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裡的事情處理完了
想說南部沒甚麼工作機會 (影像媒體)
想往中北部發展
目前先想好說台中市試試看
但我朋友都說台北才有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而我也找了很多資訊
看了人力銀行
但是 我還真沒踏進去過
真的不懂這業界實際上需要的程度在哪裡
我目前 能走得方面就
企劃,後置
我看人力銀行上的敘述 根本看不出來他們要的程度在哪
很怕我去應徵 結果甚麼都拿不出來
很想問一下混過業界的前輩
剛進這行 能力要到哪裡 工作都做些甚麼
影像後製處理 特效 這類的
sky50665 wrote:
最近家裡的事情處理...(恕刪)
平面藝術指導報到,
現在也做製片美術。
從退伍到現在都是在這行打滾,雖然還很年輕,
資歷五年,去年2月自己出來開工作室。
我想應該能提供一些實務經驗。
廣告公司 / 設計公司 / 公關公司我都幹過,
我是靠換公司升職加薪的,小則4-6人公司,大到70-100人公司都待過,
平均大概1~1.5年我就會換一次公司。
這行流動率極高,半年同事就大換血一次,大公司也一樣,
待個2年叫做資深,待個5年叫做超級資深。
這樣你就知道工作的血尿程度到哪裡了,但不少人還是樂此不疲(敝人就是XD)
但撐不下去的人更多,體力很重要,熱忱更重要,
專業?創意?那都是可以培養的...先撐下去再說。
這行沒有所謂的企劃這種職位,設計師就是企劃,談的是創意,
如果要說純粹的企劃 / 創意,那叫做 "專案執行",
不好意思,這跟影像處理八竿子打不著邊,
你在處理的都是paper、表格、簡報。
再來你提到的:影像後製處理,特效。
這是屬於 "工" 的方面,
既然講的是工,我坦白說薪資成長就是很有限,
因為這行著重的是 "腦",也就是創意,
我不是看不起工,工是基礎,所有要靠創意吃飯的人,
都要先從工開始練起。
以我之前帶平面設計來說,什麼是工?
電修、合成、基礎攝影、插畫、字學、版學、視傳。
一般新人把這一套全部練完大概1.5~2年,拚一點的8個月~1年,
(敝人是8個月,最拚的時候曾經有2個月苦練到天天9點上班,1~3點才下班,包括周末。當然不是很建議這樣= =,會把身體玩壞。)
婚紗電修師把照片修的美美,你去廣告公司裡面隨便抓一個設計師他都能做得到,
我們可能還更強,因為做過化妝品廣告的大圖輸出。
所以大型的廣告公司 / 設計公司,為了讓設計師可以更專注於創意這部分,
都會專門請負責電修、後製、動畫的人,簡單來講就是美工啦XD
如果你不了解的話就會很不爽,為何那些設計師平常都在逛網頁、動動腦、打嘴砲,
薪水就比你做到死還高。
但別忘了,這些人也是從美工爬上來的XD
(除了少數創意總監是 Marketing 或 Sales 出生的,不然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先從工開始。)
當然也是有那種立志於專精技術精華的人,
比如說歐美幾個著名的動畫公司,薪水也很高。
當然台灣也有,只是相對路比較窄,想要爬上去的機會當然就比較少,
比起創意人員相對不吃香。
最後...這個行業的確台北才有發展空間,
你如果要走專案執行,沒有相關經驗的話都是從助理開始,
薪水就22K~26K,撐個1-2年有做過一些大案子的話,會直接跳到36K~40K左右,
撐個5年大概就專案經理了。
如果是你所謂的影像後製處理,特效,
那就是從美工幹起,基本條件是軟體操作要會,起薪也差不多是22K~24K
PS、AI、ID、BR這些是一定要會的,不會你踏不進這一行,
ID可以會基礎就好,沒有待出版業的話這套用的機率不高,
FL、DW、LR不會沒關係,會的話加分。
動態方面非我專長,我不曉得,待這個產業的高手補充。
基本工練完後,大概會升到30~32K左右,然後就看你要不要轉創意路線,
平面的話就是轉設計師(GD),然後一路資深設計(SD)、助理藝術指導(AAD)、藝術指導(AD)、創意總監(CD),這樣往上爬,
從這裡開始薪水就是三級跳,因為創意的難度遠大於工的難度,
它包含到邏輯、支持點、利益點...等等的結構層面,這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經驗累積,這邊就不提了。
動態就是轉製片、導演等,這部分似乎就沒有平面分那麼多,多以名聲名氣為主。
如果你想致力於專精 "工" 的技術,嗯......祝你成功XD
大概是這樣,希望有幫到你^^
----------------------------------------------------------------------------------------------------
補充一點,訪間很多電腦補習班很喜歡打什麼培育設計人才 BaLaBaLa 的口號,
教你基本的軟體操作,然後再找那些學員畢業後應徵到某某設計公司的美工職位,
弄得一副人生勝利組的樣子,真的看看就好= ="
jaeasy wrote:
你說的起薪太低了~...(恕刪)
既然閣下也是同行...
那肯定也會了解學生作品跟商業作品上的差異在哪裡,
以及學術討論跟實際應用上的差異在哪裡。
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新鮮人,作品集也都非常棒,但那也都是藝術類的東西。
很少有剛畢業的學生就有很優秀的商業作品,
但職場上很現實就是在商言商,除非要當藝術家,那我會說好好地做自己。
否則再怎麼優秀的學生,進公司大多都是非即戰力,
都還是得經過BTL的訓練才稱得上是一個可用戰力。
我跟您一樣設計科班出生,
一個班上作相關行業剩不到10人,高中 + 大學設計相關不到20人活著,
但創意相關公司卻一間一間的開,這代表什麼?
代表這行的入行標準不高,非本科系的都可以來做,
更有很多知名設計產業的創意總監是 Marketing 或是 Sales。
帶過十幾二十個設計師,說真的...
非科班的只要夠努力認真有熱忱,兩年內就可以追平甚至超越一個科班出生的。
新鮮人剛進公司BTL的水準都差不多,科班會好一點,主要優勢在於ATL,
ATL與天份有關、與日常經驗有關、與看過多少作品有關,
一個非科班新人如果願意犧牲假期去多看多接觸這些實務經驗,2年內絕對追得上。
這行起薪不高,但願意拚的話加薪很多,
我自己第一份工作設計助理24K,一年半後換公司直接資深設計34K,
之後再換就AAD 40K以上,後面就不講了。
28~35K的美工也是有啦XD...可以找看看,普遍來說比較少就是了。
歡迎一起切磋討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