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兒哥 wrote:
先釐清關鍵點是以何為...(恕刪)
有觀念問題的是你才對
底片時代,一般人只會接觸到案下快門那一刻為止的過程,後續洗照片是交給商家負責
但洗照本身就是一個後製過程,不管亮度還是顏色都是可以被洗照片的過程改變的
只要要得到照片就需要後製,只不過後製程度不一樣罷了
就好像拍電影一樣,拍片的過程非常重要,但是拍完影片以後的事後工作同樣重要,影片的剪輯
可以左右一部片的生死
希望大家的觀念都能健康一點,不要那麼狹隘
大貓兒哥 wrote:
那麼請指教, 依你的...(恕刪)
princisfrancis wrote:
意思就是說即使是底片時代,你拿到的照片還是有經過後製這道手續,只不過處理的人不是自己而已
(用投影看正片例外)
所以重點是底片時代並不是沒有後製,只是你沒有參與而已
而套用到數位來說,就是你要得到可見的影像都是要後製,只不過一個是交給機身幫你完成
,一個是自己在電腦上手動完成
princisfrancis wrote:
你只承認機身幫你後製叫沒後製,但其實你還是有後製
princisfrancis wrote:
而以你所謂的"所見即所得"來說,使用機身後製
我保證不會比存RAW進電腦使用程式後製來的好
princisfrancis wrote:
你想求真,應該是想著如何能讓影像出來的結果更接近真實
princisfrancis wrote:
而不是一直著重在怎樣算後製怎樣不算後製
trueselene wrote:
不曉得各位對於後製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