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LR與DPP的問題請教

splendors wrote:
Adobe 產品,...(恕刪)



還是謝謝S大熱心的提供資訊及經驗,目前我的看法還是跟E兄接近,用adobe就可以了

可能是我們使用銀幕及對修圖標準的不同,以你姪子的圖片為例,這種相片我最多只會進DPP調整白平衡再簡單降個噪就出圖了,若是老人家的相片才會進一步進LR去除皺紋,至於那張經過兩種收費軟體調整的相片我覺得細節都抹光了。

我不會花時間在日常生活照上面,以下幾張是我最近測試的相片,因為都不滿意所以沒上傳flickr相簿,上面兩張是我最後想要呈現的構圖大小,希望達成的目標是讓眼睛羽毛細節更多但雜訊更少,第3張是raw檔原圖由capture one轉成jpg,因為時間關係,當發現沒甚麼特別效果後就不多浪費時間細修了,要表達的是,DXO的成果LR一樣可以達到,還可能更容易達成,因為操作介面更直覺方便

raw進DXO修過的圖,細節比較多但噪點也比較多


raw進LR修過的圖,細節比較少但噪點也比較少


原圖轉jpg


當然,我還是會把握DXO的試用期好好在測試看看
Jeremy2288 wrote: 還是謝謝S大熱心的提供資訊及經驗,目前我的看法還是跟E兄接近,用adobe就可以了 可能是我們使用銀幕及對修圖標準的不同...(恕刪)
也 Ok的, 畢竟我的器材及處理手法仍屬業餘入門等級。 而且, 我懶性還滿堅挺..XD~

B.T.W, 我又認真的檢視 01圖床原圖, 那張 LR轉出的尺寸變小 ?! 而且, Jeremy 這張鳥圖(RAW圖直出 JPG)還需要降噪 (如同您對那張親友的侄子的看法) ?! 還有, 您較傾向的的"一致成相風格" or "降噪處理" ??

謝謝。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也 Ok的, 畢竟...(恕刪)


S大應該沒在拍鳥,所以瑣碎的細節就不討論了,重點還是在於這些修圖軟體及程序能否有效率的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若覺得方便好用效果好,那種都OK。

舉一張昨晚拍的相片為例(攝影最重要的還是要去拍照),RAW檔相片拍回來轉存到硬碟,開DPP馬上可以檢視刪圖,留下兩三張覺得還可以的,才使用鏡頭校正及調整一下明暗及色溫後轉成JPG,再進入LR筆刷修飾強化一下,得到的相片無論顏色及細節在電腦銀幕上看我已經非常滿意,這樣就夠了。類似的相片我就不認為還需要再轉成肥大的tif檔後進LR或直接進LR重新調整各項參數,因為我不覺得我還可以修得更好。

183A8834-2-1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
Jeremy2288 wrote: S大應該沒在拍鳥,所以瑣碎的細節就不討論了,重點還是在於這些修圖軟體及程序能否有效率的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若覺得方便好用效果好,那種都OK。

舉一張昨晚拍的相片為例(攝影最重要的還是要去拍照),RAW檔相片拍回來轉存到硬碟,開DPP馬上可以檢視刪圖,留下兩三張覺得還可以的,才使用鏡頭校正及調整一下明暗及色溫後轉成JPG,再進入LR筆刷修飾強化一下,得到的相片無論顏色及細節在電腦銀幕上看我已經非常滿意,這樣就夠了。類似的相片我就不認為還需要再轉成肥大的tif檔後進LR或直接進LR重新調整各項參數,因為我不覺得我還可以修得更好。...(恕刪)
嗯~ 嗯, 對.. 敝人沒有拍鳥的長時經驗。 正在學習... Tks a lot.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Jeremy2288 wrote:
S大應該沒在拍鳥,...不認為還需要再轉成肥大的tif檔...(恕刪)


同意! 有效率的達到讓自己滿意的效果才是好的軟體

話說雖然我不是亂槍打鳥派的,但數位化後每次出門拍攝張數還是比底片時期多太多了
如沒有斷階或其他難以處理的問題,一般存檔用JPG修修就OK了,每張轉 tiff 哪有那麼多工夫

