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比較有空時會到幾個攝影社團教課
在上課之前我都會先上一堂類似這樣的課程
告訴學員們,攝影除了技巧與原理之外
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
如何培養美學素質
攝影技術面與藝術面絕對是不盡相同的
我看過很多學習攝影十幾二十年的攝影玩家,
在技術上已經相當存熟了,攝影器材也往往高人一等,
拍出來的作品卻總是停在一個瓶頸點,無法去突破。
而有些攝影家在學習一段攝影過程之後,卻能拍出雋永人心的作品,
這就是二者最大的差異。終究的來說,都與美學基礎有關。
攝影技術的成長只要靠著學習,
多看書、上攝影課、參與攝影學會、一直循序漸進的進階,
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往往都能練就一番高深的攝影技巧。
但是,這時也是最容易遇到瓶頸點的階段。
攝影的藝術面勢必需要在美學上多下工夫,
並且多涉略各種文化、藝術、時事、潮流....等,
讓自己有較多的思考模式與攝影眼光以及觀察能力,
同時也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力,如此一來,
才能比較容易拍出打動人心的攝影藝術作品。
攝影的內容和見解固然最重要,但表現上的藝術 也很重要。
過份重視技巧和過份不重視技巧,都不正確。
所以我認為學習攝影的不二法門
就是要多拍多看、並且努力的培養美學基礎,
平常多看與美有關的人事物,不斷地自我充實起來,
不放過任何可以自我教育的機會。讀書、研究、看好電影、讀好小說;
在人文上要不斷充實起來,增加深厚的底子。
以我來說,我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有二樣
1.觀看其他作品或是各類書籍、相關類別作品時心中會一時出現一些畫面,
這就產生了靈感的來源,所以多看不同類型的作品才能激發靈感來源。
2.平時坐車走路散步時,多觀察週遭的人事物,
細微及容易忽視的角落,往往就是攝影題材的產生。
許多散步系列就是這樣拍出來的
空閒時間可以多相約攝影同好一起出去拍照,
互相切磋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自然就會拍出“決定的一瞬間“這般的曠世作品。
好的相機與好器材只能輔助你完成你像要表現的完美畫面
最最重要的是
觀景窗後面那顆腦袋的深度
我不是專業攝影師,所拍的相片也無法進行商業交易
拍照純粹是興趣,相機買了許多也單是喜歡收藏
我喜歡隨性拍出我自己喜歡的風格
從不講究構圖理論
我雖熟悉CS4,只為工作需要,從不應用於平常拍照修圖用
我喜歡保留當下拍出照片的成果
如果拍差了,我會想下次該如何拍出我想要的風格
如果拍照需處處講求美學理論基礎
個人淺見,這會喪失我拍照的樂趣
至於需不需要講求相機配備
防潮箱裡約有十幾部相機
從低階DC到LEICA D-LUX3, D-LUX 4
單眼也有CANON 20D, 40D, 50D, 5D, 5DII,
LEICA DIGILUX 2, DIGILUX 3 , R9, M8等
這些只不過是個人喜好,每部機器都有它的特點
不管是輕便或是功能
只要能隨性拍攝使用,也沒什麼特別差異
總之除非是攝影工作者
如果攝影是為了喜好,應該不需講究太多
只要留下你個人喜歡的情境與風格
才不失攝影初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