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書介紹 - 抓住愛 拍出感動

這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因為個人幫了一點小忙. 所以上市後作者送了一本

翻了一遍. 雖然這本書是針對初入門者而撰寫的. 但有很多與一般攝影書不同的地方

我想主要的原因. 作者本身並不是從攝影社群裡接觸攝影的
作者原本的興趣是寫作. 旅遊. 繪畫
再從旅遊和繪畫轉到攝影上


這本書份量最重的部分. 是講述作者對生活攝影和旅遊攝影的經驗

生活攝影. 拍自己的家人. 尤其是拍自己的小孩
以及出國觀光的旅遊攝影
這兩項其實一直是大多數人購買相機的理由

大多數人買相機其實也不是想當攝影玩家. 更不是想要成為職業攝影師
就一顆kit鏡拍到底. 也不會買太多鏡頭

但坊間的書. 大多都是由攝影玩家或資深攝影師撰寫的
他們拍照的動機與理由
其實與一般大多數人需求有相當差異

真正直接在生活攝影和旅遊攝影上面. 深入詳實探討各種狀況
然後解釋如何處理. 並附上實際拍攝的結果
這樣的書也許不高調
但很實際


經常在網路上看到父母拍自己小孩的照片.
大概是因為太喜愛自己小孩了. 所以拿起相機馬上就拍了.
就像是到了觀光景點. 風景太漂亮. 站在原地馬上相機拿起來就拍了
構圖. 曝光. 對焦. 景深. 白平衡. 對比都不管. 拍出來的結果自然不怎麼樣


同樣的動機. 其實只要拍攝時多留心一點. 稍微多點心思觀察一下
結果立刻就不同

書中提了幾個要點. 例如特寫寶寶表情.
用連拍來抓住瞬息一變的表情

例如拍攝親子間的互動. 要在影像上傳達"互動"的感覺. 則通常雙方要有直接肢體上的接觸.

例如特寫手部的動作. 可以作為隱喻 來傳達親子間的感情

不要刻意引導對方作出某種表情
更不要叫對方擺姿勢
要順其自然. 先跟對方聊聊看. 在對方自然放鬆的狀況下在拍攝
同樣的道理在旅遊攝影也一樣
直接相機拿起來瞄人. 任何人都會警戒

開口跟對方溝通表達善意. 最起碼有機會多認識一個朋友 :D

-
-

在旅遊攝影這一邊. 特別有一段是在講剪影的魅力
剛好我自己也很喜歡拍剪影. 從來不搖黑卡
在晨昏攝影裡面專拍剪影的大概是少數吧? 還碰過有人笑我暗部都沒有細節....

剪影的威力在於視覺上大面積的黑色

剪影能將平常所見的景物大幅度抽象化. 把所有景物細節都捨去
所有景物都只留下輪廓線條
它是現實中的超現實
這些剪影若在平常的光線條件下. 可能連拍都不會想拍


在第六章裡面提到如何拍在地人們的互動. 是我覺得最精彩的一部分

作者在涵館撘公車的時候. 看到帶著小孩上學的家長
他先特寫拍了小孩背影和家長的手

取有代表性的局部. 就作為隱喻. 來表達這個事件的含意

然後對方要下車了. 車上有人跟小孩揮手道再見. 小孩回頭
作者再拍下小孩回頭的表情以及乘客揮動的左手

一樣取局部. 但是整張影像已經可以完全表達這個事件的意義
並且沒有多餘的雜物


有一張是在德國拍攝一個老奶奶的花攤. 原本作者要拍她與顧客的互動
後來來了一位很可愛的小女孩
於是作者上前溝通. 花攤的老奶奶便很開心地把小女孩抱起來. 讓作者拍合照

這兩張照片便能充分傳達這個事件的意義與氣氛. 而且影像給人感覺非常的和善舒服


重點是. 這些很在地生活的題材. 都是作者仔細留心觀察而得到的.
不是走馬看花隨手拍拍.

要拍攝魚販阿姨. 水果攤老闆. 花攤的老奶奶
如果沒有停下來觀察他們
就不會知道他們有什麼特色

如果在涵館不是刻意撘公車. 就不會知道在地人生活的互動特色.

如果專程去了國外. 卻只是走馬看花
不是很可惜的事嗎?
放慢腳步. 仔細觀察. 反而能獲得更多.

覺得有趣的. 就停下來看一看.