至於降躁問題,以個人使用經驗,加上看了那麼多範例,說實際點...
即使是現今的 APS-C 怎麼降都還離十年前的 FF 有段距離,與其用 APS-C 拍完,再花大量時間影像處理,不如用 FF 簡單多了
而與其用 FF 拍完後花大量時間影像處理,還不如當初上腳架或是打燈開低感度拍實際些。
Jeremy2288 wrote:
RAW檔相片拍回來轉存到硬碟,開DPP馬上可以檢視刪圖,留下兩三張覺得還可以的,才使用鏡頭校正及調整一下明暗及色溫後轉成JPG,再進入LR筆刷修飾強化一下,得到的相片無論顏色及細節在電腦銀幕上看我已經非常滿意,這樣就夠了。
...(恕刪)


個人看法…

也許…
jpeg檔案…再進去lr處理的步驟,
可能才是照片產生色階的主要原因…

因為jpeg已經是圖檔了,
只要是打開再存檔,
不管有沒有改變檔案內容(修圖),
都會產生不可逆的…破壞性的壓縮,
如果修圖改變得越多,
就會破壞越多,
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反應在色階這種敏感的東西上…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保留raw來進行數位暗房,
或使用tiff來進行修圖的原因,
為的就是避免或減少破壞,

個人意見供參考…^^

jill1124 wrote:
個人看法…也許…jpeg...(恕刪)


顏色斷階問題在另一版已充分測試討論過了。

不過j大再次提出這問題,反讓我忽然有了一個想法,記得以前使用A6000時,拍日出轉檔曾遇到顏色斷階問題,當時我不太會修圖,認為可能是檔案過度壓縮所致,之後使用5D4,也拍了不少跟藍天或顏色過渡有關的相片(大部分都用DPP轉JPG進LR修圖方式),卻從沒有碰到顏色斷階的問題,倒是最近使用A7R3才又遇到這問題,推想可能是sony的顏色層次比較豐富,有關顏色的data太多讓轉檔後的jpg資料量無法在相片檢視中有效呈現吧!?

探索這些東西還真煩人,之前使用5D4單純拍照修圖出圖都沒甚麼問題,使用經驗良好,感覺買了R3好像來折磨自己,一開始是轉接長焦準焦率欠佳問題,接著是接副廠閃燈以M模式操作卻經常發生漏閃問題,之後是尋找較合適的修圖軟體及流程,再來又發生顏色斷階問題,真多問題,不過我的信念是既然買了就要好好用,所以只是隨口抱怨一下


ever7070 wrote:
同意! 有效率的達...(恕刪)


e大說的我都同意,凡事要有彈性,視相片特性採取最有效率的處理方式就好
我也拍鳥不過我很懶,可能是拍的都是普鳥曝光搞好了就可標準很低,如果哪天專程去拍到稀有鳥類處理的方法可能就不同了,我貼的圖看你手上的工具能不能處理成那樣,眼睛利一點羽毛細節多一點躁點少一點,不知道修改的相片是不是你要的感覺,如果是的話遲早要學PS。

RX10M4

應該說軟體很厲害

andrea5 wrote:
先說抱歉拿你的圖說...(恕刪)


謝謝A大費心,其實這張照片原本就先天不良,高iso且拍攝的主體又是深色的鵲鴝,致使噪點更為明顯,只是聽聞網友建議有更好的修圖軟體,所以死馬當活馬醫拿來試試看,基本上我是不相信原本就沒甚麼細節的圖片藉由修圖就能有多好的成果,所以沒花太多心思去修,就單純測試看看。

我是用月租型LRcc,同時可使用PS,因為不希望花太多時間修圖,所以不碰PS,也麻煩把我的測試相片刪了吧,LR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放棄,想辦法下次拍得更好些,基本上藉由LR的筆刷工具處理iso3200不用裁切太多的鳥圖,個人覺得還算是挺堪用的。

紋翼畫眉 by Jeremy Huang, 於 Flickr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