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心得做法多是實踐派取向
是一邊以實際sample練習. 一邊藉此熟悉軟體功能
摸石頭過河 + 土法煉鋼
如果有什麼不完備的地方. 請盡量指教討論無妨.
首先
在Library頁面下. 按左下方的import鈕. 匯入要處理的RAW檔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dc0b3b1c234a4dcdda1a065e1da5b1ea.jpg)
這Library的功能似乎不少種. 也可以開啟整個資料夾.
不過在沒全部摸熟之前我就先用最基本的功能就好了
再來. 游標移到右上方. 切到Develop頁面
主要的影像調整作業都在這頁面進行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e9ebe41930c9bb993aa6c9fee27e5d28.jpg)
個人主要的調整項目有
1.曝光.
2.色溫.
3.明暗/對比
4.色相/彩度
5.去雜訊/銳化
6.其他
1.
這張sample的曝光值蠻ok的. 就不特別調它
就先調整色溫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905561f78fce97aea098cddff79cf08d.jpg)
色溫有兩行.
temp一行. 控制"黃-藍"色度. 亦即一般所謂的色溫
tint一行. 控制"綠-洋紅"色度.
temp我降到3100
tint則調整至+14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e6d7f17fba8c6c1ed48e77b9a16900a0.jpg)
通常拍人像的膚色. 加一點洋紅會更漂亮些.
但這裡我增加洋紅的目的. 是為了減少遠景裡的綠色.
2.
再來. 調整明暗對比. 使用tone curve面板
Lightroom的tone curve設計的蠻人性化
如果您不會使用curve也無妨
它將curve從明部到暗部拆成四段. 對應四條拉桿. 可以分別用拉桿來設定每一部分的明度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b2426b6d12c4fe05df3ae67ed2d4fe9c.jpg)
曲線有三種模式可以選擇
linear線性
medium contrast
strong contrast
在使用曲線調整明部/暗部亮度時. 對整體畫面對比的影響度.
linear是最小. strong是最強.
silkypix裡面也有相同的功能. LR和SP兩者各有其優點
這張sample是夜景. 本身便屬於高對比. 若再選medium可能會爆掉.
所以我選linear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a6d528cefe1412e2c1a1bf1d72c08dec.jpg)
在曲線座標圖左上方有一個小圓點. 游標點它一下. 可以改變游標的性質
再把游標移到畫面的亮部上
就可以看到該位置所對應的明度有多少
Lightroom以百分比來表示畫面各部位的明度. 亮部這裡是8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25d27b7c2be114ab522f3bb39fa02e02.jpg)
游標回到區線上. 將80%調整至87%
若用Zone system的觀念. 畫面分成一到十區. 那最亮的一區用百分比來看可以當成90%-100%
(其實人眼對明暗度感受並不是線性. 不過概念上大概可以這樣看啦....)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141d87d5d321a737d758e74d858f72b9.jpg)
再來. 游標移到橋墩陰影面. 看對應曲線的明度是多少
這裡是31%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c1c427fb67321435c02a9934c3524d2b.jpg)
稍微降低到3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267c5a6550c71e64cba71a4ec7bc9052.jpg)
游標移到橋樑底部暗部. 這裡本來是11%. 目前是9%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5acc08ea670b8382fbe4c5ed66c0f49f.jpg)
降到4%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0a3117f0131086b1938c5f3538d7c5ca.jpg)
除了曲線之外. Lightroom還有兩項調整"暗部"明暗度的工具
分別是Fill light
和Blacks
這是Fill light設置成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c243bbb0a629d86bdbe5bb91d62b6351.jpg)
Fill light設置成67
暗部會被加亮. 但亮部基本上變化不大.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6325dc2541931ea1f5de97d85cdc40b9.jpg)
這是Blacks設置成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f3d0a83d1b752807c3fed5dea40a86f7.jpg)
Black設置到35的樣子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93a2f899c8731205f87dd3b730082d40.jpg)
Blacks和fill light. 兩者在用途上..應該一次只會用到其中一種吧.
這個Blacks工具. 就和Silkypix裡面的Black level是類似的功能
在維持明部不變的狀況下. 將暗部一一加深.
暗部能比curve控制的更加精確
是蠻好用的功能
最後我決定加到12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bfb35643ee4002b5e4b23825f53ff7ed.jpg)
Fill light和Blacks下面再來還有三項功能
分別是
Clarity
Vibrance
Satuation
這裡我解說一下
Satuation就是畫面全體的彩度=飽和度
Vibrance也是修改飽和度. 但是是非線性的調整. 越接近低彩度的部分效應越大. 越接近高彩度的部分效應越低
Clarity: 會增加畫面全體物件局部的對比. 效果跟銳化有點相似? 但原理似乎根銳化又不同.
Clarity設置為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14af2428e17c197865f165a793cc94f7.jpg)
Clarity設置為69
遠方那根比較亮的柱子周圍差異比較明顯些.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b0be3c894d776fa13f1e8590673d8f2a.jpg)
3.
對比ok後. 再來調整色彩
使用HSL面板. 開到satuation面板下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5b4b0365df855d169d7f01b2ab640f20.jpg)
一樣點面板左上方的小圓球. 改變游標. 再移到我要的畫面位置上
看該位置是對應哪一項色彩
這裡是對應orange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de3c8309205d93db941efcbec162cc7f.jpg)
降低orange的彩度-29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410714c6b0caf502fc0365e203beaa16.jpg)
HSL面板的功能. 與Silkypix的fine color controller相同. 色彩也是八項.
