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色彩管理之「icc的重要性」

以下網址中的第二張圖

http://pp.163.com/chukuang/pp/9255043.html

你看到的
是跟左邊一樣,比較鮮豔的顏色
還是
跟右邊一樣,比較清淡的顏色呢?



左邊是
在adobe rgb的螢幕上
看到的樣子

右邊是
在s rgb的螢幕上
看到的樣子

同一張圖
為何在不同色域的螢幕上
顏色看起來會差這麼多?

這裡我們暫且不談
不同廠牌型號的螢幕
在發色上的差異

我想沒有任何一位作者
會希望自己的圖
在不同的螢幕上
差異如此之大

這都是因為這張圖『 沒有崁入icc 』

icc
我們稱為色彩描述檔
是用來做為不同設備之間
辨識/轉換色彩的依據

只要有崁入icc在圖檔內
不管螢幕是s rgb還是adobe rgb
顏色就不會出錯

我們可以把icc
想像成護照

台灣人拿台灣護照
不管到日本還是美國
看到了護照
就知道你是台灣人

那如果沒帶護照呢?
台灣人在台灣
沒有人會懷疑你不是台灣人
所以完全沒差

但到了日本
日本會把你當成日本人
還會把你穿上和服

到了美國
美國會把你當成美國人
還會把你染成金髮

沒有人知道
其實你是台灣人....

所以一旦圖檔內
沒有崁入icc
就會天下大亂了

在adobe rgb的螢幕上
圖就會被自動視為adobe rgb色域,並轉換為adobe rgb的顏色

在s rgb的螢幕上
圖就會被自動視為s rgb色域,並轉換為s rgb的顏色

目前市面上
所有的nb螢幕,都是s rgb
至於桌機螢幕,則是s rgb跟adobe rgb都有

作業系統方面
win上某些瀏覽器不支援icc的辨識,s rgb以外的icc有可能會無法正確辨認與轉換
(這是win先天的罩門,除非系統核心整個砍掉重練,否則無解)
mac則是完全支援,任何icc都可以正確辨識與轉換

所以目前在網路上使用
最不會出錯的方式
就是把圖片崁入s rgb的icc
就算不同廠牌/型號的螢幕,沒有校色
也不至於
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要如何知道
一張圖有沒有崁入icc呢?
我們可以在PS的

「編輯>顏色設定」,先設定「使用中色域」的「rgb」

所有做平面輸出或是攝影的使用者,都應該用adobe rgb
只有以上之外的一般使用者用s rgb,

這跟所使用的螢幕是s rgb還是adobe rgb無關,
而是跟檔案最後使用的目標色域有關

就算使用的螢幕只支援s rgb
也要把ps的工作空間
設為adobe rgb

不用考慮螢幕是否能看得到
adobe rgb的色域

因為
"adobe rgb是為了輸出時可以幾乎涵蓋完整的CMYK色域"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ross-wang-基礎色彩管理/色彩空間中的工作空間adobe-rgb和srgb顏色空間的區別/376083275795051

就算在PS內檢視/編輯時
看不到那些比s rgb還多的顏色
也沒關係

接著下面「色彩管理策略」的「找不到描述檔」
把「開啟時詢問」勾起來

"

然後把圖丟進PS
若這張圖沒有崁入icc
就會出現這個視窗

"


若選擇第一個「保留原樣(不做色彩管理)」
意思是
同樣維持不崁入icc,圖的顏色就視為螢幕看到的樣子
他會以PS的顏色設定>使用中色域的條件為內定值
PS的使用中色域
如果設定為sRGB,但我的螢幕是AdobeRGB
那顏色如何跑?就是亂跑
我的螢幕是adobe rgb,所以看到的顏色就是比較鮮豔的
若s rgb的螢幕就相反,但也一樣亂跑

若選擇第二個「指定使用中rgb」
由於我的螢幕,跟我的使用中色域
都是adobe rgb
所以這表示
會給這張圖崁入adobe rgb的icc
而顏色則會維持螢幕看到的樣子
也就是比較鮮豔的,若s rgb的螢幕就相反

