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所謂的JPEG直出,其實就是相機把你的RAW檔後製了,想當然耳,對於完全不懂攝影的人,如果機身的設定直接定位在高銳利度,高飽和度,這樣直出的JPEG檔一定是比較討喜的,會讓還不了解个中真相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Canon的設定卻非如此,它是保持一種較為真實的設定方式(機身原始的那5個picture style),除非你套用了其他經過特別調校過的風格檔,否則初入Canon的用戶,如果沒有人說破的話,通當會對自己拍出的照片感到很失望(銳利度不足,色彩又不鮮艷).
認為不該後製的人,其實在JPEG直出時,就已經將後製的權利放給相機製造商了,JPEG直出的色彩愈是漂亮,後製的程度愈高(銳利度也是一樣),不知標榜自己JPEG直出無後製者,有深入想過這層道理嗎?
如果是Canon的用戶,堅持要JPEG直出不後製的話,那麼風格檔的設定應該要永遠維持在"可靠設定"上,只要你套用了其他風格設定,其實你就是"委託"Canon的機身幫你的RAW檔做後製.
了解了後製的道理之後,我想就沒什麼好爭議的了,因為青菜蘿蔔各有人愛,喜歡O記藍又用C家相機的用戶,很簡單,套用一下風格設定就出來了,自從開始用DPP加上Picture style editor 後,反而不會再三心二意地羨慕它牌相機的所謂發色,銳利度,因為這些都是廠商直接在機身上就把你定死了,理性而言,能保留原始風味的RAW檔,才是一個有心的攝影者該去深入了解的領域. 有一天,如果自己的功力達到,不管看到什麼風格的攝影作品,都可以有能力在自己的照片上如法炮製,最後丟開這一切,走出自已的道路,這樣不是比爭論該不該後製更有意義嗎? 前輩有說過:外國人都上太空了,我們還在討論要不要殺豬公.
對了,後製至少有一個沒有爭議的地方,那就是新聞或紀實用的照片,絕不應該用修片的方式,去變動其中的人物或非人物,之前有一家報社引起的風波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下的照片,上面的為Canon 30D機身採"可靠設定"直出JPEG檔,下面的為RAW檔用DPP套用picture style, 想要什麼樣的藍色,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如果喜歡上面風格的人,那很好,可以省下在電腦前面的時間,多一點拍照的時間,但如果喜歡下面的那種風格,不學"影像處理"(後製似乎有點污名化了),是辦不到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機身廠商jpeg直出就是自己喜歡的那種風格的相機來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