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知道有些觀念是錯了,懇請賜教
目前螢幕是以軟體校色,尚沒有預算購入Spyder之類
有個問題想請教,一般軟體或硬體會產生ICC(如adobe gamma...),可以知道其運作流程是
Image->Monitor Profile(no mapping if none)->LUT->Monitor
可參考
那假若今天使用的是不產生ICC的軟體(如quick gamma or 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流程似乎少了Monitor profile (mapping這步驟)
僅 Image->LUT->Monitor
這類軟體似乎是在LUT作用(好像spyder也是這樣,需要用他的軟體於開機時載入,但弟姑且稱spyder是能產生可用ICC硬體)
假若上述為真,那沒有ICC檔的狀況下以不支援色彩管理軟體看圖(IE),是不是就強制使用LUT mapping,效果跟ICC不就一樣? 而且強制所有IE看的圖以類似色彩管理方式瀏覽,豈不快哉?
另一個延伸的問題,ICC檔是否有分別對sRGB and aRGB進行Monitor mapping
意思是:
Image(embedded sRGB)->Monitor Profile(sRGB)->LUT->Monitor呈現正確顏色
假若
Image(embedded aRGB)->Monitor Profile(sRGB)->LUT->Monitor不就亂七八糟
還是Monitor profile能同時識別sRGB and aRGB(沒有分aRGB and sRGB),適時的給予對應??
最後還有個問題,假若image沒有embedded RGB,使用IE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2.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3.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請問以上三種環境下,Monitor所看到的圖會是1=2不等於3嗎?
因為IE對沒有profile的檔案(對所有檔案都是,有沒有embedded RGB這條件好像沒差)一律以sRGB取代,可是又沒有支援profile,那不是直接對應monitor輸出嗎? 豈不是跟環境2相同?
但有趣的是,當使用過Spyder螢幕呈色不就更改了,就跟調整硬體RGB相同(與3相同),所看到的圖應該也就應該不一樣? 因此理論上應該是1=3不等於2才是吧?
更進一步,假若image embedded aRGB,使用Photoshop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a. Image(a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b. Image(a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c. Image(a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結果是不是,a最準確,b是以錯誤的sRGB色彩顯示,c是以正確的sRGB色彩顯示,僅沒辦法表現超出sRGB的色彩? a之所以準確,是因為PS支援色彩管理,可以讀取spyder之ICC,remapping aRGB to monitor對嗎?
弟知道觀念有誤,希望能夠請前輩們提供糾正,先謝謝大家
Giugiaro wrote:
弟知道有些觀念是錯了,懇請賜教
目前螢幕是以軟體校色,尚沒有預算購入Spyder之類
有個問題想請教,一般軟體會產生ICC(如adobe gamma),可以知道其運作流程是
Image->Monitor Profile(no mapping if none)->LUT->Monitor
那假若今天使用的是不產生ICC的軟體(如quick gamma or Monitor Calibration Wizard),流程似乎少了Monitor profile (mapping這步驟)
Image->LUT->Monitor 這類軟體似乎是在LUT作用
假若上述為真,那沒有ICC檔的狀況下以不支援色彩管理軟體看圖(IE),是不是就強制使用LUT mapping,效果跟ICC不就一樣? 而且強制所有IE看的圖以類似色彩管理方式瀏覽,豈不快哉?
另一個延伸的問題,ICC檔是否有分別對sRGB and aRGB進行Monitor mapping
意思是:
Image(embedded sRGB)->Monitor Profile(sRGB)->LUT->Monitor呈現正確顏色
假若
Image(embedded aRGB)->Monitor Profile(sRGB)->LUT->Monitor不就亂七八糟
還是Monitor profile能同時識別sRGB and aRGB(沒有分aRGB and sRGB),適時的給予對應??
最後還有個問題,假若image沒有embedded RGB,使用IE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2.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3.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請問以上三種環境下,Monitor所看到的圖會是1=2不等於3嗎?
因為IE對沒有profile的檔案(對所有檔案都是,有沒有embedded RGB這條件好像沒差)一律以sRGB取代,可是又沒有支援profile,那不是直接對應monitor輸出嗎? 豈不是跟環境2相同?
但有趣的是,當使用過Spyder螢幕呈色不就更改了,就跟調整硬體RGB相同(與3相同),所看到的圖應該也就應該不一樣? 因此理論上應該是1=3不等於2才是吧?
