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攝影師的七級分類

(By Ken Rockwell)

一. 藝術家:最高等級(相當於基督神話中的「天堂」)
這是最高等級。
一個藝術家用一種叫照片的確實形式把他的想像固定下來。
在這照片裏他捕獲事物的靈魂,無論是真實的或是想像的,
而觀眾則對此作出反應。

一個藝術家會善加利用他的工具。當藝術家在創作時,
他的靈魂亦迎向他正擷取的東西,而這超越了常理的存在。
當他不創作時,他會學習使用他的工具;但只要當他開始創作,
照相機會成為他心智的延伸。足稱攝影大師的他,
在技術方面不作有意識的思考。

這跟音樂蠻相似的;一個音樂家也許會練習音階,
但當他演奏時,他甚至不會想到他的手指 ─ 他忘情於那一刻的激情中。

正如一個專業衝浪者擁有一打的浪板,或者一個吉它手有二十三條軸線,一個藝術家可能會有很多相機,每一台有不同的用途。同樣地,別的藝術家也許只有一台相機,或者根本沒有,但這無關緊要。

藝術家們有時穿著好笑,而且常常熬夜。
沒有人見過他們的作品,因為他們在推銷自我的能力上十分拙劣。
那些善於推銷的人,只會把自己降級為靈魂出賣者。
不幸的是,這意味著除非你認識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否則你不可能見到他們的作品。
好的藝術家們通常覺得把作品展示給別人看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
除非你和他們十分類似,因為作品是他們的靈魂。

藝術家們用各種相機,包括針孔相機、拍立得、或者8x10相機。
他們使用任何器材,只要它可以創造出他們所想要的。



二. 靈魂出賣者:第六級

一個靈魂出賣者是一個以靈魂換取金錢或毒品的藝術家。
一個藝術家若將自己降到這個等級,他的眼界可能已經被遺棄了。

為什麼?因為他靠出賣自己的靈魂買所需的食物,
他壓低自己的聲音以求不違悖這一體系,
這意味著他不可能嘗試新的風格。

如果一個靈魂出賣者多年來以他的工作換取錢財,
那麼只要他還需要麵包,他就不可能嘗試新的風格。
一個有經紀人的藝術家(畫廊或其他代理;如同拉皮條的)
如果改變他的風格,他就可能失去他的經紀人。

因此,商業藝術工作者從來不會有所長進或改變。
一個有商機的風格就是拉皮條的想要看到的風格。
看看Barnbaum的關於藝術性的書,他說明了對於一個成功的靈魂出賣者,
要改變已被眾人接受的風格是十分困難的。



三. 業餘愛好者:第五級

這種人從攝影獲得的收入低於總收入的一半,
但這和他們攝影的品質沒有關係。

這纇人喜愛拍照,一個擁有純潔靈魂的業餘愛好者可能超越其他等級,直接成為一個藝術家。

一個在週末拍攝婚禮以補充日常工作收入的人依舊是一個業餘愛好者;他們只是為他們的照片收費。

業餘愛好者若認為好的相機會提高他的作品水平,
他就有可能會被降級成為最低等級的器材測量員。
太多的業餘愛好者被相機生產商誤導,
以至於相信他們需要好的相機來拍出好的圖片,這種想法毒殺藝術創作。

一個業餘愛好者若能在創造不朽圖片的努力中釋放自己,
他就步入了一條領悟的道路。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者是一件好事,他們比較容易成為藝術家。
業餘愛好者們幾乎總是用Canon單眼相機。



四.拍快照的:第四級

我的媽媽和大部分人屬於這一級。相對於照片或相機,他們更重視記憶。
快照者常常是圖形藝術家或者視覺工作者,他們常常拍出非同尋常的照片,而這些照片常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快照者是藝術家,但他們並不認為如此。他們通常穿得比自認為是藝術家的人體面。
他們相信:拍出照片的是攝影師,不是相機。

快照者用傻瓜機或即可拍相機,拍出別人用萊卡、尼康、佳能和康泰克斯所拍出的效果。



五.專業攝影師:第三級
專業攝影師是一個以攝影賺取所有生活費的人。

專業攝影師不為生活而創造藝術,他們為商業而製造圖片。
他們通常比較熟悉器材,能拍出不錯的圖片,
但是他們並不一定擁有捕獲想像的能力。
當然,專業攝影師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拍攝出不錯的照片。

除非當相機需要修理,專業攝影師很少會去擔心它們。
他們幾乎用所有的時間找活幹,或者抱怨城裏的其他攝影師又在降價了。

專業攝影師每個月在膠捲和沖印上花的錢比他們每年在器材上花的錢還多。
沒有專業自然攝影師,他們要麼白天有工作、或者由妻子供養。

專業攝影師用尼康單眼相機,瑪米亞中幅,和Calumet 4x5。
他們買不起大部分嚴肅的業餘愛好者所使用的器材。

專業攝影師沒有網站,而且不出版技術分析的刊物。
他們通常是業餘愛好者。



六.富有的業餘愛好者:第二級

這些業餘愛好者們太有錢了,他們買很多器材,
而這些東西禁錮了他們表達的自由。
這些人通常是男性,其中很多是年老的或退休的。

這些富有的業餘愛好者用Leica、Contax、Alpas、Hasselblad,和Linhof4x5相機。這些都是很好的相機,但是他們拍出來的效果和
用Zenit、Pentax、Bronica和Tachihara拍出來的差不多。
稍微窮一點的用Nikon,甚至Canon。

