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慣例,小弟還是要很囉嗦的先聲明一下:如果您對小菜手這個人有反感、對自 high 有反感,認為小菜手拍的照片、寫的文章全都是一堆屁,那麼請您高抬貴手,現在就用滑鼠按下「上一頁」,小弟先向您說聲:「對不起,浪費了您一秒鐘 10 位數上下的寶貴時間。」由於時間有夠寶貴,也請您勞煩別浪費唇舌留言罵我了...

如果您覺得小菜手這個人其實還不算討厭,狗嘴裡還吐得出一、兩顆象牙出來,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唄,希望看完之後能讓您感到有一點點收穫,也希望您能給小弟很多、很多收穫~~

若問「攝影是什麼?」,最常看到的標準答案,就是把 photography 這個字搬出來,然後再加上一句:「攝影就是『用光作畫』的意思。」 雖然,「用光作畫」這四個字人人都看得懂,但是,翻遍國內常見的攝影書籍、雜誌、網路論壇等媒體,大多是在「作」這件事情上打轉,談一張照片該用什麼器材來拍、該用什麼技巧來拍,而對於「畫」的討論卻不多見。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寫作文,老師教我們文章有「應用文」、「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再長大一點,我們還知道世界上除了「散文」以外,還有「詩」、「詞」、「小說」、「劇本」、...等等。而網路上一大堆文章、書店裡一大堆攝影書,不斷的灌輸我們如何選擇好器材、如何掌握完美的曝光、如何掌握完美的構圖、如何拍出美美的美眉、如何拍出美美的商品、如何拍出美美的食物、如何拍出美美的狗狗、如何拍出美美的貓咪、如何拍出美美的花草樹木、如何拍出美美的...,這些泛濫成災的資訊教了我們什麼呢?充其量也不過就是讓我們學到如何「製造合乎規格的照片」罷了,如果照片都是按照公式拍出來的,那也只是等於學會了怎麼寫「應用文」而已。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學這些東西沒有用,畢竟照片要拍得好,還是很需要一些專業知識和技巧的,只不過我們不應該太「迷信」,把「如何寫應用文」當作「作文聖經」來讀,更不應該誤認為「應用文」就代表一切...

若單純以功能面來看攝影,其實攝影非常簡單,就如同文學、繪畫、音樂一般,攝影可算是人類藉以傳遞思想、抒發情感的媒介之一,透過影像,我們可以「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進而讓他人所瞭解。由這一點出發,我們就有了更清晰的視野,明白器材、技術、修圖、美學素養、...等,各個相關層面的定位在哪裡,進而能夠在攝影的道路上,避開許多所謂的「迷思」啦、「撞牆期」啦等等不太健康的東西。至於如何以攝影作為一個表達的工具,在郭大爛前輩的攝影語言,如何語言?裡面有非常深入、精闢的分析,您若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可以仔細研讀一番,才疏學淺的小弟沒有資格在這裡贅言。
同樣是「表達」,為什麼有的人總是出口成章、有的人卻是出口成「髒」?這和個人的生活經驗與內在涵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個人的「表達」能力,即是影響著照片內涵的一個極重要的關鍵。常常在論壇上看到很多人說,要讓自己的攝影能力進步的方法就是「多拍」,我覺得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一個剛學會的技巧不熟練,靠著大量練習來補強是絕對有必要的,但是若肚子裡面沒半滴墨水,每天靠著不斷努力和人家哈啦打屁,就有辦法變得更有書卷氣嗎?我看這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因此,攝影要進步,多讀書、多方面的學習和觀摩,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旦腦袋瓜裡面裝的東西豐富了,自然而然拍出來的照片也就豐富了。但是我必須強調一點,所謂的多讀書、多學習,絕對不是教您去多讀「XXX 這樣拍」、「XXX 聖經」那類的書,而是多吸收些攝影前輩們的經驗及觀念、多接觸些攝影之外的東西。
例如,小菜手很喜歡國畫山水的寫意風格,因此我心目中的風景照,不必一定要有爆藍的天空、飽和的色彩才叫好照片,反倒是在惱人的下雨天,路上停下來休息的時候,順手拍張帶一些些雲霧縹緲感覺的風景,也是挺愜意的: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c52848d8fbaf4783f7c9e3d14125023d.jpg)
除了山水之外,國畫裡面還有一類很常見的,叫做花鳥畫,顧名思義,就是要有鳥又有花: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b89ef686d0db9bf23b3d612ead2ded23.jpg)
牡丹是傳統中國人的最愛,雖然沒有牡丹花,但是我們一樣可以搞出個花開富貴的感覺: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f6e1da9d95bcb4d405740a859c85303e.jpg)
談國畫可能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興趣,但電影就是比較大眾化的東西了。許多風格比較強烈的電影,例如 300 壯士、奪魂鋸、...等等,都會刻意將畫面設定成某種色調來呼應電影的主題,讓觀眾更容易進入電影所塑造出來的情境裡面。同樣的手法,我們也可以應用在照片上,假如我拍了一張「完美重現原始色彩」的城市鳥瞰圖,那麼它很純粹的就只是一張鳥瞰圖而已,有什麼特別嗎?很抱歉,沒有...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7c2538f8997e18406694d23906920439.jpg)
以上的例子都來自於生活中的體驗,拿出這些丟人現眼的作品來,雖然作不成什麼值得學習的範例


