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很容易就看出來是軟體調整出來的.用 PI 的 blur 功能裡面的 Zoom blur 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用不只一種效果,例如這張,如果是真正的鏡頭 Zoom blur,主體本身不會這麼清楚,而且周圍模糊的部分也不會如此不平均,
後製+1!!原作者在友站算是外拍常客了!時常可以在人像區看到他的作品,印象中沒看過沒後製的...由EXIF來瞎猜應該是用TOKINA ATX-PRO 12-24mm F4 DX拍的,然後以PS CS後製..猜錯別扁我!!
依小弟的經驗判斷,本討論串原始照片中可看出樹幹部分被排除在放射狀模糊之外,所以不可能是轉變焦環,而是前面夥伴所言的後製技巧。相關方式可參考以下2圖。步驟:圈選區域、羽化、反轉選取範圍、放射狀模糊。以上,敬請指教,謝謝。
小弟在這邊提供一個常用的簡單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不論哪種濾鏡效果, 如果要把畫面中特定對象排除在外,而選取範圍又不是那麼好界定的話,不妨試試以下辦法:1. 複製圖層2. 對最上面的圖層作想要的濾鏡處理3. 使用橡皮擦功能, 把想要排除濾鏡效果的地方擦掉4. 擦掉以後就會露出底下未作濾鏡效果的圖層控制橡皮擦的筆觸形狀, 大小, 輕重可以得到更精確的結果.想擦哪就擦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