但是Lightroom的每一道色相. 可以調整H/S/L的範圍比silkypix大很多.
可以做很大的變動
再來
游標移到後方地面上. 照理講它應該是接近白色.
點看看有沒有顏色在裡面
結果有對應blue藍色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36e110f59b3734d7cce2faff578b8d51.jpg)
降低blue的彩度-50. 讓白光恢復白光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b9360e192ae7be42d3e698ef45e9d776.jpg)
4.
再來. 是Detail面板.
分成兩項
上面一項是去雜訊
下面則是銳利化
左上方的驚嘆號壓下去畫面會局部放大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e8133598a6aa93a5c87ead3e1d76ccf1.jpg)
去雜訊部份功能非常簡單明瞭.
Luminance 就用來對付明度雜訊. 例如噪點一類的雜點
color 就用來對付王力宏....黃綠紅雜點.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a29366d200e008bba5c46a2176fc6879.jpg)
聽朋友說. Lightroom 1.3版的去雜訊功能非常地強. 強到讓他把想換D300的念頭整個打消....
不過這次這張sample是用iso200拍的. 曝光8秒. 沒什麼雜訊.
所以我就不動它
銳化
amount控制銳化總量.
這是總量開到107的樣子.
顯然太過銳了
一樣是最亮的柱子上面效應比較明顯. 可以跟前一圖做比對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51ca4ae755155d74cc290e7a557258dd.jpg)
總量我決定在36
再來看detail. detail設置為0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7c55137a250464489a45353029638181.jpg)
detail設置到最高100的樣子
可以跟前圖比對一下
最亮的那根柱子. 裡面的細節顆粒被相當強化了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233c2c1fd766bc19735c18d0bc69e3ee.jpg)
silkypix的銳化. 軟體處理的即時預覽並不是很準確
這一點Lightroom就做的很好
最後我把detail設置在55
5.
再來是Lens corrections
分成兩大項
一是chromatic abberation. 色散修正
一是Lens vignetting. 週邊失光修正
這張sample沒有什麼色散現象. 因此我僅調整週邊失光修正
設置為0的樣子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880ea93f1162c5393f1aba032f5dbb6a.jpg)
+76
畫面四周變亮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da2795f7d27d74912b666da1fdaaed4d.jpg)
-81
畫面四周變暗. 可以自己做暗角效果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f761f896673d05a266516028867dc5ba.jpg)
最後我設在-57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b3bb1a9e76d167e5e12243f16404bc34.jpg)
Camera calibration這項暫時用不到. 就跳過.
6.
通通做完了. 就選Export匯出啦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701aba7af6af152935fbd5bb2a9adbf3.jpg)
Lightroom不像Silkypix那樣會自動將每一張RAW檔的所有過程參數都自動儲存在子目錄裡
Silkypix只要在該目錄下. 對該檔案做過一次處理
以後再回到同一目錄開啟同一個RAW檔. 就會直接匯入上次處理好的各項參數
若要將同一RAW檔輸出不同格式和不同尺寸的圖檔. 就很輕鬆
因為RAW只要處理第一次就可以了
所以Lightroom的場合. 我想先儲存一張DNG. 用以紀錄原本做好的所有參數設定
對話視窗裡. 儲存目錄選擇原本RAW所在的資料夾
選擇另外建立子目錄
匯出格式設定為DNG
無失真壓縮. 打勾
嵌入原始RAW檔. 打勾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5df5b11cee0a05f53925df3b9ad6988e.jpg)
存好一張DNG之後. 再輸出我要的JPG檔
格式設定為JPEG. 壓縮品質100
色域設定/ICC profile設定為sRGB. 圖檔尺寸則設定長邊為900pix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866366ceb99fe0acb8e1a0bd78b07928.jpg)
按下export按鈕後. 回到原始畫面. 畫面左上方會顯示檔案處理進度
這是lightroom的優點之一
儲存動作似乎預設在背景工作. 不影響軟體繼續執行其他動作.
![[071227] Lightroom 心得 其之二 摸索篇](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2/mobile01-6b692995019e2f006ac34c87f2f592e0.jpg)
最終完成的樣子
拍攝器材是Sony A100, Minolta 20/2.8new.

Silkypix和Lightroom....初步簡單的幾點心得歸納
1.
Lightroom的即時預覽做的比silkypix要好一些
我在silkypix裡做銳化和去雜訊兩項的時候. 預覽感覺不是很準.
通常要輸出JPG以後才能確認效果.
而Lightroom不用
2.
對色彩色相. 明度. 彩度的調整. Lightroom可調整的範圍比較大
效果目前看起來也比較好
3.
曲線工具上. 個人比較習慣Silkypix
在Silkypix選擇linear的時候. 它可以設置很多定位點.
即使linear模式下. 多打幾個點. 也可以做到類似曲線的效果
換句話說
即等於可自由控制曲線的對比強度
但Lightroom曲線工具的四條拉桿的設計也很親和易用
4.
Silkypix有數位移軸
Silkypix也可以修正鏡頭的枕狀/桶狀變形.
這蠻好用. 也是我個人經常用到的功能.
而Lightroom似乎沒有提供這些.
5.
那個Clarity功能....在這次sample效果裡看起來. 好像蠻不賴的.

一些心得僅供參考. 若有任何錯誤或不足. 歡迎隨時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