"相信直覺"
任何事物只要吸引住自己的眼光. 就表示那事物對自己有某種特殊的意義
相信自己的直覺. 不要等下一次機會. 現在就拍

讓我想到我自己的這張

這個地點就在家附近
當時我發現電線上有鳥築巢
但其實那天傍晚時間上蠻趕的. 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家拿相機拍
但最後還是決定先拍了再說

果然. 從這一天之後一直到母鳥離巢為止. 再也沒有那麼好的天氣可以作為背景

-
-

"為什麼要拿相機拍照" 以我的經驗. 這是一個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問題

當決定好要拍什麼東西的時候
就會去留意身旁是否有我要拍攝的題材出現

如果出現了. 看到了
該主題的大小. 距離. 形狀顏色. 與環境的關係
就可以針對這些環境條件. 安排適當的鏡頭. 光圈. 曝光. 對比色彩
後面流程也都確定下來怎麼作


決定自己要拍的東西是什麼? 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只要決定好要拍什麼. 其實剩下來的就簡單多了
再這本書的第七張"拍出好相片的十大關鍵"裡
所提到的十點
其實都是很簡單的動作

"主題要明確"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要靠近"
這個過程就是在取捨. 捨去不必要的雜物. 留下重要的主題
"背景單純化"也是一樣的目的

"多拍. 多嚐試. 多看好作品". 是長期功課 :D

即使看了很多學了很多. 也不忘記自己要拍的是什麼
而且要越來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
2009-09-07 4:07 發佈
來幫推~ 有空會去書局找找看

文包 wrote:
覺得有趣的. 就停下來看一看


這是攝影眼啟動後的自動搜尋功能,隨著經驗累積搜尋範圍會越來越強大

文包 wrote:
"相信直覺"
任何事物只要吸引住自己的眼光. 就表示那事物對自己有某種特殊的意義
相信自己的直覺. 不要等下一次機會. 現在就拍


磁場產生共鳴時~我往往都沒帶相機的說

文包 wrote:
即使看了很多學了很多. 也不忘記自己要拍的是什麼
而且要越來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跟著拍照的原力走......(歹勢我星際大戰看太多)

文包 wrote:
"主題要明確"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要靠近"


靠近後然後思考,而後拍照來實踐.....(啊!我又嘴泡了~~我冒出的泡往往比照片更美好)

剛好路過,看見文包大大的好文章

想寫些來幫推....原諒我平日嘴泡慣了,要用的時候偏偏沒有墨水

我是真心來幫推的 希望大家都可以拍到好照片
頭貼吃熱狗也不行 =.= 就算民主被綁架,我還是...要繼續保持幽默....^Q^
太好了....
這些相信是絕大多數買相機的人們所希望學的,
畢竟生活中的攝影題材比人像外拍來的多, 也更常拍.
照片是回憶事情的最好方法,
10年20年後在回過頭來欣賞,
一定會有更多的感動...
推推推!
這本書我上個月我去博客來訂,結果搶購一空...後來在誠品才買到,這本書文筆很流暢,淺顯易懂,也糾正我很多錯誤觀念,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對我很有幫助,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風景達人或美少女攝影專家,如何把自身的生活拍好我覺得最實際!
哇!這一位作者是我昌看得部落格的主人,
我真得很喜歡他的照片,
大家有空可去逛一逛,
我也是因為一直觀看他的部落格也學到很多呢!
可以搜尋"心中的瞬間"(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犯版規,如有請通知!)
感謝文包兄的心得分享,這本書的重點在生活攝影,有別於坊間眾多的風景構圖達人或美少女攝影書籍,希望對大家真的有所幫助。我在九月二十七日中午十二點,高雄市「鄔珍那斯特庭園餐廳」有舉辦一場部落格讀者聯誼暨簽書會,有興趣的朋友可在當天蒞臨指教。有意報名者可至以下網頁報名,謝謝!

「心中的瞬間」部落格讀者聯誼暨簽書會
邱泓璋攝影教學 www.photoeyes.com.tw
是文包老大耶!!
要順其自然. 先跟對方聊聊看. 在對方自然放鬆的狀況下在拍攝
同樣的道理在旅遊攝影也一樣
直接相機拿起來瞄人. 任何人都會警戒
開口跟對方溝通表達善意. 最起碼有機會多認識一個朋友 :D


我好認同,前陣子到了一個原住民部落
是位於台東南邊的大鳥村
住在台東這麼從來沒去過
就帶著相機在村子走來走去
順便認識這個陌生的地方
在走入其中一條巷子
就被吉他聲吸引過去...
原來是阿姨們在工作後
和好朋友們在屋簷下彈吉他喝喝小酒
他們看了我...
我問了拿著吉他的阿姨
"阿姨,我可以拍你們嗎?"
他們就跟我聊聊天、瞭解我來的目的
就這樣認識了一群新朋友~
哇~!!原來也可以用拍照來認識朋友耶~

這就是彈吉他的阿姨...
老闆買1組~不要加辣!!
我已經拜讀過大作了!!
非常精采!

如果有續集要再上來分享一下啊~
(期待第二本書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