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出我對時局的一種應該還稱不上論述,但至少可說是憂慮的情緒。
相片暫定題名為:「活力大『台』『中』」

但是,為何我的標題仍然要寫「表達某種論述」,而不是「表達某種情緒」呢?
因為我覺得這樣的相片,不足以在情緒上感染人,至多只能用隱喻的方式,
在理念上,諷喻時局,引起有心人一些想法。
這種拍照及看照片的方式,顯然是非主流,一般人看照片,要的是感官的直覺
美感為第一優先,我這樣做,好像不是要人「欣賞照片」,而是要人「思索照片」。
有趣的是,拍的時候,並沒想太多,回來一看,卻越想越多,想個沒完。
但是這樣似乎不能否認創作當下的價值,因為還是要有創作當下的那一念心,
才會層累出後來許多的想法。也就是說,固然要拍到這張,運氣的成分很大,
但是換了別人來拍,因為他可能沒那一念,所以他也不見得會受命運女神及
繆思女神的眷顧,拍得那一瞬間。
台灣諺語云:敗筆假老手。
貽笑大方,敬請指教。
---
萬一影中人不願意其相片如此出現在網路上,我將道歉,並立刻撤除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