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應該可以po在這裡吧…… 暗房資訊日漸減少且封閉,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沒什麼數位的好東西,掃描器有點爛,可能無法表達相紙的十分之一的美,見諒。

亮度和反差,基本上可以說是所有的編修手段都是為了控制亮度和反差,不僅暗房,就連數位編修也是經常用到,在拍攝當下如果多加關注現場的反差關係,對於構圖也會有所幫助。不過這一篇不談拍攝,談編修,暗房編修。

暗房裡頭控制亮度靠的是放大機鏡頭光圈大小及曝光時間長短,和拍攝很像,先不細談。

控制反差則由不同號數的相紙,或多重反差相紙及反差濾鏡的配合,不過 135 拍出來就是一整捲的,裡頭場景可能從高光高反差到低光低反差都有,但整捲只有一組沖片時間,如果配合高反差決定沖片時間,就會造成低反差場景反差過低,反之,則造成高反差影像反差過高,如果僅單片使用反差濾鏡,無法更細緻的控制整體影像,所以 split-grade printing 向來是專業暗房裡的基礎流程。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2 filter / f16 / 8, 10.1, 12.7, 16, 20.2 seconds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5 filter / f16 / 8, 10.1, 12.7, 16, 20.2 seconds

split-grade printing 利用反差濾鏡的二個極端 0 (或 00 ) 號濾鏡及 5 號濾鏡,做出更細緻的亮部與暗部組合,從而達到控制影像的第一步。首先確認影像當中的高光區域,利用 0 號濾鏡製作第一試條,決定高光區域細節的保留程度,進而決定目標影像的基礎曝光時間。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這格影像拍攝於喜宴會場,沒有高光可以選擇,改採取白色杯盤為試條參考位置
#0 filter / f13 / 8, 10.1, 12.7, 16, 20.2 seconds

接著確認影像中的低光區域,第二試條先用 0 號濾鏡以基礎曝光時間曝光,然後更換為 5 號濾鏡,做 f/stop 曝光。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0 filter / f13 / 8 seconds + #5 filter / f13 / 8, 10.1, 12.7, 16, 20.2 seconds

至此便可以決定 0 號及 5 號反差濾鏡曝光時間,做出 split-grade printing,便能夠完成樣張(半成品)。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花了這些時間做出樣張,為了就是方便暗房技師進行後續的規劃編修,這方面的技巧也不少,光學方面常用的就是為人熟知的 dodging 及 burning,同樣也能夠和 split-grade printing 一起使用。

暗房常用的手段:basic split-grade printing
製作成品前的規劃,半成品通常會被畫的亂七八糟,我都戲稱為「中間產物」

--
原文在 Collect, Select, Print Blog
2015-11-26 10: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暗房 手段
谢谢分享

15151515151515
jumbo2006tw wrote:
花了這些時間做出樣張,為了就是方便暗房技師進行後續的規劃編修,這方面的技巧也不少,光學方面常用的就是為人熟知的 dodging 及 burning,同樣也能夠和 split-grade printing 一起使用。製作成品前的規劃,半成品通常會被畫的亂七八糟,我都戲稱為「中間產物」



經由您的說明,讓沒經歷過底片時代的人瞭解,以前暗房作業就是這麼辛苦,現在有Lightroom真的是太方便了。

同時,執著於要不要jpeg直出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一張作品,在拍攝前就要瞭解相機記錄的能力,和所選擇呈現影像的載具的表現能力,在拍攝當下適當的曝光設定,和透過後製過程,讓二者能完美結合。這二者向來不是可以直接對映過去的。

jumbo2006tw wrote:
應該可以po在這裡...(恕刪)


感謝分享

覺得數位時代真的很方便啊

不過很難有照片的質感就是。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oxsoul/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