於是,假如我沒看過漫畫或卡通,一隻別人眼中很普通的蟲子,就會讓我錯過一張很卡通的得意照片: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8cefe97e30dfd03cf46f86cd97a635cb.jpg)
雖然我不懂抽象畫,但是至少我看過抽象畫,偶爾心血來潮也可以裝模作樣一番,惡搞點自認為很「藝術」的東西來過過乾癮、自 high 一下: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ca6bbbd72e526a431d245c9db491eae3.jpg)
或許您不相信,但攝影眼就是這麼一點一滴養成的。邱泓璋的書裡面這麼說道:「攝影眼是一種能看到可拍之處的觀察能力,同一個景,經過您內心看到的,會不同於旁人看到的,把那些您內心看到的景拍出來,便是您獨到之處。」當您見識過的東西越豐富,這種見人所不能見的能力自然就越強,根本不需要費心去追求攝影眼,攝影眼自然就會跟著您~~

前面那段話提到了「內心看到的景」,但「內心」是個抽象的東西,為什麼可以「看到」景呢?



所謂「觸景生情」,看到某個情境會讓您有感而發,喚起心中的某些情緒或想法,這是文學當中常用的手法,在攝影上一樣可以運用,而且用起來還更方便、直覺,因為可以直接看到影像,不需要抓破頭掰出些華麗的辭藻。只不過,如何運用影像來表達「心情」,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做起來卻也不那麼簡單,至少不像寫日記,只要寫個「我今天很快樂」、「我今天很不爽」就可以草草了事的...

回想今年年初的時候,家中出生還不到半年的小寶貝,居然在元宵節前夕莫名其妙發高燒住院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340cbfeeba541cd08fc00eec67645728.jpg)
「夢幻泡影」、「海市蜃樓」,人生所經歷過的種種,不就是如此嗎? 既然談到了人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總是讓我們不得不經常面對種種的壓力,使人渴望掙脫令人窒息的煉獄,奔向遠方自由的藍天: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9b07cefb081705173569b519388cf171.jpg)
小菜手原本是想拍火燒雲的,無奈動作太慢,準備好了相機,火也燒得只剩下餘燼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b8bca5a3b5d7140bdb7c7a59c7c5880d.jpg)
好了,談了那麼多腦袋瓜裡面的東西,也該來談談腦袋瓜外面的東西一下,畢竟攝影還是得有「影」才有辦法攝,得先找到理想的畫面,才生得出理想的照片。但要如何尋找值得拍攝的畫面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6586cfe29d6d44e55ada30634140e18c.jpg)
在一般大眾化的婚禮攝影裡頭,通常會有手部的特寫,而一般大眾化的小朋友拍法,甚至不但有手部,而且還有腳部的特寫,小菜手坐在車上,抱著熟睡的兒子無聊沒事幹,便抓起兒子的手,拿出相機如法泡製了一下,感覺還真像有那麼回事哩...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最早的學習都是由模仿開始,別人怎麼拍,我就學著怎麼拍,只要拍照能力沒有爛得太離譜,加減也能矇到幾張不錯的照片。不過,總是只會抄別人,未免也太遜咖了一點,現在連對岸都已經從「海盜時代」進化到「山寨時代」了,我們怎麼能故步自封呢?即便是抄,也得抄得有「創意」一點才像話嘛: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7ae8d4893a801d29151cbf17bf3e37d2.jpg)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fb09017a242348ddf60f1dbcccb6f7fc.jpg)
一般常見的拍法,都是用綠葉來表現生機,但是我卻改用紅葉來表現,因為我們身上流淌著紅色的血液,看到了紅色,感覺生命力就更強了...

