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依照個人處理習慣編寫,也屬於個人白話式的解讀,更是只挑重點功能來做介紹,所以部分內容可能不是那麼專業與謹慎,只能算是概念教學文。
*不清楚的部分或文章中沒提到的部分也可以詢問,我盡量實際操作拍下圖片來解答。
說到修圖第一個就想到photoshop,但如果是修照片甚至有數百張照片呢?這裡介紹一種軟體,算是photoshop的同門師兄弟,把photoshop修圖功能精簡化,針對照片做最有效率處理的Lightroom3。
Lightroom3的功能只針對修照片而存在,簡單直覺的介面讓你不再被photoshop豐富強大的各類功能搞得眼花撩亂;另外針對我另一篇縮時攝影的教學(整理中XD),Lightroom3絕對是必備影像處理軟體之一。
Lightroom3試用版本:
http://www.adobe.com/tw/products/photoshoplightroom/?promoid=BPCPE
Lightroom3官方說明書:
http://help.adobe.com/zh_TW/Lightroom/3.0/Using/lightroom_3_help.pdf
以下是個人編寫的Lightroom3簡易教學:

首先開啟Lightroom3軟體,點擊紅框的讀入按鈕來匯入欲修改照片。

勾選欲修改照片後,點擊右下角紅框的讀入按鈕。

如果要移除讀入的照片,直接在照片上按滑鼠右鍵選擇移除,可以放心的是移除功能只是把照片從Lightroom3的讀入名單中移除,而點選從磁碟刪除就真的是把照片丟進資源回收桶了。

之後點擊右上角編輯相片可看到此畫面;黃色區塊屬於預覽畫面,紅色區塊則是各類修圖功能,(2)區域對基本功能(3)區域對應預設集(4)對應細部功能(5)區域對應綜合功能。
(一)校正說明(相機校正、鏡頭校正)
(二)基本功能(分割預覽、快速集合、同步化、加入浮水印)
(三)預設集(照片風格)
(四)細部功能(色溫、曝光度、亮部修復、清晰度、鮮豔度
色調曲線、HSL/顏色/黑白、分割色調
銳利化、雜色減少、鏡頭校正)
(五)綜合功能(裁切覆疊、汙點移除、紅眼校正、漸層濾鏡、調整筆刷)
(六)輸出(轉存)檔案
(七) 實際操作
非拍攝RAW者,可直接跳(二)點觀看。
(一)校正說明:
首先要先說明校正的設定,這部分會比較複雜可以選擇跳過,但如果你覺得讀入Lightroom3的照片跟拍出來色調不同,尤其是讀入RAW檔,就有必要看。
相機校正部分:

把右邊卷軸拉到最底下點描述檔,描述檔也就是相機內部的調控檔(風格檔),也許你拍攝時是設定風景,但讀入時的預設不一定會一樣,這邊只是示範不用真的跟我調一樣,而且你的選單也可能跟我不同。

但這動作一次只能調一張,如果要一次調整多張照片則要使用同步化功能,首先選取左下角要調整的相片(Ctrl+滑鼠左鍵個別點選或Ctrl+A全選),同時選取兩張以上時,右下角上一個按鈕會顯示成同步化字樣,之後按照上圖勾選鏡頭描述檔校正,按下同步化即可一次調整多張。
嫌每次讀入照片都要調整描述檔,還有另個辦法。

點擊任一張照片,選取好描述檔種類;按下鍵盤Alt鍵同時滑鼠點擊右下角的設定預設值,並在視窗中點選更新至目前的設定,往後讀入照片都將以你選擇的描述檔作為預設。
鏡頭校正部分:

另外在右方選單內的鏡頭校正選單,點選描述檔,勾選啟動描述檔校正;個人認為這功能很重要,尤其在乎光學變形的人,可以善加利用。
相機校正與鏡頭校正個人認為是必要的,至於該怎麼調只能說動手試試看才知道,畢竟Lightroom3對各類RAW檔與鏡頭的演繹方式不同,眼見為憑。
(二)基本功能
分割預覽:

開始修圖時可先點選分割預覽畫面,如此可以直接看到編輯前後的差異;分割畫面有不同的排列預覽方式,可以自己手動調整看看,另外要回到單一預覽畫面則點選分割按鈕旁的放大檢視鈕即可。
快速集合:

