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看到這個新名詞"HD PHOTO",
規格看起來挺讚的,
有以下特點:
改用新的 scRGB 色域空間
每種顏色8、16 或 32位元,多重壓縮位元(multiple packed bit)格式
壓縮品質是當今標準的兩倍: 更佳影像品質, 大小卻只有JPEG格式的 1/2
低複雜度、低耗電量演算法 (Low Footprint Algorithm)
先進的影像解碼與轉換作業,包括: Mipmaps (變頻解碼)、區域解碼、直接修剪壓縮後的照片(compressed domain crop)、旋轉/翻掀、隨意放大縮小照片解析度
不知各位高手們, 對這個新影像格式有什麼看法?
不過試用結果,「壓縮品質是當今標準的兩倍: 更佳影像品質, 大小卻只有JPEG格式的 1/2」這個是騙人的
相同容量下,破壞性壓縮,例如20MB檔案壓縮成同樣的5MB,壓縮品質只有比JPEG好一點點(微乎其微),肉眼無法分別差異,用軟體比對會發現JPEG雜點稍微多一點點,差距非常微小。
如果要檔案大小壓縮成JPEG的1/2,畫質明顯的變很差,這也表示JPEG的演算法是很優秀。
跟JPEG2000比,在無損壓縮模式,JPEG2000比HD Photo有更好的壓縮率,但是JPEG2000的儲存速度比HD Photo慢了好幾倍。
HD Photo擁有的優勢就是可以儲存16bit、32bit影像,支援更廣的色域空間。
如果沒有圖層需求,到時候我想我大概會拿來取代TIFF檔,無損壓縮才是我需求的,HD Photo無損模式下儲存速度快,檔案又比TIFF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