更進一步,假若image embedded aRGB,使用Photoshop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a. Image(a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b. Image(a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c. Image(a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結果是不是,a最準確,b是以錯誤的sRGB色彩顯示,c是以正確的sRGB色彩顯示,僅沒辦法表現超出sRGB的色彩? a之所以準確,是因為PS支援色彩管理,可以讀取spyder之ICC,remapping aRGB to monitor對嗎?
弟知道觀念有誤,希望能夠請前輩們提供糾正,先謝謝大家
我試著以我目前的認知回答. 如果有錯誤還請多指教
1.如果不走profile色彩轉換的話.
那麼多半是直接修改顯示卡端的數據.
然後再餵給螢幕(LUT-螢幕)
這樣的問題就是折損了實際可顯示的色彩數....畢竟DVI規格就是RGB各8bit
2.
有類似這樣概念的東西. 那就是硬體校色
從螢幕硬體端的12bit(或更高) LUT裡面. 配合校色器. 直接選出正確的8bit色彩
那麼顯示卡端過來的數據就不必做任何更改
但要更動螢幕內部LUT必須搭配螢幕原廠的專用軟體. 和該軟體支援的教色器
3.
螢幕使用的profile. 是負責把中介色域空間的Lab數據. 轉換成螢幕顯示用的RGB數據
而一般圖檔裡面嵌入的sRGB/adobeRGB profile. 多半是用來定義圖檔RGB數據的實際色彩
亦即定義圖檔色彩的Lab數據
例如有RGB(a.b.c)一組
a.b.c.只是數字
(a.b.c)如果以sRGB指定他對映的色彩. 當作是Lab(x.y.z)好了
(a.b.c)如果以adobeRGB指定他對映的色彩. 那就可能是Lab(u.v.w)
結果不一樣
螢幕profile所做的事情. 就是把Lab數據. 轉換成對應螢幕的正確RGB數據
(x.y.z)可能轉換成(1.2.3)
(u.v.w)可能轉換成(4.5.6)
然後顯示出來
所以雖然a.b.c數字一樣. 但是Lab數據不同. 結果顯示也會不同
如果沒有色彩管理過程的話. 那(a.b.c)這個數據就會直接丟給螢幕. 螢幕就直接以(a.b.c)來顯示
4.
使用IE看圖. 就是沒有色彩管理的場合.
圖檔RGB是多少.
就直接傳給螢幕顯示
IE沒支援色彩管理. 所以即使做了校色和profile也沒用....
基本上IE不要用了啦....軟體又肥. 漏洞又多. 三天兩頭在patch
而且到現在還是沒支援色彩管理....
5.
如果圖檔是adobeRGB. 而你使用photoshop看圖. photoshop有支援色彩管理
所以a.的狀況是完全正確的
b.的狀況則是軟體會傳給螢幕正確的色彩數據. 但看你的螢幕顯示有多準
這邊有一點我不太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校色器製作profile. PS好像也會抓一個預設的螢幕端profile來用?
總之PS的場合似乎一定會有色彩轉換過程
而c.的狀況就是b.的準確版
如果不是使用photoshop看圖. 那麼圖檔的RGB數據就會直接傳給螢幕
如果你的螢幕色彩是準的
顯示結果就看螢幕本身的色域大小來決定
我的CRT是IBM P97. 就我自己的經驗. 它的色域差不多就是sRGB. 比sRGB略大一滴滴
所以如果沒有色彩管理. 任何圖檔顯示出來的結果就是sRGB
所以就把圖檔都用sRGB就一定沒有錯....
我的LCD是三菱RDT261WH. 它的色域則很接近adobeRGB
如果沒有色彩管理. 任何圖檔顯示出來的結果就是adobeRGB
這時如果用沒色管的IE去看sRGB的圖檔. 那麼影像就會自動提高彩度....
有幾點還想請教
1.)
就您所示,ICC檔就只是LAB->RGB的color engine,不用去識別來源是sRGB or aRGB,提供LAB值是Image embedded RGB提供的工作,如果使用沒有色彩管理的軟體看圖(如IE),統統以sRGB色域顯示,因此:
Image (sRGB)->提供sRGB之LAB->Monitor 色彩正確
Image (aRGB)->提供aRGB之LAB->Monitor 色偏
以上正確嗎?
2.)
不知道可以請教下列狀況嗎? 假若image沒有embedded RGB,使用IE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2.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3.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請問以上三種環境下,Monitor所看到的圖會是1=2不等於3嗎?
因為IE對沒有profile的檔案(對所有檔案都是,有沒有embedded RGB這條件好像沒差)一律以sRGB取代,可是又沒有支援profile,那不是直接對應monitor輸出嗎? 豈不是跟環境2相同?
