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LR與DPP的問題請教


splendors wrote:
瞭解,謝謝分享。敝...(恕刪)


直接用A7R3的ISO3200無壓縮RAW檔進入LRcc及DXO處理,樣本還不夠多,仍會再多試幾張,只是初步覺得差不多
Jeremy2288 wrote: 直接用A7R3的ISO3200A7R3的ISO3200無壓縮RAW檔進入LRcc及DXO處理,樣本還不夠多,...(恕刪)
135/ff 機身,嗯… 有項(反話)建議:若改用 ISO 200值的無壓縮RAW檔?! 小玩笑,忻見諒。

我買不起 A7R3。就算買入,後續現有筆電也必須一併換掉啦~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Jeremy2288 wrote:
DPP功能是陽春,但...(恕刪)


請問你都先用dpp處理,
然後再進lr調整嗎…?

那請問你dpp輸出的是什麼檔案…?
dng ?…tiff ?…or ...jpeg ?

jill1124 wrote:
請問你都先用dpp...(恕刪)


我都是視實際需要,一般生活紀錄照還有花鳥小蟲等曝光比較正常的相片都會先用DPP轉成JPG後進LR後製,主要為減輕電腦負荷提升修圖效率,對於一些高反差的大景或重要的相片就會轉成tif檔後進LR或直接進LR修圖,不過tif檔案量實在太大,不太喜歡這種用法,但不想重新調色時也不得不如此
Jeremy2288 wrote: 我都是視實際需要,一般生活紀錄照還有花鳥小蟲等曝光比較正常的相片都會先用DPP轉成JPG後進LR後製,主要為減輕電腦負荷提升修圖效率,對於一些高反差的大景或重要的相片就會轉成tif檔後進LR或直接進LR修圖,不過tif檔案量實在太大,不太喜歡這種用法,但不想重新調色時也不得不如此...(恕刪)
如果重要的、高反差大景的相片數量以百位數為單位時,可難為 jeremy大大啦。前提為,對 DPP 輸出色相有愛到!!

幸好我沒有如此堅持 C家成相風格,雖然本身持用 C家 DSLR。

我個人較傾向 Houj0423大大的看法及建議。 曾經,也嚐試將無失真圖檔在 DPP及 LR 二者之間的轉換作一些功課,但無功而返。至今,才擇用 DxO Optics Pro + LR c.c 二者,取得較有效率之批次處理。若有誤,請指正。

不然,若我要逐一單張後製修圖…會讓我有海枯石爛/天荒地老的流逝感…XD∼

如果 Jeremy 大大沒有 ISO:12800值的 RAW 檔,不妨私訊。我可以提供給您作 DPP. 和 DxO Optics Pro 各作降噪之比較… 敝人無意於此爭辯。

B.T.W, DxO Optics Pro 安裝完成,預設並未載入對應之機身、鏡頭之組態檔,得須在初次讀取到原始圖檔才會提示:(one_time only)尚須線上即時下載對應之組態作後續的正常操作。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如果重要的、高反差...(恕刪)


我都是持開放的態度,只要能讓我在現有設備下拍的相片畫質能更好,各種方式都值得嘗試,但還是要兼顧方便省時,終究只是業餘攝影愛好者,拍照已經夠花時間了,不想再花太多心力在修圖上。

S大若能分享flickr相簿讓我了解你的DXO+LR的修圖成果或許會更有說服力。對於拍照,我習慣是要有清晰精緻的畫質及細節,所以我從不用手機評論相片,之前除了拍小滷蛋不得不將iso開到6400,否則我的iso幾乎從沒高於3200,至於iso12800的畫面我會直接放棄。
Jeremy2288 wrote: 我都是持開放的態度,只要能讓我在現有設備下拍的相片畫質能更好,各種方式都值得嘗試,但還是要兼顧方便省時,終究只是業餘攝影愛好者,拍照已經夠花時間了,不想再花太多心力在修圖上

S大若能分享flickr相簿讓我了解你的DXO+LR的修圖成果或許會更有說服力。對於拍照,我習慣是要有清晰精緻的畫質及細節,所以我從不用手機評論相片,之前除了拍小滷蛋不得不將iso開到6400,否則我的iso幾乎從沒高於3200,至於iso12800的畫面我會直接放棄。...(恕刪)
沒問題啦, 敝人分享的還是原始尺寸圖檔哩。 本身屬於較無恥的大開大闔地放任 ISO 狂飆在 APS-C 機身咧 (拍得到, 總比沒有拍到較實際).. XD~

如果檢視嫌不夠, 我還可再提供一張 iso:12800值的圖檔。 敝人就是因為前往悉尼(Sydney) / Melbourne之旅, 只帶一顆旅遊 kit鏡隨行, 回台北之後~ 用 DPP 作單張特別處理降噪, 仍無法滿足自己木眼; 之後上網查找徵詢而有部份網友推薦加上那時有限時免費下載 DxO Optics 活動, 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作嚐試.. XD~

我用過降噪最佳兼顧成相還原度的後制軟體, 並非 DxO Optics Pro; 而是 Topaz軟體 (限期試用, 過期就會鎖帳號、MAC位址及 email-address)。

先來一碟小菜, iso:6400值, 在 DxO Optics 只調"降噪"參數 Prime 選項, 順道附上 RAW圖檔連結 / 供作下載實際操作:
(連結 :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1kH8cjkArZT7A6KSe5fBt_xC3mrmTr_w)


(機身 JPG 直出, 點擊為直出原始尺寸圖),


(RAW 在 DxO Optics轉出, 點擊為轉出原始尺寸圖),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見識了 感謝分享 我看還是用 Adobe 的產品就行了
ever7070 wrote: 見識了 感謝分享 ... 我看還是用 Adobe 的產品就行了...(恕刪)
Adobe 產品, 對 C 家相機 RAW而言, 並非最佳"一致成相風格"。 如果想堅持 C 家成相風格, 還是必須以 DPP 轉出為最原汁原味。 如下實圖比較...

如果有數百張以上的拍照圖檔待處理 (e.g. 色溫 / 色調...), 若不用 LR作一次性批次處理, 還滿對不起~ 還得作其他重要的事情 (e.g. 住家清淨比我拍照畫質澄淨, 對我更顯重要。本身只是業餘拍照能力不足的菜鳥*一枚)。 我已用過自己鳥鳥的 HP商務筆電(Probook440)螢幕比較過, 確實如此。 若有誤, 請指正~

畢竟, 非關 C 家的解讀 RAW 檔軟體, 似乎各有各的打算。 這是國外 Dpreview 論壇在好幾年前的評測結論之一 (敝人認為, 這項結論較精準, 並無所謂的陰謀論成份)。

啊~ 別再私訊問我別家相機廠商的成相風格。 敝人只有一台 APSC-DSLR機身啦~啦~啦~啦~啦~啦..~_~!!

(機身JPG 直出, 點擊顯示直出原尺寸實圖), 這是國外親友的侄子 (Nephew), 他(Nephew)回應較喜歡 C 家 JPG直出圖成相, 表明: 一點都不在意 (don't care~).. "iso:12800 雜訊"影響..XD~



(由 DxO + LR , 將RAW 轉出 DNG再滙出 JPG, 點擊顯示轉出原尺寸實圖),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重複po文,刪除

重複po文,刪除

重複po文,刪除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