這功能類似使用Alt+滑鼠左鍵來點選照片,快速集合則是把你選取的照片分類在一個區域方便修圖或轉存輸出;在縮小圖上點右鍵選取加入快速集合,或點擊縮小圖右上角的灰色圈圈即可把此照片加入快速集合;點擊倒三角則可進入快速集合頁面
同步化:

加入浮水印:

點選編輯選單內的編輯浮水印,自行調整後命名存檔即可。
(三)預設集
先介紹無敵作弊功能,預設集。
預設集簡單的說就是套用別人修改好的數據在你的照片上,等於別人做好的作業,你填上自己的名子那麼簡單

很簡單,選擇你要的風格點一下左鍵即可,一秒鐘修圖完成。

網路上還有許多人製作好的預設集,也可以下載後放入Lightroom3裡給自己用;在預設集選單區塊按滑鼠右鍵後點讀入,讀取下載好的風格檔,副檔名是.lrtemplate的檔案。
這邊提供網路上的日系人像風格檔:http://www.megaupload.com/?d=38D4Z8HW
如果配合同步化功能,大量修圖速度保證快上十倍不止。
*預設集只是適用大部分相片,而不是通用。
(四)細部功能
基本欄:
色溫

色溫調整是一個重要的功能,我不太會解次這個名詞,大致上就好像人站在黃色燈光下拍照會呈現暗黃膚色,這不不代表皮膚真的變黃,而是一種外加的因素。
色溫的修正能使照片回到正確的色調,如果常常在餐廳之類的室內拍出五顏六色的膚色,就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色溫,但也可以反過來加強照片色調,例如拍攝黃昏可以調整色溫讓色調更偏黃增加氣氛;色溫調整條偏右是橘黃色調(暖色調),偏右是藍色調(冷色調)。
曝光度、亮部修復、清晰度、鮮豔度、飽和度
曝光度控制照片整體的明暗度,通常以小數點來調整就很夠了;亮部修復是針對照片過曝部分做調整(效果有限);清晰度可以當作使照片呈現夢幻(模糊)與寫實(清晰)的差異;鮮豔度看下圖可知其功用。

以上圖來說,我曝光度調整0.5讓畫面更亮,亮部修復100讓玻璃部分不至於過曝太嚴重,清晰度-100讓畫面呈現夢幻(模糊),鮮豔度+50使顏色更顯著。
如果要製作黑白照片可以點選基本欄右上方的彩色/黑白的黑白選項或是把飽和度調整到-100,飽和度跟鮮豔度是相似的功能,以下圖把兩者個別設定-100來看結果。

鮮豔度-100

飽和度-100
鮮豔度算是把色彩加深或淡化,飽和度則是把色彩增加或減少,這部分最好還是自己實際調整試試,不過這邊欄位調整飽和度是針對所有色系做統一控制,建議到HSL/顏色/黑白這功能欄位再做個別的色彩飽和度調整比較試當。
基本欄其餘功能也建議自行嘗試,就不做一一介紹了。
色調曲線:

這部分通常交給預設集去調整就好,除非自己對於曲線有概念才去調整,不然可能越調越怪。
HSL/顏色/黑白:
基本上HSL跟顏色兩者功用相似,黑白功能當然就是製作灰階照片用的;以顏色功能來說,分了八大色系讓使用者針對特定色系來做調整,並在每種色系分出色相、飽和度、明度。

以上圖來說,要使天空變得更藍就點選顏色功能的藍色部分,調整色相、飽和度、明度,色相是控制同一顏色不同品種(不同的藍),飽和度是針對目前的色系作色彩加強(濃烈或清淡),明度是控制色彩的亮暗。

上圖是飽和度調整的示範,使用HSL功能(顏色功能也可達成)除了黃色系不動其餘色系調整為-100,說明HSL/顏色/黑白的實際作用也正是如此,可以細部調整你需要的色彩。
分割色調:

可以當作一種藝術風格,讓你照片呈現你想要的色調,有點類似色溫這功能。
細節欄:
銳利化:

讓線條更加清晰,以上圖來說銳利度增加使毛線更清晰分明;建議適度使用。
雜色減少:

晚上拍照(高ISO)或長時間曝光常見畫面上有明顯的顆粒感,雜色減少功能就是抹平這些顆粒,讓畫面更乾淨;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是用抹的方式讓顆粒消失,調整太多會讓細節模糊掉,例如清晰分明的頭髮會變成抹奶油般的效果。
鏡頭校正:

