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拍照這件事,好像自始至終一直在兩個P字中打轉與相互激盪 …,
第一個P是PRE:這個拉丁文字首的字義是『OO之前』,
在這裡指的是按快門前所發生與攝影有關的事情。
我認為(從所看過的書中內容的得知)應該包括:
1. 平日的修練:從平日不斷的學習與經驗的累積,來增進攝影的技術與照片的藝術層次,
這些前輩大師們都有教。
2. 事前的功課:拍照之前選擇主題,交通路線,經費籌措,安全考量,氣象資料,注意事項等等。
試舉一例:
-- 星期天去哪裡拍照好呢?嗯,士林官邸拍菊花展(主題選定)
-- 當天天氣不知如何?是晴時多雲(天候氣象)
-- 怎麼去?坐捷運到士林站下車走10分鐘(交通路線)
-- 什麼時間較理想?早上6點前到,8點前離開,可以避開遊客(時間規劃)
-- 網站資訊不是說早上9點才開放?那是官邸正房,園區無此限制(路線資訊)
-- 要不要收費?免費(旅遊資訊)
-- 有推薦的拍照景點嗎?有三個主要花圃可以拍照,也可上mobile01參考網友貼圖區(拍照資訊)
3. 拍照前的準備:選定行李,攝影包,鏡頭,腳架,器材,電池,配件,衣物等,
並於出發前一晚整理打包好所有要用的東西。
4. 心情的沉澱:至少我是如此,相機是我的畫筆,雜亂的心思只會拍出混亂的作品。
5. 按快門前的一分鐘(但你不一定會有一分鐘的時間,有時候你只有不到一秒鐘):
這是今天要分享的主題
前 言
一位武林高手與敵人面對面準備對決的時候,沒有在看小抄的;
因為所有的基本功夫和招式都早已經融會貫通,瞭然於胸了。
但因為我不是高手,我只是個小菜鳥Rookie(註),每到拍照前常常手忙腳亂,丟三落四的,
所以彙整了一些自己的菜鳥心得小抄,希望有一天也能捻之即來,揮灑自如。
在此不自量力,提供各位新入門的同學們分享參考,
萬一您是高手誤入,煩請自行跳過(點選←回去)。
(註)Rookie:菜鳥
拍照前先學會想 Take Your Photography to the Next Level-From Inspiration to Image
作者 George Barr 把攝影依技術和藝術兩方面程度,各分為6-7級(7最高),
入門一年多, 我給自己分數打得很甜,才3級。

< PRE 篇 > 按快門前的小抄 S S C L-M A S --- 新手限定
因為主題是想介紹[小抄口訣],對單項內容僅簡單說明,恕不再深入以免篇幅過度虛胖。
Subject 主題
最初開始讓自己產生一個念頭,想要舉起相機來拍照的原因,這個主題應該非常清楚明確。
按下快門後,立刻再次檢視LCD內的主題,是否能夠如預期般,明確表達出當初拍照的念頭。
或者也可以把範圍縮小,用[視覺焦點]來更明確的定義這個開始的主題。
主題與焦點

主題: 做餅乾的女孩-- 不言而喻

Setting 按快門前,迅速檢查相機設定參數 Wim-Mef (口訣)
White balance 白平衡
ISO值的設定
Mode Av/Tv/M/P mode
Metering 測光模式
Exposure +- 曝光補償
File Size 檔案設定(大小RAW/JPEG)
Setting 當然不只這些,還有光圈和快門,外閃燈開關等等,
所有相機menu內加上配件(閃燈腳架等)可調整的都算,Wim-Mef 只是最基本的設定,
這也是自我檢驗DSLR的基本知識與自己手上相機的熟悉度。
我最常犯的兩個錯誤是:
加減曝光補償或是改變測光模式,拍照結束後沒調回來,直接就去照下一張。
唉,還有更糗的,有一次是前晚拍完沒調回來,第二天大白天用ISO1600 出去拍了200張。
如果一時記不起來也沒關係,把快門後方那片黑白LCD上按鈕全部快速按一遍也差不多了。

Composition 構圖 1A-2B-3C-DEF (口訣)
基本的美術與攝影必修語言,拍攝者與觀賞者的溝通橋梁;照片的美感從這裡開始。
Angle 尋找最佳視點的角度
這是觀察的重要部份;不要到了就拍,拍了就走。
選擇視角

