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純分享] 後製有罪!?

我的習慣是按月份把原檔 + 處理過的檔案燒成 DVD。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andler_chou/ + http://notingmylife.blogspot.com/
雖然我不後製(因為懶惰...),但是樓主這後製..很好啊!

拍照最主要是要留下美好的回憶(一般人而言),那麼後製又何妨?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剛開始我會保留原檔
想說這也是一份記錄
後來發覺後製完很少去瀏覽原檔
為節省硬碟空間就不留了
錢得樂大用DVD備份也是個好方法啦!
Photo Shop 專業用繪圖軟體

Photo Shop 調整 飽和度 照片無法看出是後製

因為大家螢幕都有色差存在
每一台電腦看到數位照相機 顏色都不一樣
拍攝清楚照片後進 Photo Shop 繪圖軟體 先調整 調整 飽和度 約 5 --10
照片飽和度都完美

Photo Shop 對比 只能調整 一點點 約 2 ---4
對比大多話 會看出來'是後製

曲線很少調整
因為筆記型電腦螢幕沒經過校正色差
照片整麼調整都是失敗後製
螢幕沒校正色差也是後製失敗原因

照片動手腳 飽和度增加 一點點 飽和度 約 5 --10 照片出來就會很美



Photo Shop 專業繪圖軟體 很棒很好用
JJJ
我提供一下個人的看法,這個議題,我是區分為鏡前及鏡後,鏡前與鏡後的中間點就是快門按下去的之前與之後, "後製" 是屬於鏡後處理的一部份,我在拍攝作品時,能夠在鏡前先處理的,就在鏡前處理,當被拍攝環境限制住,必須要鏡後處理的,那當然就鏡後處理。

只是現在有些人在拍照,完全只靠鏡後處理,能在鏡前先處理好再拍的,也納入到鏡後處理的範疇,這就有一點點濫用鏡後處理了。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照相時,考慮構圖與取景,這是後製時不太能改變的(合成照片不算)...
後製能將相片效果展現出來,和樂而不為~
如果不用後製,那底片相機拍完,留底片就好啦,乾脆不要拍就好啦~
洗相片的機器不就是自動的後製機....

胖胖 wrote:
我提供一下個人的看法,這個議題,我是區分為鏡前及鏡後,鏡前與鏡後的中間點就是快門按下去的之前與之後, "後製" 是屬於鏡後處理的一部份,我在拍攝作品時,能夠在鏡前先處理的,就在鏡前處理,當被拍攝環境限制住,必須要鏡後處理的,那當然就鏡後處理。

只是現在有些人在拍照,完全只靠鏡後處理,能在鏡前先處理好再拍的,也納入到鏡後處理的範疇,這就有一點點濫用鏡後處理了。


+1
非常同意
剛剛還再想要怎樣表達自己的意見
就看到這篇了
胖胖 wrote:
我提供一下個人的看法...(恕刪)


其實拍照不就是這麼回事,好好的構圖、正確的測光、適當的 +-ev,這些都可以讓所謂的鏡後工作進行得更輕鬆省力。
whaly wrote:
以珍饈美饌為例,美景就好像是高級食材,相機就是師傅的刀,拍照技巧就是刀工,後製就是調味。刀功好,吃原味就是最高檔享受,生魚片便是如此;刀工不好,加調味也可以有美味的享受;食材不甚好,刀工和調味亦能化腐朽為神奇,君不見某些用剩菜剩飯亦能烹調出美食的達人乎?
練刀工或是著重調味端看個人執著,刀功好調味不用多,刀工不好調味就多一點亦能使食用者(觀照片者)有一番驚喜。小弟自酌刀工進步緩慢,還是停留在調味為主的階段,兩者兼顧乃是小弟努力的目標。以上純屬虎濫,如有雷同,請起立鼓掌。
...(恕刪)


這唬爛,唬的一點也不爛阿!!Whaly兄您謙虛了。以前,在某攝影網站,太過謙虛的人是要被處以某種不人道極刑的。。。。

您說的太棒了!可惜小弟無法給分。

後製有罪!?

後製之所以會有罪那是在測試文或勸敗文中所提供的照片吧!
個人以為測試文或勸敗文應提供相機真正的原始輸出那才能看出器材的本色,
若是加工後製那就是一種欺騙行為啦!

至於純分享,要把白臉變成黑面那就隨主人高興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