最近這些白癡們開始用專為報社設計的單眼相機,
例如Canon EOS-1D和 Nikon D1x,
而這些相機的品質比拍快照的所用的相機還差。
最愚蠢的那些人則等待要價美金7000的Contax N數位相機,
這台相機比Nikon和Canon的數位單眼相機還不如。
而這些人還是只能拍出比用便宜的膠片單眼相機還差的照片。
糟糕的富有業餘愛好者們則把模糊的黑白窮人照當成是藝術。

一些富有業餘愛好者很容易墮落到最低的精神等級,
因為他們太擔心他們的器材。而其他的人則直接進入到創造偉大藝術的殿堂,
他們並不擔心他們的器材,因為他們相信他所擁有的器材是最好的。
奇怪的是,富有的業餘愛好者很少拍出一般的照片;他們不是成功便是失敗。



七. 器材測量意淫者: 最低級

這些男性(他們的確都是男的)對於藝術和攝影沒有興趣,因為他們沒有靈魂。
靈魂的缺乏使得他們無法表達想像力和感覺,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他們拍了一些照片,也全都是廢物。

絕大多數人擁有技術方面的愛好,比如工程、電腦和科學。
這些人過於在乎用數字評分,他們完全忘記相機或測試表的良窳與照片的靈魂並沒有任何關聯。
因為他們太在乎測量器材的性能,所以我們給予他們「測量意淫者」的綽號。
不幸的是,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到KenRockwell.com來尋找關於器材性能的資訊。

他們也玩音響,電腦或車子。正如他們看待他們的相機,
他們把這些當玩具,而很少把它們用到原本該用的途徑上。
年輕一點的玩遊戲、上網或聊天。年紀大一點的則加入「相機/器材」俱樂部。
(你早該加入「攝影」俱樂部,而不是相機俱樂部、或任何打算給藝術評分的俱樂部 ─ 因為藝術完全是主觀的,不能用數字評分。)
同樣地,這些人從來不用他們的器材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東西。但是他們肯定會為擁有、獲得或與你談論這些器材而感到興奮。

這些人忽視的一種工具是唯一的有用的工具:光線。

為了他們自己的緣故,他們只對器材感興趣。
如果你讓著他們,他們會講得你耳朵生繭。
但是一旦你想看看他們的作品,他們的聲勢一下子就消失了,
或者他們會以為你想看看他們的器材。




一個有不錯的作品集的人不是器材意淫者。
擁有器材比好作品多的人、有成堆的技術文章而幾乎沒有有趣照片網站的人大概就是器材意淫者了。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和這些人交往、與他們聊天、或者看他們的網站。
對於單純的人來說他們像是知識庫,但是他們病態而缺乏活力的靈魂特別喜歡把你扯入到他們自己的地獄去,讓你的靈魂一輩子困於擔心鏡頭銳利度的泥沼。
一旦你開始擔心這個,除了磚牆和測試表外,你將再也不會拍任何別的東西。

這些人很容易辨別。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裏,你大概已經看過他們的網站了。
他們經常有很多關於器材的資訊,但是幾乎沒有真正的攝影作品。
如果一個網站沒有你崇拜的照片,你得當心它提供的資訊。

2006-02-24 13: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攝影師 分類
我不玩攝影
但我認為和一般的嗜好者一樣
玩攝影的人應該也只有兩種人
沒有好壞之分

一種是喜歡把玩器材勝過拍照的人
一種是喜歡拍照而不考究器材的人

七種人?出賣靈魂?
太沈重了吧?

誰不想有閒,有錢,一邊玩器材、一邊照好照片?

拿攝影賺錢也是正當工作,沒啥不好。
若要追根究底,醫生不是拿別人生命在做賺錢的人嗎?

別人有錢有閒,那是別人的嗜,跟我無關。
Ken Rockwell (本文作者) 的墮落.....

