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3 wrote:國中微積分沒有專心上課喔否則不會問這個問題 不好意思,在下才疏學淺,能否請教一下,該如何微分或積分,才能解釋 RAW 檔 bit 數所代表的意義?如果可以的話,能否額外舉個例子,分別說明微分和積分後的結果?將 RAW 檔 bit 數微分:???將 RAW 檔 bit 數積分:???以上,虛心求教~
以下內容節錄自:http://www.dcfever.com/campaigns/2008/canon_450d/現時DSLR一般都能夠以12-bit深度轉換及儲存影像,每1個色彩頻道共有4,094個色階。而12-bit的影像只能透過RAW格式來儲存,選擇JPEG格式的話就只能儲存為8-bit格式。某些DSLR擁有14-bit或以上的類比/數碼轉換系統,不過卻只能儲存12-bit格式的RAW檔案,並非真正的全14-bit影像轉換及儲存技術,實際應用跟普通12-bit分別不大。至於Canon的EOS 450D就擁有真正的14-bit影像轉換及儲存系統,並且能原汁原味地將影像儲存為14-bit的RAW格式檔案。在一個14-bit影像中,每一個色彩頻道有16,384個色階,12-bit影像的4倍多。這特點能令RAW影像的色彩和漸變層次均更準確、細緻及順滑,尤其適合拍攝天空、花卉及植物的微細色調變化。由於檔案於光暗環境均儲存了更多色彩資訊,輸出的影像亦能夠保留更多細節,影像暗部的表現尤其出色。亦是這個原因,用家在進行後期處理時便能更有彈性,不會因為原相色彩數據不足,導致後製時出現色彩斷層的情況。
0933 wrote:國中微積分沒有專心上...(恕刪) 我記得我是高職才開始寫程式,學校才開始教計算機概論,原來微積分有在教這些東西喔,怎麼和我學到的不同XD即使是在影像處理有相關經驗的人也未必能夠馬上領會意思,相同的專有名詞在不同的領域之下也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bit是電腦最小的儲存單位(0或1),通常以2進制表示,但通常我們都是把8個bit組合成1個byte來做處理14bit就是用14個bit的大小(2的14次方)來儲存色彩,如果是用16bit來儲存的話,當然理論上所佔用的檔案大小會更多