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lph wrote:會這樣講表示您不了解...(恕刪) 多謝 Randolph 的指正。我的確忙記了 Hexanon這出色的鏡頭系列和 Konica Hexar RF 這部經典的旁軸相機是 Konica 的出品。只是記得他的底片,但記憶中他的底片好像用 Konica 的名之前中文名是叫<櫻花>。由網上各 KM 所說色彩表現,的確是近在底片時代 Konica Hexanon 鏡頭的表現。
我覺得大家好像都沒有談論到重點!!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先做好色彩管理再來討論後製作吧!!大部分的人不清楚色彩管理的重要性,螢幕顏色不準的話,再怎麼調也都是亂調,加上jpg的破壞性存檔只會讓你的圖片畫質越來越差.至少要先讓你的螢幕沒色偏,亮度對比階調都能夠充分顯示.後製作的極限範圍在於拍到的色彩原始資料能夠調整到什麼程度.這是減法調整,不可能把照片色階顏色層次調整的比原始資料更棒,很多剛開始在學習後製作的朋友常常會把對比調的過強,或是顏色濃度調的過鮮豔.可是卻忽略影像細節的損失.我認為後製的精神應應該在於兩方面,一是修正機器的硬體限制還原當下的色彩,二是影像創作的一環.大概這樣吧,在此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