現在是一個強調創意的年代,但空有創意還是不夠的,還得對市場需求作深入的觀察,才有辦法推出成功的產品。雖然我們不作生意,可是拍照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得到好照片,便得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底下這張照片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練習,在滿地的碎花瓣中,您是不是有看到一朵完整的花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dc311cd8c4e62c06f2c9dfad464c429d.jpg)
透過用心的觀察,您就可以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物: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3688be5a8bbefa6da02a3e53f54063da.jpg)
漫步在公園中,小菜手偶然被這掛在芒果樹上的神奇構圖所深深吸引,於是將它拍了下來。反複看著照片上的芒果,形狀有點像音符,排列起來的造成甚至有點像是某種樂器的感覺。是的,觀察是一回事,而觀察到的東西會不會變得有趣,有時是需要加上一些「聯想」的: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97fe33ff0d549fd07140d14d07154517.jpg)
這張照片中的松鼠,模樣像極了不倒翁,哪天失業了或是想不開要創業,倒是可以以這張照片為基礎,設計個松鼠造型的不倒翁...

我會特別注意到這隻鴿子,是因為牠的形狀像一個反過來的 NIKE 商標: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08868e5bc2c972e1fbc9aafe74af7bd0.jpg)
拍攝動物是一種特別有趣的經驗,因為牠們有動作、有眼神、有表情,甚至可能還會和你有些互動,和拍攝靜物相比,有更多「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43992b01b1e74523e8795f0cc691f33a.jpg)
我在鴿群裡面發現了這隻「暴走」中的鴿子,鼓脹著脖子、挺直著身軀,一副兇悍的姿態,快步驅趕著鄰近的伙伴。牠為何要如此暴走呢?
豎起尾巴、盯著前方的松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d5f51b2fdd74f42326a99d7a18409d2a.jpg)
紙箱裡的小狗,若有所思的望著遠方,牠的心裡又是在想什麼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6aa54610e7824c625460df47fc9e0582.jpg)
有時候,光會觀察、光會想像是不夠的,因為別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你認為有趣的東西未必就能打動別人。但是,仔細想想,沒看過淺景深的人為什麼覺得淺景深的照片很漂亮?沒看過微距的人為什麼覺得微距照片很震撼?因為這些影像很有新鮮感,和平常用肉眼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因此,照片要有更多的吸引力,往往必須試著打破平日的習慣,多「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68199a850e792917b48a08c82ca46a3d.jpg)
嗯...從 baby 的角度看我家的小寶貝,我覺得好像更了解他了...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874f35b884602809c0df64398ced2f6f.jpg)
從狗狗的角度來觀看,世界有沒有更可愛呢?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412d40d5eb6975a2451c9337985e070f.jpg)
就好比語言越練習就會越流利、文章越寫就會越文思泉湧,越常去運用前面所說的那些東西,就會發覺自己越來越能夠用照片「說故事」(or 唬爛?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5bdf1548f44bb70cbdee9031ff501049.jpg)
這是小菜手去年分享小小黑的文章中的照片,不同於平常常見的開箱照(其實也沒箱可開,因為早就回歸大地了

嗯,這段說明還不錯吧?小菜手這麼一路下來,拍照的功力有沒有進步我是不知道(其實沒退步就很不錯了



當布幕昇起,嬌艷欲滴的名伶躍上舞台,一舉手、一投足,深深牽動著眾人的目光: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128ad80bd5ccabc01500d99320b67b00.jpg)
雖然早已風光不再,依舊孤傲的在淒清的舞台上獨舞,盡情揮灑最後一絲的熱情: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00a7802ef656a874e788681fa7e0101e.jpg)
該是謝幕的時刻了... 當鉛華褪去,往日的一切掌聲與淚水,皆成過眼雲煙,消逝在滾滾的時光洪流之中: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c47b44719a29134a9ab11d967bae0c11.jpg)
噁...夠唬爛吧?