換個方向,似乎使用Spyder pro之類硬體,都會要使用類似ICC Loader,開機時就能修改LUT,由此推論上述三狀況,1=3 不等於2是正解,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完整的螢幕校正是要包括ICC的使用和修改LUT,少了這兩個步驟都沒有完美的結果。
所以,修改LUT是為了讓螢幕能有更好的階調,ICC檔是為了讓sRGB or aRGB能夠對應螢幕,缺一不可。
如果少了LUT調整之後,單純使用ICC,那...螢幕會顯示什麼阿? 純好奇...應該也是亂的吧
3.)
若LUT經過調整,如Spyder pro調整過後,看圖軟體支不支援色彩管理似乎已經沒有差別,只要圖片是sRGB,不管用什麼軟體看都會是正確顏色,罩門只會出現在aRGB的圖。以上是否成立?
懇請前輩賜教
Giugiaro wrote:
如果使用沒有色彩管理的軟體看圖(如IE),統統以sRGB色域顯示
Image (sRGB)->提供sRGB之LAB->Monitor 色彩正確
Image (aRGB)->提供aRGB之LAB->Monitor 色偏
如果用IE看. 則圖檔RGB是多少. 就直接傳給螢幕顯示
profile和色彩管理系統都不起作用
要正確色彩轉換需要兩種東西
一是profile
一是色彩轉換程式. 例如photoshop本身的色彩轉換程式叫Adobe ACE
圖檔的profile要交給色彩轉換程式解讀. 才能轉換成正確的Lab數據.
所以要軟體有支援才行. 光有profile沒有用
如果使用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軟體看圖
那麼不論影像是aRGB或sRGB. 轉換後. 都能正確顯示在螢幕上
Giugiaro wrote:
假若image沒有embedded RGB,使用IE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使用spyder產生之profile->LUT->Monitor
2.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LUT->Monitor
3. Image(without embedded RGB)->LUT(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Monitor
如果圖檔沒有嵌入profile.
在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軟體下多半有類似的選項.. 可以預設它是sRGB或adobeRGB
但IE沒有支援色彩管理. 所以不管有沒有profile對IE都沒有用處
沒有支援色彩管理. 就是RGB直出給螢幕顯示.
這屬於2或3的狀況
就我所知. "把所有影像都當成sRGB"這似乎是Windows VISTA的搞法
IE本身是完全沒在管的
Giugiaro wrote:
換個方向,似乎使用Spyder pro之類硬體,都會要使用類似ICC Loader,開機時就能修改LUT,由此推論上述三狀況,1=3 不等於2是正解,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完整的螢幕校正是要包括ICC的使用和修改LUT,少了這兩個步驟都沒有完美的結果。
所以,修改LUT是為了讓螢幕能有更好的階調,ICC檔是為了讓sRGB or aRGB能夠對應螢幕,缺一不可。
如果少了LUT調整之後,單純使用ICC,那...螢幕會顯示什麼阿? 純好奇...應該也是亂的吧
螢幕裡的LUT基本上應該是動不了的. 能修改的只是傳給螢幕的RGB數據而已(這部分就是透過螢幕profile來決定)
要修改LUT就得要高階螢幕+硬體校色才行
我的認知是這樣
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硬體校色
其次的做法. 是使用10bit以上LUT的螢幕
配合校色器軟體. 將螢幕的亮度/對比/白點. 從螢幕硬體端盡量設置到接近理想狀況
最後再製作profile來修正
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實際顯示色數的損失
最差的螢幕如果只有8bit LUT的狀況. 那在設置亮度/對比/白點的時候. 就已經減少可顯示的色數了
(這種螢幕只要一離開出場預設值. 實際顯示色數就不足8bit了)
再加上profile又減少顯示卡端的色數
加起來效果就不容易理想
-
Giugiaro wrote:
一般軟體或硬體會產生ICC(如adobe gamma...),可以知道其運作流程是
Image->Monitor Profile(no mapping if none)->LUT->Monitor
...