若選擇第三個「指定描述檔」
後面可以選擇色域
若選擇s rgb,表示顏色會轉換為比較清淡的
至於icc
若「然後將文件轉換成使用中rgb」有打勾
會給這張圖崁入adobe rgb的icc

若「然後將文件轉換成使用中rgb」沒打勾
會給這張圖崁入s rgb的icc

所以
要這張圖
是呈現鮮豔還是清淡的顏色
是s rgb/adobe rgb/還是維持沒有icc
都可以在這裡做決定

基本上數位相機拍出來的jpg圖檔
要崁入哪種icc
要在機身裡面設定

若是拍raw
則在轉檔前可以設定

這是LR的轉檔視窗

"

通常會出問題的
都是在轉檔完
再進入PS做一些加字、加框
然後存檔時
崁入icc的選項沒有勾到

"

或是選擇了「儲存為網頁與裝置用」
很多人選擇這種儲存方式
是為了要消除圖片內的exif拍攝資訊
但同時也把icc給消除了
所以建議不要選擇這個儲存方式

再不然
就是先選「儲存為網頁與裝置用」
來消除exif
再把圖片另外崁入一個icc
(媽呀~有沒有這麼麻煩啊?exif被人看到會死嗎?)

只要圖片有崁入正確的icc
不管螢幕是s rgb還是adobe rgb
顏色就都不會差得那麼離譜了

如果檔案開啓沒有帶任何色彩描述檔
要盡可能跟檔案的提供者
詢問色彩描述檔空間來源
不要亂套用

若是在網路上看到的圖
不見得有辦法問得到

那麼
自己選一個套
跟讓系統自己亂套
似乎
自己選一個套
可能還比較好些

在此還是推廣一個觀念
請大家務必確認
在存圖檔時嵌入icc
以免後續造成更多問題
2013-04-29 4:16 發佈
推,上了一課〜

cj0517 wrote:
以下網址中的第二張圖...(恕刪)

cj0517 wrote:
以下網址中的第二張圖...(恕刪)


想問一下他ICC 是抓PC內建還是說校色器校色後的ICC?
好文收藏先....這種平常沒在注意的事情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

感謝分享

cj0517 wrote:
icc
我們稱為色彩描述檔
是用來做為不同設備之間
辨識/轉換色彩的依據


好文先收藏,
推~~
很棒的文章 又長知識了

推~~~~~
cj0517 wrote:
以下網址中的第二張圖...(恕刪)

umax wrote:
想問一下他ICC 是...(恕刪)

沒有崁入icc的圖檔

若是在PS內觀看
就會被當做PS設定的工作色域來顯示

若是以其他看圖軟體或瀏覽器來觀看
由於牽扯到各作業系統/軟體/瀏覽器
對icc的支援度與設定不同
可能又會有許多不同的狀況

總之圖檔若沒有崁入icc
必定造成天下大亂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非常感謝分享~色彩管理很重要~但是很多攝影人卻都沒有注意到這門學問
很多人不知道
也不去管icc
一旦圖檔沒崁入icc
就天下大亂
但自己卻沒發現....

很多人都很疑惑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部分人
只會用自己的螢幕
看自己的圖
很難得有機會
用別人的螢幕
看自己的圖

因為大部分人用的螢幕都是s rgb
所以 看到的 其實只是一小部分的狀況
也不見得正確

自己的螢幕看自己的圖
當然看不出問題
別人用他的螢幕
看你的圖
也不知道你的圖
在你的螢幕上
長啥樣子
所以也不會去懷疑
你的圖在你的螢幕
跟在別人的螢幕上
是否有這麼大的差異

有實際看過的話 就比較能體會

我是因為看到這人的圖
鮮豔到非常不自然
我直覺認為
這顏色
絕對不是作者想要的顏色
於是把圖抓下來丟進ps
bingo!
果然沒有icc

造成在我的螢幕上
呈現出來的是
這麼不自然的顏色
但一般人
不見得會去抓這個問題

就直接認為
作者的顏色就是這樣

會覺得好美
但殊不知 已經錯得有點離譜

色管就是降子
任何一個環節錯
後面就完蛋了

每個轉換都是關鍵
很好玩 但也很嚴謹
說真的 有錯過 會更清楚 更警惕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推好文~~ 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保留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