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151515151515151515
嗚啦芭樂萬 wrote:
如果沒記錯,黑白底片修片是用2H甚至更硬的鉛筆修,用2B或2HB都太軟不太適合,我看過我父母的結婚照,真的都有修過(恕刪)
如果用H等級的鉛筆就很好磨了,有沒有人用H級的筆在修,我到是沒看過,我只見過用B等級的筆去修,就是忘了是用幾B的筆?是很軟沒錯,所以才沒有幾個人會磨這種筆,更不要提修片過程中會斷筆,用硬的筆會傷到底片,要磨的很尖,否則怎麼修掉很細微的皺紋,修的效果也不好,這關係到附著力的問題以及濃淡的問題,所以不談了,不會修的人只要像片稍微放大,就會看到一條一條的筆痕,不過沒看過不表示沒人用過,我所看到的只侷限在台灣南部地區,其它地區有沒有我不知道。
不只是結婚照會修,你看一看小時候辦證件的大頭照底片來看,很多都修過,當然也有被像館省掉這個步驟的,偷工減料的都存在,以前拍大頭照都是用120底片,但也有像館拿135在拍的,特別是學校集體拍片,反正那時候不是相關行業也沒有幾個人懂的這些,特別是後製作業更是少人知道,就算是攝影師知道也不一定懂這些,很多像館只負責拍照,頂多黑白大頭照自己洗,因為黑白片的技術門檻較低,其它的大尺寸像片或是彩色的就只能交給更專業的沖洗店,專門洗大尺寸的,所以說底片時代的全套後製技術在這種店才有,這種店更是少到幾乎沒有幾個知道(指非相關產業人員),所以現在遇到關於後製問題就煙銷瀰漫,就是這個原因,有的根本書上也沒有提過。
有的網友會說滿街都可以洗大尺寸的啊!很多啊!我只能說滿街都是轉洗店,幫你把像片轉給這些大型的沖洗店。
嗚啦芭樂萬 wrote:
過去也不懂為什麼老師會對電子式機身如此嗤之以鼻(恕刪)
會不會被電過

augheck wrote:
學生時代都是用120...(恕刪)
看來閣下當年家裏不是開像館的,就是開賓士的,120還真沒幾個玩的起,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有些技術很難學到手,沒門路還真不知從何玩起。
現在坐著爬文就略知一二了,很多網友像機設備都很高檔,稍微普通的也不會差到哪裏,後製也是PS一下就很好了,有的玩了好幾年,器材也已經是頂級了,但似乎沒有甚麼進步,我給想求進步的攝友指出一些問題,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忽略基本功,我說的不是甚麼光圈、快門的這種基本器材原理,我注意到很多在構圖方面忽略了,希臘有個女神廟(我忘了正式名稱叫甚麼,也懶的再爬文),是運用黃金比例去建造的,它的屋頂水平線不是一般直線的,是刻意往上突起的拱型的,因為這樣從下往上看,視覺上就變成平的,當然建造難度多很多,如果是蓋成直線的,從下面往上看,因視角關係中間是往下陷的,有隨時垮掉不安的感覺,比如說有的網友喜歡在圖片上加上文字,因為他覺得比較好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為甚麼加在那個位置上,因為你移來移去的,發現這個位置好看,可能無意中你就在做一件事,取的畫面的平衡感,你的審美觀不知不覺在起作用,像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與可以說完的。