嘗試改變視角

===
Background 研究背景同樣重要
背景可以襯托主題,也可交代時空,若是綠葉不佳,紅花也不會太優!
沒留意到背景的人影是這張照片的敗筆

===
Basic layout and Elements 構圖基本配置(如井字等)與基本元素(如點線幾何圖形等)的使用
所有的構圖書本都有教。
基本井字構圖 (也隱含花與苞,白與黑的對比)

斜線

===
Color 認識與設計畫面的色彩
機翼旁的陽光折射

===
Contrast 尋找對比趣味
對比: 大vs.小, 小孩vs.玩具人

===
Closer 要夠近
大師說拍不好就再靠近一點,
靠近才能填滿畫面,向外延伸視覺

===
Direction 方向性
元素的向量、引導方向和心理預期
Model 的動作與方向引導觀者視線

===
Exclude 排除畫面內和邊緣的雜物和干擾元素,簡化畫面內容
大家都知道的減法藝術

===
Front 中廣角取景時尋找前景元素,建立畫面立體景深
人物帶出景深

景深帶出立體感

===
光是構圖就應該好好看三四本書(每本請看三遍)。
推薦閱讀:
攝影構圖 COMPOSITION(簡體書) 作者 大衛•普拉克爾
不要告訴我說[看不懂或不願意看簡體書],攝影人的熱血是什麼都擋不住的。
(大約花30分鐘就能進入情況)
這本很小本很便宜,但字字珠璣 !

攝影師之眼 The Photographer’s Eye 作者 Michael Freeman
“麥可自由人”先生的書很多,這本寫得最棒。

Light 思考光線及對應方式
光線決定一切;
沒有光線就沒有攝影;
Photo光,Graph圖,Photograph =光之圖;
充分理解光線才能控制攝影的最終結果,
以上都是大師的話。
所以光線好比是照片的靈魂和生命,
有了主題S + 設定S + 構圖C,再加上正確的曝光L,
就能畫龍點睛,一張很棒的的照片即將誕生。
內容包括種類(自然和人工)、方向、時間、分布、光影、光斑、耀光等等;
有些學問要學起來,可以參考曝光相關的書籍。
陰

晴

晨

燭

燈

閃

再閃

推薦閱讀:
數位攝影徹底研究 光影之部 作者:Michael Freeman “麥可自由人”

攝影用光 Lighting (簡體書) 作者:大衛•普拉克爾

除了第一個S主題往往先產生之外, S設定,C構圖,L光線則不一定是要按照這個順序,例如改變C構圖自然也要更改S設定,有人是尋覓到很棒的L光影才開始構思C構圖,甚至也有人先發現L光線才衍生出來拍攝S主題的念頭。
如果前面四項(SSCL)都已齊備,就是說主題鮮明,設定正確,構圖優美,光線絕佳,
應該已經可以拍出相當不錯的照片,
但後續進階的三項才是平凡與精采;平庸與傑出的分別。
進 階
既然是進階,就代表有一定難度或者可遇不可求。
但這就是菜鳥值得努力與效法的目標。
每次看自己一大堆照壞掉的照片,都不免沮喪,
名師Scott Kelby說,如果從自己的照片中選出滿意的照片,
大約每100張甚至更多才有一張,名師都這樣了,讓菜鳥我覺得很安慰。
Moment 掌握瞬間
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話: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說的「決定性的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
意指掌握攝影的時機,是作品好壞的關鍵。
有些照片你可能有多次拍攝成功的機會,
而有些是一旦錯過了,這輩子永遠不會再有下次的機會。

Affection 情感表達
一張照片如果能引起觀賞者的情感共鳴,引發心靈的悸動,才是真正長長久久的好作品。
再多的SSCL完美的照片,恐怕也是過目就忘。

Story 故事性
一個動人故事在時間軸上的前後延伸,肯定比瞬間的照片更引人入勝。

硬碟真的找不出足以代表 M-A-S 的照片,3級(最高7級)的人真遜 …。
那裡有呢 ?
大部分得獎的作品都有,不然國家地理雜誌系列 NG PICs ( 偏重人文與自然景觀 ),
或是紐約時報 Lens Blog Lens blog ( 偏重世界與新聞 ) 裡也很多。
結 語
最後再一次 S S C L - M A S (S*:Wim-Mef) (C*: 1A-2B-3C-DEF)
記得了嗎?
下篇預告:第二個 P 與 S S C L-M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