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要拍RAW檔?

其實簡單的說,RAW 檔就像傳統底片機的底片,JPG 檔就是沖出來的照片,底片在暗房可以做一些修正,照片就不可以;好現在回過頭來談 RAW 及 JPG 檔,RAW 檔其實就是資料檔記錄當時相機按下快門那一刹那的數位資料,所以它不是圖片,但它檔案裡却包含著一張 JPG 供瀏覽用,因此不管你保存多久,轉出來的 JPG 檔都是非常優的,但它的缺點不是只有檔案大而已,它必需要有原廠的特定軟體才可讀取或瀏覽,但這個問題目前已經有很多軟體可支援它(包括 Adobe Photoshop 及 Lighroom、Zoner Photo Studio 等等) ,包括瀏也是 32位元 Wn 7 只要外掛免費的 FSViewerSetup42 即可自動顯示,64位元 Win 7 可付費(US$ 14.99 約台幣470元)買 FastPictureViewerCodecPack 即可解決瀏覽及即時顯示的問題,再來說 JPG 檔吧,它是經過破壞性的壓縮圖檔,因些犧牲掉很多的細節,每存檔一次就破一次,JPG 檔和照片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可以透過修圖軟體來修圖,但它跟 RAW 檔不同的是,因為它已經是壓縮破壞過的圖檔,所以JPG 的空間就小很多,因此不管你用 Photoshop 或其他的修圖軟體去處理它,每修一次便破壞一次,到最後你可能就無法接受它的品質了。
以上簡單的說明 RAW 檔及 JPG 檔的不同之處供大家參考,若有不足或錯誤之處請前輩們多加指正。
✿the truth is out there✿ http://anakinphoto.pixnet.net/blog
RAW檔是相片原始資料未壓縮檔,JPG是經過相機調整壓縮出來的.

若不對RAW做特殊調整,批次輸出,基本上用電腦把RAW檔轉成JPG和用相機直出,
不會差很多,同樣經過一次壓縮.

但相片若需要調整,那轉出來就會有點差別
RAW調整完輸出JPG ,和JPG調整完輸出JPG,就比較容易分得出來了.

沒有破壞性壓縮和一次破會性壓縮差別或許不大,
一次破壞性壓縮和二次破壞性壓縮,差別就比較大了.

小弟照片以拍JPG檔為主(拍小孩),
RAW檔不常拍,有點麻煩,傳到電腦還要轉一次,轉完也常猶豫要不要刪掉原始RAW檔
所以就不常拍RAW了.

相機上的設定設好比較實用.
請問如果拍RAW黨的話



需要用CLASS等級高一點的記憶卡嗎?
相機直出 jpg ,壓縮第一次‧。顏色不滿意或照的太暗太亮,小小拉一下再存檔,壓縮第二次。
兩次壓縮之後,不只是已經把你的鏡皇畫質打掉八成,而且可能在 histogram 上都開始出現斷層。
下一次如果還想要再調整﹝比如說三年後你後製技術已經練就﹞,那就是第三次壓縮了。

我個人是不會想去賭說三年後我還是一樣沒進步,所以我不會想去搞 jpg 直出。
三年後我還會想去碰的舊照,應該是我滿意到不行的一張照片吧?結果只有 jpg..... 那我會吐死。

最後, jpg 是 8bit ,很多RAW 檔都是 14bit.....顏色差多少呢? 64 倍。
不是什麼 8/14 ,少個一半.... 是 1/64 ,整整只剩下不到 2% 的顏色..... 對我來說,很多... 差很多。
我最得意的照片,顏色可以少個一半,心痛但還好。顏色少掉 98.5%..... 痛死我....
-= 散仙 =-

jacky089 wrote:
常常看人家說拍圖片拍...(恕刪)




raw小弟覺得對我有幫助的地方是...可調色溫..
因為我的相機不能自訂色溫...呵..
請問拍 RAW檔後,可以直接拿到相片館沖洗嗎?
還是需要自己轉檔成JPG檔,再拿到相片館沖洗,謝謝.
我也正在研究差別在哪

反正不怕容量不夠

拍RAW就對了
☣簡單生活.輕鬆自在☣
看場合使用,從沒有須要用到RAW的場合,佛佗下譜就很好用了,懶一點就用ACDSEE

cchangg wrote:
我最得意的照片,顏色可以少個一半,心痛但還好。顏色少掉 98.5%..... 痛死我....,...(恕刪)



看到這裡笑死我了XD!但是真的很一針見血!good~!!
個人blog→543空想堂 http://issack543.pixnet.net/blog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