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準備跨年了!順便來聊聊夜間與光線不足的拍攝吧!(下)




 


  繼上一篇怕寫太長沒人看而草草結尾之後,我想下集也不要拖泥帶水,畢竟都要到跨年了,我還想在跨年後分享煙火的話,還是快點把相關議題寫一寫比較好,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記得上次是提到光圈加大、慢速快門搭配腳架,接下來就是直接切入正題的聊「高ISO夜拍」了!記得我在這篇我的相機有防手震?真的就防震嗎?對於何謂相機防手震的淺見分享(http://mypaper.pchome.com.tw/wie0109/post/1321654461)文內提到:「ISO防震早期比較常見,利用提高ISO值的範圍,來增加快門的速度,以達到安全快門的標準,但ISO越高相對雜訊越高,後來漸漸少被拿來當作標榜。」也就是說,當高ISO在夜拍的時候,一樣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高的進光量,但是會有雜訊以及細節流失等各項問題,只是雜訊並非完全不好,看使用怎麼去運用和呈現。



 


  總不免要把老生常談的光圈、快門、ISO比喻方式拿出來再重說一次,如果拍照好比是裝水,我們要同樣裝1公升的水,有以下方式:


1.      水龍頭開很大,刷!很短的時間裝到一公升;就好像光圈開很大,啪!很短的快門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張照片。


2.      水龍頭開很小,讓水慢慢流到一公升;就好像把光圈縮小,快門也變慢來完成一張照片。


光圈就好像水龍頭開多大,快門就好像水龍頭開多久,這是最常見的比喻,那ISO呢?我特意留到這邊才講是因為ISO值最難比喻,我甚至也把光圈形容成人的眼皮,瞇眼的時候去看燈光會變成很多條線聚合成光芒,就好像星芒,但其實這種說法蠻差的。(眼睛張越大就會有眼屎、風飛沙、眼淚,還有看不清楚東西,這就是雜訊和大光圈>”<


 


 


  ISO的中文叫做感光度,講得直接一點顧名思義就是感應光線的能力,數值越高代表對光線越敏感,只要有光就可以容納進照片裡。因此ISO越高,在光線不足的時候,能夠獲得較快的快門速度,減少手震的機會,或是手持夜間拍攝的成功率。只是需要考量的畫質、雜訊和細節流失問題,即便是數位單眼相機的大片幅感光元件,ISO一般的高畫質可用範圍大概頂多在ISO1600以下,至多全片幅到ISO3200(這是個人經驗值,可推翻);雜訊則是因為ISO越高會把更多不該出現在照片裡的光源也收進照片裡,但隨著感光元件的片幅越大,相對對於雜訊處理的能力也會較高;細節流失在於部分機種會有雜訊消除的功能,俗稱「抹」,但這一抹可能是把人臉變成蠟像都有可能(我見識過,其實我間接排斥了美顏這個功能)。



 


  我還是一不小心說長了,善用ISO的概念真的是蠻重要的一環,雜訊、顆粒某些時候也是一種製造感覺的呈現方式,也未必要排斥。當然,一般人的口味還是比較願意接受高畫質、純淨的照片,至少對眼睛也舒服一點。



 


  最後…本來想談有關煙火拍攝甚至是黑卡之類的問題,看來要留到下回待續了說不定馬上寫?),至於說好的聖誕老公公扮相,再補兩張上來


 


 


 


2010-12-29 19: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拍攝 光線
真是篇好文
感謝樓主無私的經驗分享 收藏先囉.....
真是受易良多,感謝髏主分享
wie0109 wrote:
   繼上...(恕刪)
iso值我昨天才跟女友解釋,
他聽不太懂,
今天稍微想了一下,
一樣可以用水龍頭來比喻,
iso值就像抽水馬達,
水龍頭最大水量就只有(5L/分),
但是現在因為你需要每分鐘進來更多的水,
所以你在水龍頭後面裝了一個抽水馬達,
所以現在你的水龍頭可以達到(10L/分)的水量,
但是因為水龍頭後方的水管有一些裂縫,
原本水流是正壓,不會有細砂跑進來,
但現在你用抽水馬達是負壓,
就把細砂抽進來了!(也就是高ISO的雜訊)
我要釣軟絲!
cj大,不好意思,可以請問你女朋友是做水電的嗎?
真的不是故意要吐你嘈,你這樣解釋你女朋友真的會懂嗎?
看完你的解釋,小弟是越看越模糊。

但是說真的,換成我來解釋,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抱歉....
還是給專業的來解釋吧!

cj80031 wrote:
iso值我昨天才跟女...(恕刪)

其實馬達這比喻......連我都不太懂了Orz

有人比喻做水桶的高低或是大小,可是認真想一想也是不太對的
真的挺難去比喻......
只好就說眼睛睜大點囉!沙子、眼屎通通來,真的超貼切的XD
用比喻來說的話
可不可以把ISO值比喻成水龍頭口徑的大小呢?
小水龍頭口徑時,維持不變
大水龍頭口徑時,卻因為口徑變大導致原本因為口徑問題不會出現的沙粒、頭髮(雜訊)也一併出現
這樣...新手的見解

外來者 wrote:
用比喻來說的話可不可...(恕刪)



那或許可以譬喻成篩子的縫隙大小吧

(雖然我也不是很懂,只是順著前面大大的意思解釋)
用烤肉來解釋快門光圈Iso的關係吧

肉要好吃有人覺得生一點好吃,有人覺得熟一點好吃。
就像有人覺得照片亮一點才漂亮,有人覺得暗一點有質感。

光圈的大小就是火力的大小。
火力大,烤肉的時間就短,火力小,烤的時間就偏長。

相對來說,烤肉時間就是快門時間了。

那景深...我們就稱做肉汁吧。
大火可以鎖住大部分的肉汁,如同照片把主題鎖在圖片中。

至於Iso稍微複雜一點。
就是烤肉和火之間的東西,像是鐵板或是烤肉網。
如果Iso100是鐵板的話,烤起來是比較久,但是肉的表面無燒焦,沒有沾到碳。好吃!
Iso越高就代表洞越多的烤肉網,洞洞越多越容易被碳火烤焦,越容易沾到炭火噴出來的碳粒。

有心人人都是大師,您想要一道怎樣的料理呢?

jesse0420 wrote:
用烤肉來解釋快門光圈...(恕刪)

烤肉這比喻不錯耶!
不過這樣說起來,好像很多煮東西也說得通
像是火鍋肉片還是熬骨頭之類的,也是煮得久雜質越多

唉呀!還好吃飽了XD
不然天氣冷說這個實在很想吃東西啊~~~

不過話說回來,高ISO畢竟不能太過倚賴啦!
畢竟雜訊如果是從前底片時代的躁點就算了
現在的雜訊除了躁點以外,很多是亂七八糟的顏色線條之類的,看久了不舒服
我個人還是偏好乾淨的畫面來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