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boy wrote:
清明上合圖是不是古代寬景圖的極致
感覺清明上河圖比較偏重在流動感
就是要一路往下看 沒什麼重點就是重點
而寬景照的話 畢竟是拍照所以還是會有拍照的重點所在
(可能是山啊橋啊 可能是一排建築啊等等)
如果是俯照一排夜市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應該比較接近上河圖吧
就是一種必須一段一段往下看的感覺~~~ 沒什麼大重點^^
辣斯 wrote:
如果是俯照一排夜市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應該比較接近上河圖吧
就是一種必須一段一段往下看的感覺~~~ 沒什麼大重點^^
lovefool wrote:
這麼片面的認識......(恕刪)
從藝術角度看,《清明上河圖》氣勢宏大,構圖嚴謹,筆法細緻。在長達五米多的畫卷中
,對工匠、商人、士人、醫生、相士、和尚、道士、官吏和兒童婦女等各種人物的情態、動作的精心刻畫,
以及人物間情節的巧妙安排和樹木、水紋、船隻筆法的勁健酣暢,充分體現了作者在人物、山水、樓閣諸方
面的全面造詣。可謂集宋代各畫種的高超技藝于一圖,紛繁多變間遊刃有餘。更加難能可貴的是,
《清明上河圖》景物繁多,巨細無遺,然而並不顯得瑣碎繁縟,表現出畫家對大場面宏觀把握的能力,以及
于真放中見精微的繪畫境界,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和生動傳神的表現力。總之,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都相當高的國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