其實,您的問題在於對色彩管理的基礎概念模糊以及對相關名詞的產生誤解
因此指出一些主要名詞或敘述的誤用,加上文包兄的解釋,相信應該就清楚了
1. 硬體並不會產生 ICC(色彩描述規範與格式之一,Vista 則採行另一種規範與格式 WCS),硬體只負責測量數據,由軟體依照指定規範與格式,定義出 ICC Profile
2. ICC profile 並非 color engine,它僅記錄了描述設備色域空間的相關資訊與數據
3. 所謂 mapping 指的是 Gamut Mapping
這是在 CMM: color management module/method 或稱為 CMS: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之中
利用不同的色彩轉換引擎 (Windows ICM, Apple CMM, Adobe ACE, Kodak CMS) 在不同色域之間(透過 color profile 來描述),
藉由中介色域 PCS: Profile Connection Space 並依照指定的 Rendering Intent 進行不同色域的色彩轉換運算
4. 您所謂的"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以及
"若LUT經過調整,如Spyder pro調整過後,看圖軟體支不支援色彩管理似乎已經沒有差別,
只要圖片是sRGB,不管用什麼軟體看都會是正確顏色"
這二句話是有問題的
因為所謂的"調整非常準確",重點是在於基於哪各色域空間為準以及螢幕的顯示能力
而假使沒有 CMS 來作色彩管理,若在廣色域螢幕上,那可就天差地了
以上供參考囉!
之前使用E1就已經發現色彩管理的重要,在自己電腦上亂拉,跑去CRT看,很多都拉超過...
因此開始找文章看色彩管理知識,不過大多是網路資訊,彙整之後還是有一點雜亂,想在這邊請各位前輩幫忙釐清
因為之前看到S4ND Sigma論壇西門前輩大聲呼籲Sigma 應該把SPP加入色彩管理,不然可不能亂拉曲線,由此觀點出發...
運用色彩管理需要配合設備校正(Linerization)與色彩描述檔建立(Profiling)
使用過Spyder後的螢幕應該是經過設備調整(LUT mod),也建立了ICC檔,可是有個地方末學想請教,電腦開機時會載入ICM檔,應該是改螢幕階調的步驟。一張Image顯示在螢幕上的流程應該是:
Image -> CMM (gamut mapping) 應該就是RGB轉Lab的步驟 -> Working color space (CIE-Lab) -> CMM (ICM在這介入) -> LUT (driver, displaycard) -> Monitor
由以上流程,可以知道Spyder介入了working color space到螢幕的所有流程,也就是最正確的路徑
如果使用沒有色彩管理的軟體(如IE),上述流程理論上會變成
Image -> LUT (driver, displaycard) -> Monitor
不經過Lab直接顯色,完全以Monitor RGB顯示
如果以上沒有錯誤,那應該可以得到下面推論
假若image(embedded sRGB),使用沒有色彩管理軟體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 -> 經過spyder調整存在ICC profile -> LUT (沒校正過) -> Monitor
2. Image -> 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 -> LUT (沒校正過) -> Monitor
3. Image -> LUT (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 -> Monitor
請問以上三種環境下,Monitor所看到的圖會是1=2不等於3嗎?? 成色結果3最準??
考慮作業系統環境,如所示,Vista的色彩管理策略對沒有profile的檔案一律以sRGB取代(沒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軟體則是對所有檔案都是,有沒有embedded RGB沒差),若以上是真,那最完美的組合應該就是買個好螢幕(應該是spyder救的活的螢幕)+Spyder校正=sRGB天下無敵??? 因為在Vista環境下使用IE之流軟體的流程是是:
Image(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一律套用sRGB->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在目前大環境下,上路上流傳影像大多是sRGB,上述流程中的image大多會是sRGB profile,完美組合
回歸SPP軟體,在使用Vista環境,使用Spyder調整過後的系統下,SPP和PS對相同sRGB profile圖應該會是相同呈色才是吧??
SPP(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Vista一律套用sRGB->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PS(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支援色彩管理->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所以,SPP可以讓你亂搞的環境應該是Vista,且你image要是sRGB profile...
再來一個狀況,如果今天買了個EIZO coloredge,且完善調整LUT,確使用上一個不支援色彩管理的系統,流程會是以下嗎??
Image(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LUT -> Monitor
當遇上sRGB profile時剛好直出是完全正確成色(如文包兄P97),aRGB or no profile就是導致色偏
弟不知道上面的觀念是否正確,請不吝賜教,如果瞎掰對的話
最終結論就是,螢幕要是可以經由Spyder調整到涵蓋色域,不然就是LUT調整到直出對應sRGB,再加上一個支援色彩管理的系統
懇請前輩先進給予指教
Giugiaro wrote:
之前使用E1就已經發現色彩管理的重要,在自己電腦上亂拉,跑去CRT看,很多都拉超過...