水平功能調整照片水平,比例功能調整照片尺寸;鏡頭暗角功能會讓照片四個角呈現暗淡效果,如果想製作LOMO照片可讓數值往負調整。
(五)綜合功能

1.裁切覆疊 2汙點移除 3紅眼校正 4漸層濾鏡 5調整筆刷
汙點移除:

點擊汙點移除功能時滑鼠會變成圓圈,使用滑鼠滾輪可以調整圓圈大小(或左上角調整數值),第一步驟先在汙點點擊滑鼠左鍵。

之後按住左鍵把圓圈移往周遭區域,以上圖來說移往旁邊較好的皮膚,汙點移除功能變會自動把汙點模仿成較好的皮膚,當然汙點移除可以應用的範圍很廣,不限於修臉。
漸層濾鏡:

點擊漸層濾鏡功能後,在下方數值欄調整你要的數值,以上圖來說我希望天空可以更暗,先調整曝光度為 -1,之後滑鼠移到最上方點下左鍵。

按住左鍵持續往下拉到需要調整的範圍,這樣畫面就會從最上方 -1曝光度到最下方逐漸恢復到 0曝光,呈現一個自然的漸層調整;上下線是漸層範圍可以調整,中間圓圈是移動整個漸層位置;另外這功能沒有方向限制,可自行調整。
調整筆刷:


點擊調整筆刷後,在下方數值欄調整你要的數值,而滑鼠會變成圓圈,使用滑鼠滾輪調整圓圈大小,之後點住滑鼠左鍵就可以塗抹你想要的範圍;這功能用在逆光拍人時格外好用,可以讓臉由黑轉白。
調整筆刷跟漸層濾鏡的調整數值(曝光度、飽和度…),跟前文介紹的調整功能相同,只是一個是整畫面調整,一個是指定區域調整;另外裁切覆疊跟紅眼校正就不介紹了,很簡單用。
(六) 輸出(轉存)檔案
Lightroom3似乎沒有直接存檔功能,而是轉存成另外一個檔案,當然要覆蓋原始檔案的話就把轉存資料夾設同一個,之後覆蓋檔案。

點選左上角檔案選單,選轉存;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上圖,添加相片浮水印需選擇之前設定好的浮水印檔案,不然可能會使用系統預設,一般除了轉存資料夾要設定外,其餘用預設即可。
(七)實際操作:
下表示重點功能整理與個人流程介紹:

9.10 是輸出必經過程。
2.9.10 能解決大部分情況,前提是別拍得太失敗。
2.3.4.9.10 預設集套用得不到理想效果就得調整3.4。
1.2.3.4.5.6.7.8.9.10 屬於講求細節者調整,或真的拍得很失敗。
修圖範例:
膚質改善

清晰度主要控制夢幻(模糊)與寫實(清晰),要改善膚質當然是不能太寫實,所以往負的方向調整;銳利化可調可不調;雜色減少介紹過是用抹的方式把雜訊移除,利用抹的特性來光華肌膚,這邊把數據調越高抹得越明顯。

用預設集(日系人像風格檔)的方式更快,這就是為什麼這是作弊功能了。
特殊風格修圖

(1) 清晰度-50製造夢幻感,雜色減少100抹平細節輔助夢幻效果。
(2) 汙點移除把頭上的灰塵移除掉。
(3) 分割色調讓照片呈現你選擇的色系。
風景修圖

(1) 預設集先後點選中等對比與微調。
(2) 之後使用顏色功能單獨調整藍色飽和度讓天空更藍,如果是火燒雲之類場景就加強紅色飽和度...以此類推。
(3) 銳利化與雜色減依照喜好調整。
色溫修正

(1) 預設集點微調,大部分相片都會使用這個,純粹覺得效果不錯,與色溫調整無關。
(2) 色溫條往左調整,冷色調越多當然就是減少暖(黃)色調了;色調 -7算是輔助色溫讓畫面色彩更正確,。
(3) 亮部修復使後方金針菇與蝦漿不會過曝太嚴重;對比這數值會讓暗的區域更暗,使亮的區域更明顯,換句話說就是突顯主題時可以使用;銳利話跟雜色減少依據喜好即可。
2011/07/06 悠游魚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