咱們暫且不論小菜手的故事說得如何,基本上,好的故事背後肯定是有一套好的構想、好的劇本。小菜手最近正在讀由利正忠的書,裡面討論到了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別問我布列松是誰,不知道就趕快去 google 唄,問這種問題是會被笑掉大牙的),書上如此說道:「布列松本來是畫家,畫家作畫前會在腦中構思完成的畫面,所以他將這概念應用到攝影,他認為即使拍到瞬間,但畫面不好看的話,也沒有價值。所以他最重視的是構圖,先在腦海中將構圖決定好,然後等待事情發生的瞬間。」在這段話裡頭,構圖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這部份是「修行在個人的事情」,個人的構圖能力好壞,直接影響了照片的好壞,但除此之外,尚提到了拍出好照片的另外兩個重點:「等待」和「事情發生的瞬間」。
談到「等待」,愛拍風景、晨昏、生態的人肯定感受最深刻,很多時候,好照片真的不是用拍出來的,而是靠「等」出來的,而且這種「等」可不是像佔位子拍 101 煙火的那種「等」能夠比擬的。一般人拍照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相機就是一陣猛拍狂掃,尤其現在的相機連拍速度越來越快,用快門數換成功率的人比比皆是...


為了拍好一張照片,我可以靜靜等待...
等一個燦爛如花的笑容: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bc2fbffa15ef371e10d84f4a8c9d5dd4.jpg)
等一個呲牙咧嘴的表情: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745244f86bab110c0b78aa30e6bedd56.jpg)
等一個怡然自得的神態: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55413103219016f884e9722525fe3d8e.jpg)
等一個...呃...犯罪現場!?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58df5d1241a79623fac5ed25440464b2.jpg)
嘿嘿,小子呀,你偷玩水沒被你媽拖去扁,都是你老爸我罩你的唷,以後長大可別忘記這份恩情嘿...


最後,我們來談談「事情發生的瞬間」這件事。小菜手曾經見過掛在橘紅色天空中的超鮮明彩虹,美得令人無法相信自己還在地球上,可是卻只能空留回憶...





因此,自從學會拍照以來,小菜手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隨時作好準備」。
當天空現出一抹奇妙的彩虹,我把它拍下來,因為我作好了準備: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08eaf2c627474d820c06e561c0c9e9f0.jpg)
當下班回家的路上出現了氣勢磅礡的大景,我把它拍下來,因為我作好了準備: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19943ccc385b0a2089b36fbdc3ea500d.jpg)
坐在奔馳的汽車上,天上射出了一道靈光,我把它拍下來,因為我作好了準備: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1/mobile01-f6046aab2514daec23db1d8dfe27fdde.jpg)
文章的最後,想要再和大家分享讓小菜手印象深刻,始終縈繞在心中的一段話。柯錫杰在《心的視界》的自序裡面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常有年輕人興沖沖拿他們拍的照片給我看,大部分都是很漂亮的照片。我總是對他們說,「你拍的照片太漂亮了。」太漂亮,以至於看不到攝影者的心。懂得攝影技巧並不是學攝影的第一步,什麼是你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美感,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養、充實自己的內涵,這是攝影作品走向藝術作品之路上的第一門功課。藝術成就來自於人生態度,沒有敏感的心,看不到宇宙的奧秘。
好了,落落長的廢話就此打住。假如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小菜手感到萬分榮幸,小菜手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照片,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照片。假如您覺得小菜手根本從頭到尾都是胡言亂語,瞎扯、鬼扯些垃圾、狗屁,那麼...嗯...啊...這...也沒關係,小菜手不會讓您白白浪費時間的...