因此開始找文章看色彩管理知識,不過大多是網路資訊,彙整之後還是有一點雜亂,想在這邊請各位前輩幫忙釐清
因為之前看到S4ND Sigma論壇西門前輩大聲呼籲Sigma 應該把SPP加入色彩管理,不然可不能亂拉曲線,由此觀點出發...
運用色彩管理需要配合設備校正(Linerization)與色彩描述檔建立(Profiling)
使用過Spyder後的螢幕應該是經過設備調整(LUT mod),也建立了ICC檔,可是有個地方末學想請教,
電腦開機時會載入ICM檔,應該是改螢幕階調的步驟。一張Image顯示在螢幕上的流程應該是:
Image -> CMM (gamut mapping) 應該就是RGB轉Lab的步驟 -> Working color space (CIE-Lab) ->
CMM (ICM在這介入) -> LUT (driver, displaycard) -> Monitor
由以上流程,可以知道Spyder介入了working color space到螢幕的所有流程,也就是最正確的路徑
如果使用沒有色彩管理的軟體(如IE),上述流程理論上會變成
Image -> LUT (driver, displaycard) -> Monitor
不經過Lab直接顯色,完全以Monitor RGB顯示
如果以上沒有錯誤,那應該可以得到下面推論
假若image(embedded sRGB),使用沒有色彩管理軟體看圖,在下列狀況下
1. Image -> 經過spyder調整存在ICC profile -> LUT (沒校正過) -> Monitor
2. Image -> 沒有校正過的螢幕,沒有profile -> LUT (沒校正過) -> Monitor
3. Image -> LUT (螢幕RGB校正過,但沒有ICC,假若調整非常準確) -> Monitor
請問以上三種環境下,Monitor所看到的圖會是1=2不等於3嗎?? 成色結果3最準??
考慮作業系統環境,如所示,Vista的色彩管理策略對沒有profile的檔案一律以sRGB取代(沒有支援
色彩管理的軟體則是對所有檔案都是,有沒有 embedded RGB沒差),若以上是真,那最完美的組合應
該就是買個好螢幕(應該是spyder救的活的螢幕)+Spyder校正=sRGB天下無敵??? 因為在Vista環境下
使用IE之流軟體的流程是是:
Image(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一律套用sRGB->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在目前大環境下,上路上流傳影像大多是sRGB,上述流程中的image大多會是sRGB profile,完美組合
回歸SPP軟體,在使用Vista環境,使用Spyder調整過後的系統下,SPP和PS對相同sRGB profile圖應該會是相同呈色才是吧??
SPP(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Vista一律套用sRGB->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PS(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CMM (支援色彩管理->Lab) -> Working color space -> CMM (Spyder profile) -> LUT -> Monitor
所以,SPP可以讓你亂搞的環境應該是Vista,且你image要是sRGB profile...
再來一個狀況,如果今天買了個EIZO coloredge,且完善調整LUT,確使用上一個不支援色彩管理的系統,流程會是以下嗎??
Image(sRGB or aRGB or no profile) -> LUT -> Monitor
當遇上sRGB profile時剛好直出是完全正確成色(如文包兄P97),aRGB or no profile就是導致色偏
弟不知道上面的觀念是否正確,請不吝賜教,如果瞎掰對的話
最終結論就是,螢幕要是可以經由Spyder調整到涵蓋色域,不然就是LUT調整到直出對應sRGB,再加上一個支援色彩管理的系統
您所舉的1.2.3.例子裡
如果螢幕本身色域是sRGB(CRT基本上都是). 或是廣色域LCD被限定在sRGB模式
那3.應該是最準的
就純粹看螢幕本身的性能決定
其實這也是本來微軟制定sRGB的盤算....
微軟以為只要所有電腦週邊設備都使用sRGB當標準. 這樣色彩就可以維持一致了
不用甩什麼profile
最後面提到Coloredge. 現行coloredge應該都是廣色域的機種了
假設標榜是涵蓋97% adobeRGB (92% NTSC)
它顯示的色域範圍差不多就是adobeRGB
這台螢幕如果沒有限定在sRGB模式的話. 在沒有色彩管理的狀況下. RGB數值直出給螢幕
所有影像的色彩都會自動變成adobeRGB
(其實不只影像. 包括開網頁的邊框. 底色. 文字顏色. 都會自動"升級"變的更鮮豔....