相對於本文被翻譯為七種語言,攝影者的七個層級 的原作者 Ken Rockwell 最近好像不是很愛拍照,開始意淫工具了.....(茶)

Ken Rockwell 的網站在 http://www.kenrockwell.com
Ken Rockwell 對於器材的討論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htm

這篇文乃是餘興之作,被發表出來之後改編為那麼多版本而且被嚴肅的看待是很有趣的現象。事實上他的網站中充滿了很自在的嘲謔以及分享,在討論器材的網頁上,有許多非關器材的討論,像是這篇 『百萬畫素迷思』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mpmyth.htm 寫的也相當的好。他的攝影作品個人也是相當的喜歡的。他對於器材的討論相當的深入而且充滿自己的觀點。

Ken Rockwell 自己說他是著名美國通俗畫家 Norman Rockwell 的親戚,Norman Rockwell 的作品在二戰時期以及經濟大蕭條時期給了美國人民以無窮的希望,可以說是藝術救世的典範。(純補充)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讓人反省的好文~推
雖然有些論點偏於主觀, 但也某個程度點出了很多人重視器材不重攝影本質的毛病
的確連我自己, 也常常被器材廠商迷惑了, 沉迷於器材的追逐
很值得人思考
robbin wrote:
四.拍快照的:第四級

我的媽媽和大部分人屬於這一級。相對於照片或相機,他們更重視記憶。
快照者常常是圖形藝術家或者視覺工作者,他們常常拍出非同尋常的照片,而這些照片常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快照者是藝術家,但他們並不認為如此。他們通常穿得比自認為是藝術家的人體面。
他們相信:拍出照片的是攝影師,不是相機。

快照者用傻瓜機或即可拍相機,拍出別人用萊卡、尼康、佳能和康泰克斯所拍出的效果。(恕刪)

原來我是屬於這一級的.......
在我現在使用的350D之前,我用的是Pentax Optio S,迷你的隨身機.拍我的小女兒,從護士抱出來的那一刻起,已經拍了一萬三千多張了........
後來買了350D之後,拜連拍之賜,我在四個月裡又拍了一萬多張.......大部分都是小朋友的.

這樣算有病嗎???

不過我也有拍電玩展啦,週休二日也會拍拍鳥.
我覺得原文作者想太多, 事實上, 對我來說照相只有分為2種:

1. 有用心
就算是照的不好, 只要有用心, 慢慢學習之後就會越變越好. 通常這種人照的照片也許不是最好的, 但是通常照片內容最多, 小細節會特別注意.

2. 沒用心
照的再好, 沒有用心的話看起來就是枯燥乏味. 每張圖看起來都一樣, 看過之後, 隔幾天就沒有印象了.

至於那些商業用途還有吃攝影飯生活的人, 則是不在此範圍之內. 那是他們的工作, 我們不是他們, 根本就無權批評. 他們自己本身也不喜歡拍那種商業照片, 可是在老闆要求之下, 就算用偷拍的也要做. 不然誰不用養家呢? 更何況攝影本來就是一技之長, 以自己的專業, 勞力來賺錢並沒有什麼不對. 像是職棒選手會打棒球, 以當職業選手來賺生活不也是一樣? 程式設計師以自己的頭腦在公司拿薪水工作, 不也一樣?

為何什麼事情都要講求高尚? 誰又是真正的完美呢?
照相就是照相, 去打人家分數作什麼?
雖然之前有人po過了
還是要推一下....戲謔又中肯...
20D, 1VHS, 3, 5D, 17-55, 16-35II, 85L, 35L, 小白IS, V125/2.5Macro, 550, 580
我覺得爽就好了! 有人就算不拍照,沉迷在器材的爭論裡面也能得到樂趣,那又有什麼不好? :p
拍照也不一定要用心,有時候就把相機架著,專心做別的事偶爾按一下搖控器拍照,最後再來看看到底拍到些什麼,不也很好玩嗎?
第八級:貧賤的次業餘愛好者

此類愛好者不富裕又愛拍照,原本可以稱為貧窮的業餘愛好者就好,
可是此類人攝影技術卻又不好,只懂得按快門,有時連對焦都對不好,所以稱為次業餘;
再者,此類人並富裕,攝影對他們來說算是奢侈,但卻又戒不掉,
因此在其他方面省吃儉用,斤斤計較,如此多年下來就為了買一顆好鏡頭,
他們若不攝影,生活或許可以還可以過的輕鬆自在一點,
所以可說是自找麻煩,故稱之為貧賤。

而我就是這類人。
以為是對於攝影技術的評測,結果又是這樣文章

次次看到有人愛講,技術重要過機器,我都點頭說,對,玩攝影的話技術的進步對於相片效果提高比較顯著

但是,這種文章本人又覺得很不平。。。是怎樣啦~?!人家玩的就是相機怎樣了,得罪到你哪裡了?個人有個人的興趣嘛~比如有的人愛喝酒有的人愛賭錢,有的人愛抽?,有的人愛玩車,有的人愛玩女人。。。相比下,愛玩相機是很好的興趣嘛~干嗎甚麼“出賣靈魂”“最低級的意淫者”這樣攻擊別人呀?

再者誰講的攝影器材好,摸過多攝影器材的人一定要攝影技術很好的?那還有很多人搜集很多球鞋球衣,結果自己都肥胖穿不下,也不會打球只是愛看球,你又不給他分級別說他“下賤”那麼多限量球鞋~

對不對,人家就是工作之餘興趣嘛,放鬆嘛~
Gear Up!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