"是指交錯式
交錯式一次掃描偶數行,一次掃描奇數行
漸進式則一次掃描全部
所以交錯式可以比漸進式減少一半的頻寬
但交錯式遇上高速移動的物體及細小線條時會有毛梳感
最近小弟初學者買了HX100V之後 想到一個問題
該機器的最高畫質動態錄影規格有兩種
一為1080/60p 28M,另一為1080/60i 24M
我的一般認知是頻寬越寬,攝錄出來的影像會比較細緻
又既然i比p節省一半的頻寬 24M*2>28M
如果光比1080/60p 28M及1080/60i 24M
理論上哪一個在「畫質」的表現上比較佳呢?
理論上來說, 還是 28Mbps(PS mode) 的畫質會優於 24Mbps(FX mode) 的畫質.
實際上的表現也會是如此.
Sony (其他家公司也是) 的這兩種 mode 是採 VBR (Variable Bit Rate) 方式.
而非 CBR (Constant Bit Rate) 方式. (FH, HQ mode 應是採 CBR)
這指連續畫面時 (例如錄小孩在跑), PS 與 FX 的資料量都很低. 但 p60 畫質一定比 i60 佳 (這你已知).
而在非連續畫面時 (相機從小孩突然轉向天空或其他方向), 這變動的一瞬間, p60 的資料量會暴衝到 28Mbps. 而 i60 只會衝到 24Mbps. (有 motion compression 觀念, 可瞭解這樣的舉例.)
此時定格來比較, 看 p60 的第一個 frame (應是天空), 和 i60 的第一個 frame (由兩個 field 組成), 兩者哪個的畫面完整度比較高(有比較完整的天空), 再進一步比較哪個畫面細緻度比較高, 即可知. (這我不曉得, 可用實機拍攝去比較)
以上的說明也隱含, 不能用 24M*2 去計算 2 個 filed (i60 時) 的最高資料量.
i60 任一瞬間的最高資料量還是只有 24Mbps, 不會到 48Mbps.
--
The same lotus of our clime blooms her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