在小菜手的觀念中,攝影技術只是「外功」,而攝影的「內力」則是您心目中對於攝影所抱持的理念。以前懵懵懂懂的時候會覺得技術書很重要,現在卻發覺技術書其實有點像字典,有需要再查就好了,在這個相機越來越「比傻瓜還傻瓜」的時代,要學會拍照並不難,只要把一本「EOS 學園」、「Nikon School」這類的書徹底搞懂也就非常足夠了,但若有心想要鍛鍊深厚紥實的內力,攝影家們談攝影理念的書絕對非大讀特讀不可:
1. 柯錫杰 《心的視界》 (這本真是菁華中的菁華,有志深入攝影世界的台灣人非讀不可的一本書~~)
2. 森山大道 《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
3. 杉本博司 《直到長出青苔》
4. 由利正忠 《照見幸福的所在》 (這本是專談婚禮攝影的書,但作者的一些觀念,我覺得很不錯...)
5. Anne-Celine Jaeger 《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 與當代攝影對談》
6. 鍾榮光、宋珮 《光與影的二重奏》(這本書非常特別,是畫家和攝影家合作完成的一本書,用兩種不同的眼光看世界,非常值得一讀~)
7. 范毅舜 《逐光獵影》(這本書乍看之下像技術書,原本沒興趣買的,仔細翻閱才發現是談創作心得的書

世界級的「燈神」 Joe Mcnally 寫的書也很讚,但我不知道這種書該算技術類還是觀念類,不過那種「神呼其技」的境界顯然是小菜手一輩子也不可能達到,所以還是算觀念書吧:

6. Joe Mcnally 《快門瞬間 vs. 影像永恆》
7. Joe Mcnally 《光影之美:用小閃燈拍出好光線》
小菜手很少買攝影集,因為那些網路上討論得很熱烈的大明星,什麼荒木經惟啦、川內倫子啦、蜷川實花啦、......,說實在的,他們拍的東西我完全都看不懂...


1. 王建揚《宅》攝影作品選輯 (請注意,這本書是 18 禁唷...

2. 大塚幸彥 《海之家》
以下這些書不是攝影集,但是我把它當攝影集看:
3. 羅伯.卡帕 《失焦》 (這是本很奇怪的書,說是小說又不太像小說,說是自傳也不太像自傳,內容有些是事實、有些是杜撰,不過裡面經典照片滿多的,所以我把它當小說看、也當攝影集看,畢竟真正的攝影集價錢還滿有點小貴的,很想買卻下不了手...

4. K.M.科斯提爾 《大遷徙》 (國家地理的最新年度力作,小菜手超想買一本來珍藏,可是......「貴」啊......才剛砸了重金買進一本原文的蝴蝶攝影集而已,或許過一陣子再說吧,現在先到誠品翻翻止止渴就好...

延伸閱讀:
[心得分享] 攝影「素人」之眼
[心得分享] 攝影「素人」之心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心II
尤利正忠的書裡面有寫到這麼一段:
很多攝影師誤解了,以為好照片的本身就會說故事。但其實談攝影理論的學者都會告訴你,照片本身的表達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強,如果沒有用言語來解釋,照片本身是不會說故事的。如果你只看照片就能讀懂照片背後的故事,那很可能是你之前在某個時刻聽過這樣的故事。或者,是你自身想法的投射,為這張照片創造了故事。
假如一張照片只是拍一間房子、一扇門、一扇窗、一張椅子、一朵花、一個背影、一隻狗、...、一個隨便什麼東西,即使是名家攝影作品,如果有人說他不必透過文字也能了解這張照片在表達什麼,那我敢說這個人絕對是在唬爛...


但是書中同時也引用了蘇珊桑塔格的一段話:
知曉功能對照片來說沒有太多幫助,言語才使我們知曉。照片的功能是別的:它讓我們魂縈夢繫。
是的,就是這個「魂縈夢繫」,它才是構成一張好照片真正的關鍵所在。一張好照片不見得能說故事給您聽,但它一定可以引起您的慾望,想要鑽進照片裡面去一探究竟。雖然我們沒有要成為攝影大師,但我認為想要拍出好照片,是應該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的。
俗話說得好:「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想要讓別人喜歡你的作品,至少要先做到你自己拍的照片可以讓你自己魂縈夢繫,並且可以說得出來它為什麼讓你魂縈夢繫。當你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想要進一步去了解,如何讓你自己魂縈夢繫的照片也能打動別人,讓別人也能夠魂縈夢繫,於是你會去不停思考、不停讀書吸收大師們的創作理念與想法。在這樣的反覆循環之下,不敢說作品上能夠有什麼突破,但至少我覺得我越來越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投入到照片中,也越來越能夠欣賞別人的東西。我自己是這樣摸索、嚐試的,也提供給大家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