這台螢幕如果使用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軟體看圖
則同一張圖. 分別使用sRGB和adobeRGB. 就可以看出實際差異
-
您的問題很認真. 值得佩服

-
SIGMA Photo Pro 最新的版本有支援色彩管理
下載了 SPP 3.2 for MAC 測試了一下(抱歉,沒有 PC )
在"檢視圖像"的編輯視窗中,是支援色彩管理的
甚至已支援到 ICC v.4
(目前大多 ICC 版本為 v.2,而 v.4 能對應不同色域定義中,因白點定義不同而產生的色度差異
WCS 的規範也是基於 ICC v.4)
你可在 ICC 官網的 Is your system ICC version 4 ready? 中
將四張圖片下載下來丟入 SPP 2.5 作測試,就可知道支援狀況
該網頁下方有說明如何對照
另外,做了一張圖表供你對照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若影像中有嵌入描述檔
則 working color space 是不起作用的

不過您所說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影像中有嵌入描述檔 則working color space 是不起作用的"
我想應該只是指Application working color space,並不是CIE
因為CMM主要就是轉換CIE,能否能再解釋何謂Application working color space?
螢幕調校包括兩者,一是硬體校正,二是特性化
硬體校正就是LUT,如果ICC中有VCGT存在,也是開機時直接載入LUT,讓Monitor能夠達到標準化sRGB
特性化專為顯示環境打造,使圖片可以正確顯示在螢幕。因為LUT更動後,可用色數會下降,如果是NB面板色域就更窄,因此會有區色的狀況,ICC檔就是一種對應的功能,把Lab顏色對應螢幕RGB,螢幕如果缺色就模擬出來,這就是ICC的重點。
因為Windows環境是以sRGB為標準,如果螢幕夠棒且沒有專業需要,大可以把色彩管理忽視,因為大部份圖片走sRGB,如果螢幕也貼近sRGB,那不需要進入CIE直接RGB映射就八九不離十了。
不過就文包兄所言,其所使用的廣色域已超過sRGB範圍,直接對應就會產生色偏,就要以ICC校正。
而最簡單觀察ICC的重要就是PS中的assign profile功能,把一張sRGB圖換上aRGB圖,馬上色偏,因為進入CIE時sRGB->aRGB就已經過色域擴展,加上PS有支援色彩管理,顯示器就用錯誤的aRGB資料轉譯成sRGB顯示。那再把硬套aRGB圖用IE看,會發現顏色跟原來沒有改變,因為IE不認識原來的embedded RGB,所以就直接顯示於螢幕了。
末學的問題是,SPP舊版既然不支援ICC,那在Vista環境下,其軟體本身是否會強行使用sRGB profile在所有圖上,流程是:
Image(aRGB) -> SPP(顯示時直接套上sRGB profile) -> CMM -> LUT -> Monitor 其實這還算是有用到色彩管理,只是忽略Image字帶的profile,遇到sRGB profile的圖也沒有差別
還是另一個狀況:
Image(aRGB) -> SPP(不支援色彩管理) -> LUT -> Monitor 這就是比較麻煩的,完全得考螢幕表現,貼近sRGB最好
不知道以上兩者合為真?? 因為Windows是以sRGB為規範,可以說所有軟體都有支援色彩管理,但強制輸入端為sRGB嗎?? 或是只有Vista這樣跑呢??
懇請解惑
應用程式中,主要讓色彩管理這件事發生的元素,就是 "色彩管理模組(CMM)"
應用程式必須 "內建 CMM" 或 "指定套用系統內建的 CMM"
而所謂的 "不支援色彩管理",亦即圖像從應用程式的運行到顯示在螢幕之上
完全沒有 CMM 的介入
所以您的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Working Color Space
就是因應沒有色域描述的檔案(也就是不含色彩描述檔的圖像)而生的
在作業系統層級來說
Windows OS : 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假定為" SRGB
MAC OS : 則是 Monitor Color Space
在應用程式層級來說
這就要看應用程式的設定,以及能否自行選擇
具有色彩管理功能的影像輸出、入以及編輯軟體
大多能在色彩管理選項中,自行選擇各種色彩模組 ( RGB, CMYK ) 的
working color space (諸如 Adobe Creative Suit, DPP...)
若不能自行設定,也會指定色域(以 RGB 來說,通常為 sRGB)或指定為系統內定顯示色域
若然影像已有嵌入的色彩描述檔
表示影像已經指定其原始生成的工作色域
自然影像的 RGB 數值將會在 CMM 內依照"該描述檔"與"輸出設備描述檔"的定義
以指定的轉換運算方式(Rendering Intent)透過 PCS (CIELAB 或 CIEXYZ) 進行 gamut mapping
以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