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軸鏡成品與軟體修正成品一直被大家討論,
大家最在意的是…軟體能否取代移軸鏡。
一般照片與移軸照片最大不同處 yiming 兄已經有討論到,
在拍攝者位置不高時,拍出來的建築物Y軸線應該接近平行。
另外他所指的"無法說明的一種感覺",就是移軸照片的鏡頭模糊,
並且有部份弧形拉伸影像環繞在焦點周圍。
*這部份因每家公司技術不同而異。
1.所以最先要點,就是鏡頭拍攝時景深應該要很清晰銳利。
2.模糊及光暈部份:
移軸鏡拍出的照片並非只有上下就一定是模糊的,
甚至拉超長距時,只有中間一圈是清楚的,旁邊幾乎霧化;
這也是移軸鏡有一陣子被攝影師拿來拍有周遭霧化變成有些氣氛的人像照。
霧化範圍取決於光圈開多大,以及對準的範圍多大,
以這張為例因建築物以及地面擋住模糊範圍,
使得這張照片模糊範圍看起來像是只有上下模糊:
事實上,我們應該這樣看景物才對,位於假想中心黃色小球的物體最清楚,
黃色部份是較清楚的範圍,此範圍外景物是漸漸的模糊:
這種結果有時用於突出主題,如一堆建築物中的特定一棟。
鏡頭拉越遠,那麼清楚的範圍就大,也就約接近僅上下模糊的樣子。
如果物體與背景有很大的落差,那麼那片背景必須要作成很模糊,有別於物體周遭的背景。
拉超近時可以發現旁邊根本就沒有清楚的物體了:
至於軟體要模擬多大的模糊範圍,要請教有經驗的攝影師。
3.軟體:
以 photoshop 為例,最近幾版加入了"鏡頭模糊"的功能,
該功能可以模仿鏡頭光圈葉片造成的光暈感,尤其是反光部份造成的光暈亮點,
用一般模糊功能並沒有辦法將移軸的特點表現出來。
如果拍照時沒有拍攝遠處物體,那麼靠近鏡頭的物體必須再加上"放射狀模糊-旋轉",
甚至是"放射狀模糊-縮放"才有拉伸效果。
4.關於軟體調整三軸的問題:
另外移軸並非一定要三軸各自平行,而是取決於拍攝者所站立的位置:
如上圖,如果拍攝者站在高處往斜下拉長鏡頭,那麼物體幾乎三軸平行,
但往平行地面方向或站在地面拍攝的話就會有透視,
特點是接近拍攝者的物體會有些扭曲。
以 45 度角拉近時照片裡頭物體三軸應該幾乎都是各自平行,
想玩模擬模型感覺此角度附近上下效果最好。
在製作從一般照片調整成移焦照片的過程中,
我發現從正中間透視的建築物,或許還可以將垂直軸拉回理想的角度,
但剩下兩軸勢必呈透視狀態,但已經足以給一般建築公司廣告用。
以長鏡頭拍斜視的照片,或多或少可以成平行的角度,
只要不要拍到已經透視扭曲的遠景。
個人認為現階段的影像軟體,可以代替部份的移軸效果。
但無法全面代替,移軸鏡賣那麼貴有他的道理。
移軸鏡的關鍵字是 Tilt-Shift Photography,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網路上搜尋相片。
附:http://www.duncantang.com/blog/tilt-shift-photography
廣告,不就是這麼回事?
Cabernet wrote:
是的,火車那張就是用...(恕刪)
咦...來陰的...


不過也謝謝大家的相片啦,
本來我只想貼個連結就混過去了.
然而真正有移軸鏡的大大怎麼都沒出來說話啊?
其實以那張火車的圖來看, 它的景深效果並沒有大家做的誇張哦.
所以說"移軸鏡是為了拍特別的淺景深"也是一種刻板印象
話說回來, 在討論後製的文串裡貼沒後製的圖, 算不算是造假啊?


再加WIKI上的連結:
別當基本教義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