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對修圖的忍受度

先定義一下我所謂的修圖,

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
數位相片要能呈現影像,
至少都要套用一組描述檔,
差別在於描述檔是套用廠商所預設的,
或自己所設計或調整的,

而我在這裡所指的修圖,
是指上述的方式,
利用比如LR所設計,套用,或調整,
而構成的RAW檔案,
不包括形成圖檔之後所做的比如PS方式的修圖,

如果依照上述的描述來定義修圖,
那一張照片是不是修圖將變得難以區分,
因為描述檔沒有所謂的沒有描述,
不是採用廠商所預設的那幾組風格,
或利用相機進行參數的調整,
就是自己利用官方或第三方軟體來變更,
那這一類只針對檔案的數值進行調整的修圖,
大家會有那些仍然不能夠接受的範圍?

這樣的區分可能不只是為了吵嘴而已,
而是可能會改變一個拍攝者的攝影模式,
因為拍攝者可能會有兩種習慣,
一是在拍攝前花費許多時間調整準備妥當之後再按快門拍攝,
二是在拍攝前除了基本的三要參數和構圖,白平衡外,
其他的都挪到拍攝後回家慢慢調整,

我個人是後者,
不知道其他先進們的看法如何,
謝謝指教
2016-04-04 20: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修圖 忍受度
這要看用圖何處啊?

自己用, 自己爽就好.

要寄去比賽, 就看清楚賽規. 由於各賽定的規則限制不會都一樣, 所以每次都要看清楚該賽場的規則.

是客戶花錢的, 那就要滿足客戶的胃口. 不然就會引起糾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hyH_60x1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O7nZFztmM

交給美編, 美編說了算.

要放在圖庫賣, 各圖庫要求的也不太一樣, 所以各圖庫注意事項都要去看清楚, 要迎合該圖庫的胃口, 不然會被退件..


瞎秘? 原來只是要在網上比面子, 哦, 這個通常只會沒完沒了, 浪費生命...


你的圖是給誰的, 對他負責就好. 不相關人士, 沒必要想太多...
+1
宅男乙 wrote:
原來只是要在網上比面子, 哦, 這個通常只會沒完沒了, 浪費生命......(恕刪)

ynamei wrote:
+1...(恕刪)


我說了,
這樣的區分可能不只是為了吵嘴而已,
而是可能會改變一個拍攝者的攝影模式,
如果大家沒有意識到那就算了,
哈哈 嘴角不爭氣地上揚了
有中肯到 真的是神級的回覆啊

jill1124 wrote:
先定義一下我所謂的...(恕刪)


1.拍人像.藝術照~~ 當然要修圖, 把人修的不假+皮膚又美~
因為客戶需要美美+自然照片~~

2.拍風景照... 調整對比.顏色.鮮豔度... 不要調整過度, 使用PS合成作假!!

.....個人原則

jill1124 wrote:
先定義一下我所謂的...
而我在這裡所指的修圖,
是指上述的方式,
利用比如LR所設計,套用,或調整,
而構成的RAW檔案,
不包括形成圖檔之後所做的比如PS方式的修圖...(恕刪)

施主何須把枷鎖往別人身上套呢?


wenchin1001 wrote:
施主何須把枷鎖往別人...(恕刪)


那有在套誰什麼?
中文有那麼難懂嗎?

還是你沒有辦法區分LR和PS這兩種工具的用途 ?
如果廣義的來講,這種也是修圖阿,只是事先做而已。
1.鏡頭外掛漸層濾鏡
2.搖黑卡
3.裝偏光鏡
4.裝減光鏡
5.現場調白平衡
6.曝光加減EV值
7.調整風格檔(電腦調整風格檔細項參數後傳到機身)

==============================================

我個人是覺得,
學攝影不學電腦後期修圖,
純粹是練功練半套。

新聞記者或者人像攝影,
只有短短的幾秒讓你抓拍,
哪有時間讓你構圖調整一堆參數,
當然先拍然後回去電腦調整和殘切並且水平用好。

風景攝影,
日出日落短短一瞬間光比差距最少5EV以上,
要搖黑卡或者裝漸層鏡,
就當神手吧,次次都成功,
但這次畫面有一個雕像是景物而且剛好超過分際線,
不電腦後期能解決?

商業攝影這我就不用多講了...誰不後期修圖?

如果是玩玩的心態我是覺得沒學電腦後期沒關西,
但倘若要在攝影這條路越走越寬廣,
不後期修圖只是讓自己能走的路就那些,
因為大家都在進步,只有你原地踏步。

===============================================

我通常構圖後,想一下要甚麼光圈快門,然後來一個包圍曝光9張,
然後再調整兩次光圈在各包圍曝光9張,
回家在挑一張最喜歡的,輕輕鬆鬆,
倘若光比差距太大就拉拉曲線或做HDR,
HDR做出來怪怪的話那就放到PS用蒙版去做圖層。
前製
拍攝技術
後製

為了成為完全體

學都學不完了

怎麼會有空去管這些框框架架




想清楚自己要的,及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有能力就努力去達成。

自己爽就好



修圖這一事

當本身對後製的技巧及知識越是進步,隨之對後製的包容就越來越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