有的追求變化與甚麼衝擊感,新鮮感,造成有些人基本功不好,怎麼拍都無法很滿意,停在一個瓶頸,或是自得其樂,心態不好也是其中原因(我不是在罵人),有的說我隨性拍,我高興就好.....要突破傳統...,照像術離不開美學這領域,內行的看門道,這個門道是甚麼?有些事不說穿,根本不知道有這層涵義,這個門道也就是攝影家跟攝影匠或是器材迷的分界,例如用v字型構圖,會給人一種不安定,不穩的感覺,假設你拍婚紗照,不小心用了這種構圖,你也不知道,但是整個相片主體表情都不錯,光線也可能打的很好,但是你只注意這些,就到處給朋友欣賞,還覺得挺不錯的,可是會看的人就會覺得憋扭......。
出去拍照,光是要採用哪種構圖?三角型,s型,透視法.......,幾十種黃金構圖在腦子打轉,要注意光線,要注意主題,角度......,色彩及大小要如何融入表現出層次,很多知道要挑天氣,挑時間出景,真的不容易,這種對美的追求是沒有盡頭的,但萬一真的讓你拍到滿意的,你想想,那是一張甚麼作品,到你老的時候再回顧這一張,你都會看的很樂的,這不就是一些攝友所追求的目標。
有些追求的目標就真的不好,比如日本有個有名的攝影師,專拍黑白,顆粒很粗的,人物都拍的很像鬼魂似的,很陰暗的,說真的他的象片擺在家裏,會嚇哭小孩的,看久了相信會影響到人的身體,我覺得很多新手都拍的比他好,不信的人可以去爬文,搜尋一下「水結晶」這個詞,這是經過科學實驗的,就知道我在講甚麼。
中國人講五行,把鬼魂似的象片放在家裏,你能升官發財保平安嗎?也有的也把底片的漏光,當成一種美感、風格、一種fun在傳,在學,或是像片刻意洗出很奇怪的色調,好像印刷套色沒套準,以上如果有講到各位看官或是粉絲,請包涵,純屬巧合,我是說有些風格真的不入主流,不值得您花時間在上面,已經談太多了,今天就到這,再說下去就是精神層次的東西了,有冒犯各位也請多包容,謝謝。
logitech wrote:
看來閣下當年家裏不是...(恕刪)
沒啦~機器是學校的啦
拍也是拍黑白的(像彩色沖洗的我就沒學到)
只要出錢買一大張相紙大家分裁就好了
底片跟顯劑都是凹老師的
不過功夫底沒打好,老師就不會借給那些學生了
現在數位攝影沒辦法達到的一個地步
就是用投影式拍照
簡單一點在未感光相紙上
放個樹葉樹枝投影曝光幾秒做個剪影效果
我是買幾個小玩具兵做出了像HBO諾曼地空降的封面圖
影約還有些立體感,可惜作品都不在了
老師出這道題的用意就是要學生講構圖
看到01上大家都在追逐機皇鏡皇有時也真感嘆
現在已經沒人進過暗房搖底片了吧.....

冰醋酸的味道還真令人懷念啊.......噁~
看現在01的分享圖其實很多人拍的都很棒
但都有一個共通點,色彩鮮豔的過了頭
(當然也可能是電腦RGB的關係)
也不是鮮豔不好,個人感覺過度美化了真實的環境
當然這方面是見仁見智,要看照片的用途啦~
不過最近剛好摔了相機(D80)
想是不是該換機了.....銳利度真的差很多
拍全身人像上菊全印刷可能不夠利阿
augheck wrote:
看現在01的分享圖其實很多人拍的都很棒
但都有一個共通點,色彩鮮豔的過了頭...(恕刪)
非常非常認同,不是特殊用途有的也是調太過頭了,
augheck wrote:
想是不是該換機了.....銳利度真的差很多...(恕刪)
d80應該還好吧!網上的像片銳利度拉過頭都有,我經常整理一些不同廠牌FX拍出來的,鏡皇拍出來的,也沒有利到網上那種程度,我說過,光看像片不讀取任何數據,一般情況下(非高ISO....),我分不清楚FX跟DX拍出來的,當然還沒看過三、四千萬畫素那台,很特殊的不說,就比較一般常見的,鏡頭畫質稍微還分的出好壞(很差的VS很好的),差沒很多的鏡頭也是比較的滿頭大汗,如果不是因為要商業用的,我會選擇DX機種,因為鏡頭群較輕,有較多選擇,FX要背二、三個鏡頭出去,還有其它的設備,真不是鬧著玩的,光像機包就找了很久,也買過好幾個,目前已經摸索出一套戰鬥裝備,雙肩背包+腰掛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