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實驗為何50/1.8室內拍人像很難(無圖)

剛才自己做了實驗,拿入手快一年過保的50/1.8接上5D2來實驗室內拍人像全入鏡。

沒有MD,只有手邊好多隻腳架,拿一隻腳架全開加中柱全升模擬身高160cm左右MD。

第一次實驗:相機上腳架固定水平及垂直,調整當MD的腳架到相機直拍觀景窗完全放入腳架MD頂端及腳末端,然後記錄腳架MD距離相機約285~290cm,相機鏡頭中心距地面高度約78.5~79cm,如果以我個人單膝觸地另一腳弓90度,此時眼距地高度約92cm左右,所以要拍完全無變形的相片,我必須再駝背縮一下身體到78.5~79cm高度,難以操作相機的話可能就要靠腳架穩固機身了。

第二次實驗:相機上腳架,然後調整高度到和我眼睛同水平(約155cm),相機直拍觀景窗看到腳架MD約只剩到膝蓋入鏡,調整相機角度向下約15度才把腳架MD頂端到腳末端全入鏡,此時相機和腳架的距離一樣為285~290cm,以這種條件拍攝時,和第一次實驗一樣都無法把模擬MD頭部的腳架雲台拍得很清楚,因為位置距離相片的最邊緣,而最邊緣通常是鏡頭成像最差的範圍(就算用LV放大10倍精確對焦,若是開最大光圈(這裡都設定F1.8)那拍出來都是糊糊的)。

如果改成APS-C機身接50/1.8的話,可能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更遠吧,但是若改成APS-C接35mm來模擬50mm,大概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會很接近我用FF接50/1.8的吧(前提是MD身高約160cm)。

=================================================================================

滿感謝2,3,4,5,7,8,9樓的同鞋指教~

原本我玩相機並未想要拿來拍人像,是想拍些風景跟微距小物(連我自己想入鏡都排除了....哈)。玩著玩著變成常常在01嘗試回答一些相機使用上的問題,但是回答久了反而覺得自己腦袋裡的墨水越來越少,到底能不能更準確回答人像攝影的問題,說真的沒什麼把握(但那也是你自己愛管閒事罷了~~~哈),所以呢,索性自己就來實驗看看拍人像(搞到來依舊是模擬)全入鏡佔滿畫面時需要的設定為何,當然這樣拍出來的相片可能沒人想看(因為人佔滿整個畫面中央1/3區塊,只剩左右邊可看到各1/3背景),也許常用的人站立全入鏡帶景的方式還是安排人位於畫面井字線的左邊線或是右邊線,而頭頂上方大概不超出井字線上方線的構圖方式,這樣畫面比較不會太擁擠吧。當然,MD擺其他非站立方式構圖時就更靈活了。

當我做完二項實驗後,發現要不拍出MD變形的方式會是相機鏡頭中心位於MD腰部,如果以相機和眼睛等高時,不向下傾斜則拍不到MD的腳,所以沒有實驗一下還真的不知道每張拍出來的相片多多少少都有點變形了,當然,攝影並不是完全沒變形才是標準或是漂亮,我的目的只是要查出不變形時的拍攝設定而已。
2011-05-26 2:28 發佈
這.....一定要拍全身嗎
而且被攝體跟相機在室內要超過3公尺應該不算難事吧



題外話
我倒是比較好奇這個測試的用意.....
我覺得器材跟技術就好比男朋友跟女朋友,兩個都是重點
這實驗真的滿沒有意義的 室內是因為空間限制 所以構圖上會有困難 但真的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覺得50mm用剛好 有些人覺得35mm才對胃口
更有些人使用24mm 喜歡帶景拍更有FU

簡單說 視角 構圖... 是讓你的器材發揮到最大限度
並不是讓你在乎 拍攝距離 能不能把全身拍進去 這問題之上...
焦段的分別不是距離 而是視角

""如果改成APS-C機身接50/1.8的話,可能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更遠吧,但是若改成APS-C接35mm來模擬50mm,大概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會很接近我用FF接50/1.8的吧(前提是MD身高約160cm)。""

另外你這句話不是廢話嗎!! APS-C使用35mm 焦段跟FF比擬的話 約52.5mm
這也為什麼說 FF可以解放焦段 APS-C的焦段要乘上1.5倍

inurry wrote:
這實驗真的滿沒有意義...(恕刪)


...
【LIFE Story Image™ - Jimmy】  http://jimmylife.tumblr.com
毫無意義,勉強擠出一些數字代表著"實驗"兩個字的成立....


至少你是自己動手做,而不是只會聽別人講
很有實驗精神,值得鼓勵~

視角都確定了何須做實驗
三角函數算一算不就好了
用50mm拍攝室內人像一點也不難,類似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多人問過,筆者曾經發表過一篇「50mm鏡頭是否適合拍攝室內幼兒」的文章,直接實拍不談數學,跟樓主的問題有點相關性,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了解。

50mm鏡頭是否適合拍攝室內幼兒

事實上鏡頭必須活用,切勿自我侷限只能拍全身,半身人像或局部特寫通常更吸引人。
邱泓璋攝影教學 www.photoeyes.com.tw

hoyaani wrote:
剛才自己做了實驗,拿入手快一年過保的50/1.8接上5D2來實驗室內拍人像全入鏡。

沒有MD,只有手邊好多隻腳架,拿一隻腳架全開加中柱全升模擬身高160cm左右MD。

第一次實驗:相機上腳架固定水平及垂直,調整當MD的腳架到相機直拍觀景窗完全放入腳架MD頂端及腳末端,然後記錄腳架MD距離相機約285~290cm,相機鏡頭中心距地面高度約78.5~79cm,如果以我個人單膝觸地另一腳弓90度,此時眼距地高度約92cm左右,所以要拍完全無變形的相片,我必須再駝背縮一下身體到78.5~79cm高度,難以操作相機的話可能就要靠腳架穩固機身了。

第二次實驗:相機上腳架,然後調整高度到和我眼睛同水平(約155cm),相機直拍觀景窗看到腳架MD約只剩到膝蓋入鏡,調整相機角度向下約15度才把腳架MD頂端到腳末端全入鏡,此時相機和腳架的距離一樣為285~290cm,以這種條件拍攝時,和第一次實驗一樣都無法把模擬MD頭部的腳架雲台拍得很清楚,因為位置距離相片的最邊緣,而最邊緣通常是鏡頭成像最差的範圍(就算用LV放大10倍精確對焦,若是開最大光圈(這裡都設定F1.8)那拍出來都是糊糊的)。

如果改成APS-C機身接50/1.8的話,可能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更遠吧,但是若改成APS-C接35mm來模擬50mm,大概全身入鏡需要的距離會很接近我用FF接50/1.8的吧(前提是MD身高約160cm)。



勉為其難,500含運收了~


不善於利用器材者,50/1.8室內拍人像的確很難。

有誰規定拍人像一定要拍全身,而且要站得直直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