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i_piacevole/
很欣賞這位攝影師的相片風格
也想請教板上各位
一張照片,要怎麼後製出這樣的風格呢?
LightRoom 大致上該怎麼調整?
謝謝各位
彰化台啤 wrote:
https://ww...(恕刪)
剛好手上也有這個攝影者的OM1
其實只要搭配相應的底片,拍起來差不多就是那個樣子
OM鏡頭某些鏡片本身也偏黃,容易拍出暖色調的感覺
底片版有個推廣底片照片的大樓
有幾個拍底片的前輩也喜歡這樣的色調
也許可以問問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覺得該攝影師的特點在於取景與配色
再來就是北國特有的斜射光、乾淨空氣的蔚藍感
下面頭三張是OM1用底片拍的,後兩張是OM鏡轉接數位EP1





底片色調,給不同的沖洗店掃描出來的也不太一樣
有的店家濃郁,有的清淡,有的畫質銳利,有的畫質很粗糙
也有號稱無後製讓你看底片原味,但給出來的檔案,色調就是整個怪
我沒有體驗過台北某些專業工作室的掃描,記得他們有套嚴謹的方法可以還原底片色彩
用那種方式,再去談每種底片的色彩調性,會比較有基準依據
不然一般店家色差如此大,到底是在拍底片味還是店家味,我覺得後者影響較大
之前也看過日本某PENTAX 67攝影師,喜愛拍底片
但也強調他會後製,把所有照片修到類似的色調風格
說實在的,我很少看過數位模仿底片修圖而不奇怪的
許多手法個人覺得太過刻意做作,好比硬要沙粒感、怪色調、故意偏黃綠或是偏藍
但很容易出現破綻的就是數位容易出現修到過曝的情形,尤其是臉部,我很在意這點
若是真的底片拍的,寬容度高沒那麼容易過曝,高光與暗部細節也不會那麼少
修圖更假掰的就是外框套上底片齒孔、舊化特效,老實說個人不是很以為然
近代比較推崇的大概就是富士數位相機的發色
或是轉接老鏡去呈現更自然的古樸味道
更懶惰一點,想要淺嚐效果的
美圖秀秀這個免費軟體,套用小清新之類的風格
也可以跑出類似色調
彰化台啤 wrote:
https://ww...(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