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私訊我,非影視專業的人想學習剪輯要怎麼開始?我覺得不用硬性要求一定要使用哪個剪輯軟體,專業的軟體,交接檔案跟合作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操作自由度也會比較高,新手想要學習的話也很適合。
還有很重要的是"剪輯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在工作當中不斷思考,並且有意識的去培養。 剪輯沒有一定的模式,在表達上也有無限種可能。
1.關於剪輯軟體
EDIUS/Final cut/Premiere/Davinci還有很多,剪輯軟體大同小異,原理上理解了再去學習使用就會容易很多。製作的過程中也可以慢慢學習其他軟體,Ae、Ai、Ps之類的,工作上也可能會用到,輔助的加分項。
2.製作流程
像是影像格式、基礎概念、製作週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未來很有幫助,有的新手可能不太知道怎麼抓製作週期,可以先把自己從整理檔案到剪輯輸出的時間分別記錄下來,一定要記錄下來自己花了多久的時間製作,然後針對某些項目去調整。
例如找一首合適的配樂可能花上好幾個小時,那就針對找配樂的部分去限制自己,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到,並且多挑幾個備選音樂。
製作一個效果可能花很多時間,那就去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插件,我幾年前在剪輯時都會陷入一個什麼效果都要自己做的誤區,我花了兩三天學習製作,但後來找到合適的插件,套用下去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會開車的人不需要會造車,時間很重要,每一次的準時交件都是在交付信任。
3.說故事的能力
影像跟文字一樣是有邏輯敘事的,如果看著影片素材腦中卻一片空白,可以試著去引導自己,想像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出來,揣摩拍攝者的拍攝邏輯,如果是做自己的創作也可以試著寫一個簡單的故事,新聞就是最直白的寫作方式,例如: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成語「鷸蚌相爭」真實版上演!一名國小教師日前來到海堤岸邊,偶然發現一隻中杓鷸的鳥喙,竟被一顆赤嘴蛤緊緊夾住,雙方更以這個狀態僵持了約40分鐘。在一旁觀察的這名教師表示,雖然他認為這是大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不該有人為干擾,但他不忍中杓鷸被漲潮淹死,最後選擇出面解開兩者,不做得利「漁翁」。"
光是這一段話,畫面感就出來了,就大概會知道怎麼拍,然後怎麼剪。
4.培養好的工作習慣
好的工作習慣從建立資料夾開始,為了自己方便還有工作交接的方便,檔案要分門別類的整理好,專案檔一個資料夾、影片、素材、音樂、輸出...都要各有一個資料夾,就算只有一首音樂也要分開!把這個動作變成習慣。
剪輯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自己找不到檔案,也避免下一個需要使用的人會找不到素材,我曾經就有遇到那種所有影像檔案、音樂、圖片、專案檔全部放同一個資料夾沒有整理的人,拿到的時候非常崩潰。有些問題在一開始就解決,會比工作過程中出現麻煩,再去解決還要簡單許多。
這次就先分享到這邊啦!如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一起討論,也可以私訊我拿剪輯手冊,或是有整理素材的心法也可以跟我分享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