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低調] 我..我想來寫第三篇.....

拍照,從零開始 之一:拍照的原理

拍照,從零開始 之二:認識數位單眼相機

嗯....上頭兩篇文章是我2008寫的兩小篇分享
現在我打算來寫第三篇分享,但...
坦白說我是好陣子沒鑽研這些東西了,所以想上來問問大家的意見

老樣子,我所針對的都是『新手』
所以說~不論你是剛買單眼、想買單眼,還是買了好陣子卻摸不出個所以然~~
好,「那你們會想要吸收什麼樣的知識,以加強自己對拍照這回事的熱愛?


希望有空的朋友可以給我一些意見,讓我可以不要那麼落伍寫出更貼近大眾需求的分享文章~

2010-08-20 3:43 發佈
eason wrote:
拍照,從零開始 之一...(恕刪)


我想看看閃燈系統的文章
因為最近用了Di622這顆閃燈
但他在光線極弱的地方用TTL表現真的很差
(Di662+500D)
如果你為了某件事站出來,永遠都會有人支持你或反對你。如果你不表明你的立場,永遠都沒有人會支持你或反對你。
我還蠻想瞭解光圈的選擇,例如在什麼環境下光圈要如何調整等基本概念!
在不同光源下甚至複合光源時的白平衡,通常讓初學者死得很慘 ,尤其是初學者在拍人像時,白平衡的設定不當 ,往往導致膚色出現奇怪的色調,請賜教 。
我想學習基本的調圖方式 :)
常常拍了一堆回來卻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處理圖片
小弟 也想學習 基本中的基本的後製教學
希望大大可以分享此類文章~
eason wrote:
拍照,從零開始 之一...(恕刪)

大大期待您的閃燈大作
我想知道周邊的用法,例如 CPL 等濾鏡的用法
http://0rz.tw/8e3YK 台灣微軟TechNet Windows Mobile討論區
阿..我好想知道一些基礎的問題(淚汪汪中)

我想知道

1.
鏡後距的長短造就鏡組設計結構的不同
之前常聽說..鏡後距較短..
廣角比較好設計且容易設計出畫質優異的廣角鏡頭
我想知道..
鏡後距是否真的直接影響廣角素質(變型與畫質..等)
最好有對照圖
例如ZF Vs ZM(同一家技術等級應該很接近..Vs起來比較公平)
印象日本雜誌有比較過..但是比較的圖片感覺構圖的範圍不同
敘述都是日文..也看得很辛苦> <

2.
怎樣的距離可以呈現較佳的散景
(雖然很主觀..但我期望可以有個依據)不單只是計算景深表
而是普遍來說..所謂的"經驗談"

例如:XXmm..在XX距離之下..光圈開多少..啪啦啪啦之類的

影響景深有幾個要素:(1)前景距離(2)後景距離(3)光圈值(4)鏡頭焦距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感覺..
景深太深(全都清楚有些情況很難凸顯主題..顯得畫面很雜亂)
景深太淺(背景全都糊的..看不出背景與主題的呼應..久了有些許單調)



有沒有一個簡易的公式可以量化..可以使整個畫面較協調

亂舉例:
前景距離5公尺..後景距離20公尺..鏡頭50mm..光圈?
20/5=4...碰巧用F4拍攝最佳之類的

以上是我的亂問奇想..如有觀念不正確的
當作笑話看看就好
請包含
修籐新一 wrote:
我想學習基本的調圖方式 :)
常常拍了一堆回來卻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處理圖片
kobe670228 wrote:
小弟 也想學習 基本中的基本的後製教學
希望大大可以分享此類文章~
嗯~
老實說我完全認同『數位的鏡後處理是攝影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後製完完全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

我也完全不建議新手先學習後製
原因為何?
我簡單這麼敘述好了~~~

不論是電腦的後製作處理,或是相機上頭的修飾功能、曲線功能等等
他們所修改的東西都是『相機與人和時間性組合的唯一結果』
而這個結果,完完全全都是『你在當下就可以看到的那個結果』!!

假設我拍了過曝,是不是我只要調整我的光圈快門值/曝光補償就可以解決了?!
如果是一個瞬間畫面來不及拍下,那就是拍攝者本身的反應速度跟不上時間的變化。

當然,我們當然可以事後修改!甚至可以讓80分的照片經過修改後得到更好的90分結果~
不過相機上頭的林林總總是個完全的基本功!
所以除非是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能不後製就不要後製』。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